因为得到秦王嬴斐率领大军即将到来的消息,京师军在第一时间封锁了全城,这也导致一直敞开的咸阳城门突然关闭。 这样一来,咸阳城中的百姓心中充满了怨言,毕竟咸阳城门的突然关闭,太过于突兀,对于城中百姓影响极大。 …… “咯吱!” 咸阳城门大开,京师军迅速而出,站在道路两旁,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维持着秩序。 与此同时,得到消息的咸阳城的百姓沸腾了,刚刚因为城门紧闭的哪一点不满,几乎就在瞬间便烟消云散。 要知道秦王嬴斐征战多年,从来都没有带着大军,从大门而入过。 相比于其他诸国的君主,秦王嬴斐可以说是极其的低调,整个咸阳城中,真正见过秦王嬴斐的人极少。 正是因为这样的神秘感,让老秦人对秦王嬴斐充满了猜想,充满了期待。 年少成名,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秦王嬴斐本身就是一个传奇。 …… “驾!” 与此同时,秦王嬴斐率领着大军,以赵云为前锋,朝着咸阳冲来。 这一次,他要以堂堂正正之师,以秦军最佳状态,最威武,最精锐,最铁血的方式入城。 在这个乱世,每一个地方都在战争,能够让国中百姓安心的就只有强大到不可一世的军队。 秦王嬴斐是一个懂兵知兵的人,他自然清楚,没有什么时候的军队,有战争刚刚结束之时来的震撼。 那个时候,正是大军身上的铁血气息尚未褪去之时,这个时候的大军,对于没有上过战场的百姓而言,正是最震撼之时。 …… “吁!” 大军向前疾驰,在距离秦国文武三步的距离。赵云一把勒住马缰,胯下战马瞬间停下。 “轰!” 最前方的五千铁鹰锐士,在这一瞬间停下,马蹄声落下,发出轰隆的响声,就连地面都出现了轻微的颤抖。 这便是秦国最为精锐的铁鹰锐士,主将一声令下,大军在一瞬间停下,人和马整齐划一,仿佛经过了无数次的彩排。 令行禁止,这便是秦王嬴斐要的目的。 …… “见过王上!” 在短短的一愣神之后,巨大的声音响起,这一刻,不管是秦国文武,还是秦国百姓,纷纷躬身。 “诸位,免礼,平身!” “诺。” …… 在见过礼之后,秦国百姓望着马上的秦王嬴斐,一时间沸腾了。 毕竟这是他们第一次这么近的看见秦王嬴斐,看见这个守护他们免受战火的王者。 “噌!” 就在这一瞬间,秦王嬴斐拔出腰间的大夏龙雀,剑锋直指天空,大喝,道。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 秦王嬴斐这一刻的情绪,可以说是在第一时间感染到了秦国大军,十数万大军振臂高呼。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一时间,又加入了咸阳城中的百姓,这就好像是连锁反应,一下子引爆了全场,这一刻,不分男女老少,不分秦军还是百姓,都在疯狂的怒吼。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这是老秦人的誓言,是秦军复苏的开始。 这一切都是秦王嬴斐故意设计的,他没有高呼大秦万年,也没有怒吼秦军万世,而是怒吼出了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这八个字。 因为他心里清楚,这是一个机会,大军携胜利之势返回咸阳,正是塑造秦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唤醒老秦人骨子里残留的悍勇与铁血的契机。 正因为如此,秦王嬴斐才会在这么重要的一个场合,喊出了一个不太合适的口号。 …… 骑在高头大马上,秦王嬴斐率领大军进城,这一次,他风光无限,挺起胸膛,接受着百姓的欢呼。 看着百姓脸上的激动,秦王嬴斐心中生出了一丝满足,这一刻,仿佛觉得在战场上厮杀,理所应当。 “子龙,率领大军安营扎寨!” “诺。” …… 点头应诺一声,赵云率领着大军离开,秦王嬴斐在护卫的簇拥下,来到了未央宫中。 秦王嬴斐心里清楚,就算是他班师回朝,第一时间也不能赶到后宫之中,与王后温存。 长时间在外征战,存留下来的问题太多,这已经不是仓促间可以处理完的了。 但是他必须要与左右二相会晤,只有了解了秦国当下的情况,他才能放心的休息。 …… 未央宫中。 秦王嬴斐高居龙椅之上,望着底下的四个人,目光闪烁不定,他心里清楚,贾诩留在了胶州,短时间不可能到来。 诸葛亮虽然身负大才,只是身为降臣,就算是他不拘一格降人才,也不可能在短时间爬到这一步。 秦王嬴斐心里清楚,此时此刻作为秦国的王上,他的身份变化,早已经不再是当初可比得了。 任何一个决定,甚至于一举一动,都有无数人,无数双眼睛在死死的盯着。 作为秦国王上,他只能遵守规则,而不是打破这个规则,要不然整个秦国将会乱作一团。 心中念头闪烁,秦王嬴斐看着左右二相,道:“右相,孤不在的这段时间,咸阳大宛道,以及各地的工程进展如何?” 秦王嬴斐的开口,让众人一愣,他们都没有想到嬴斐第一时间问的不是民生,以及财政问题。 反而是旁枝末节,现在根本用不上的咸阳大宛道等开凿问题。 闻言,右相陈宫微微躬身,道:“禀王上,咸阳大宛道只剩下最后一段的开凿,即延城至大宛段,其余国内工程进展颇为顺利。” 陈宫心里清楚一个问题,其实并不好回答,主要是看秦王嬴斐想要如何,否则不论如何回答,都是错误。 “嗯。” 微微颔首,秦王嬴斐并没有苛责,因为他心里清楚,此事上,右相陈宫可以说是鞭长莫及。 有时候根本不能无力兼顾,特别是战争爆发的这段时间更是如此。只是咸阳大宛道关系重大,绝对不能不管。 一念至此,秦王嬴斐沉默了片刻,朝着陈宫,道:“右相,传令宇文拓,加快咸阳大宛道的开凿。” “一旦中原战争结束,孤要在短时间内投入大军,咸阳大宛道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