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上自己的小书包,怀中抱着自己的小板凳回家。这时,教室里只剩下空荡荡的几块长木板。
教我们的也是一位张老师。他中等身材,头发花白,人长得慈眉善目,年龄已经五十开外。那个年代,五十多岁的人,显得老态龙钟,比现在七十多岁的人都显得苍老。农村缺少有文化的人,他年纪大仍然站在讲台上传授文化知识。
这位张老师毛笔字写得非常好。每年过春节,写对联就成为他的一项重要任务。他写的对联能贴遍半个村子。特别是一过农历腊月二十三,到他家找他写对联的人就排起了长队。他从早上一直写到深夜,从腊月二十三一直写到大年三十。这除夕的鞭炮声连成了串,家家的年夜饭都要上桌了,他的文房四宝还不敢完全收起来,因为还时不时会有人跑过来,找他补写个贴儿什么的……
过年前,家家都会有很多事。这位张老师在家里不但帮不上忙,还要单独占用一个房间,为邻里们义务写对联,那写对联的毛笔、墨汁,可都是他自己掏腰包花钱买的。但张老师的家人都很理解,也很热情,觉得能为乡邻们提供点方便,这是在做好事,在做善事,谁也不埋怨张老师。
找老师来写对联的人,也很体谅张老师一家人。他们把大红纸往桌上一放,就帮助老师的家人搞家务,打水扫院子、搞内外卫生、摘菜洗菜,凡是能伸手帮忙的地方,都有人伸手帮忙。这才叫两好并一好,大家都快乐。
学校有两个张老师。这个年纪偏大,我们称他为老张老师。那个比较年轻,是个大个子,就是主动给我们讲《司马光砸缸》故事的,我们称他为大张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