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獒唐 > 第二十七章 四伯的诗句

第二十七章 四伯的诗句(1 / 1)

不知道为什么,吴宁在吴长路的眼里看出一丝悲壮。  这是一个纯粹的军人,有着老兵的伤感,亦有着武人的胸襟。  吴宁和吴长路最亲,喜欢和他聊天的一个原因就是,吴宁总觉得四伯有种诗人的气质。  虽然他没见过真正的诗人,可是应该就是四伯这个样子的吧!  他总是笑,总是豁达无惧,可是和诗人一样,在普通的外表之下,往往隐藏着一股力量,正如刚刚那句“砸烂府衙”的话一般。  一但爆发,即使不让人颤栗,也能振聋发聩。  唯一不同的是,诗人的句子,在笔墨之间只能振聋发聩,而四伯的诗句,是刀剑为笔,沙场为墨,必定使人颤栗。  只不过,这个老兵已经远离沙场,再也没法写诗了。  ......  ——————————  “四伯,你发没发现,你特像诗人?”  由感而发,但更多的是为缓和气氛。  “诗人?”吴长路果然被吴宁带跑偏了。  “写酸句子那种?”  “对。”  “瞎扯淡!”  吴长路瞪着他那牛铃一般的眼珠子,扭曲着锅底一般的黑脸,抖动着杂草一般的长须。  “你看你四伯哪像个诗人?”  “哪都像。”  “滚蛋!”吴长路大乐。  “行了,一堆事儿呢,我走了。”  一边往院外走,一边道:”孙伯安的事不用放在心上,他就算想找你麻烦也不敢现在。”  “为什么?”  “哼!孙宏德让他儿子读书是为什么?不就是为了考一个功名吗?”  “如今武氏兄弟,外加一个太平公主,齐聚房州,连带着全大唐的文人都往房州聚,为什么?”  “不用四伯再教你了吧?”  “不用。”吴宁瞬间了然。  这么一想,孙伯安还真不敢。因为大唐想考功名,和后面的宋明清可不一样。  从北宋开始,科举制度已经相当完善了,只要有真本事,其它的什么都不用考虑。  但是,大唐不行。  大唐的科举属于初兴,有本事还真不一定行,你得有好人脉。  什么样的人脉呢?  王候将相勉勉强强;皇亲贵胄基本及格。  科举确实给了平民百姓晋升的机会,可是,一来不靠关系的寒门士子毕竟还是少数,出来那么一个,那都得是当作宣传素材写进史书里的。  二来,其实科举的初衷并不是给百姓晋升的通道,打一出来,它就是有它特定的历史使命,有特定的政治意义的,这是皇权为了打击魏晋世家对政治的垄断而生的。  大名鼎鼎的七姓十家,从唐太宗开始就不断打压,可是直到现在,也依旧是一股不容忽视的政治力量。  那么为了削弱世家的影响,又为了避免科举选出来的人材不落入世家集团,皇权的唯一出路,就是在科举上作弊呗。  明面上的说法就是,“举荐”。  士子们需要各种各样的人脉去举荐你,你才有可能考中,才有可能进入朝堂。  于是乎,“拜谒”也就成了这个时代文人,在读书之外最最重要的考前活动了。  李白书没读几年,可是考前拉关系拉了几十年;  白居易命好,入京就找对了门子,不但明经稳过,而且进士也是手到擒来。  太平公主最牛的时候,不但她举荐的人一定能考中,而且连三甲都是她来安排。  而孟浩然就倒霉了些,拜谒了一辈子,也没找对门路。所以,即使诗名天下,可终其一生也没当上官。  在当下,举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读好书更重要。  而能够举荐的皇亲贵胄,正好有三位分量最重的出了京,而且马上就到房州,这也无怪乎大唐的文人都往房州聚了。  而孙伯安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夹起尾巴装乖宝宝还来不及,哪还敢节外生枝,来找吴宁的麻烦呢?  “四伯早这么说,我不就安心了嘛!”  吴宁立时心下大定,“别走了,咱给四伯弄点好的,让您好好喝上几碗,还有事要和四伯商量呢。”  “喝个屁!”吴长中一撇嘴,“地里的萝卜还没收呢,哪有心思吃酒?”  吴宁听完一翻白眼,呵呵,房州的二号人物连萝卜的事也得自己操心?  “那就更别走了,要说的是就是夏收的事。”  “嗯?”  吴长路一拧眉头,“夏收啥事?”  “跟你说啊,好好守着你这客店。”  四下扫看,还真没想到这小院弄的还端是雅致,“其它的事儿不用你们操心!”  “不操心也不行啊。”吴宁玩笑道,“不然就算收回来,那四伯还自己上街售卖不成?”  “呃。”吴长路尴尬了。  房州二号人物上街卖萝卜......画面有点不敢想。  往年夏秋收获,其实吴长路也没啥时间,都是五弟,还有吴宁他们这帮小辈帮着收成,帮着售卖。  可是今年不行了,吴宁这有了自己的营生,五伯和祖君那边的炭窑今夏也是事多。那一地的大萝卜,吴长路还真有点犯怵。  “怎地?你有销路。”  吴宁点头,“有点想法,正想和四伯、五伯,还有祖君商量呢。”  “......”  犹豫了一下,吴长路最终还是点头,“行吧,那就吃你一顿好的!”  ......  “得嘞!”  吴宁应着声,招呼吴黎,还有吴启他们下厨房。  食材都是现成的,一会儿工夫就置办了一大桌子好吃食。  让虎子去窑上把祖君和五伯叫回来吃饭,又让吴黎把六伯和七哥、老十一他们也叫了过来。  没一会儿,一帮人就围着一大桌子好食推杯换盏了。  ......  唯独祖君有些不高兴,又要教训吴宁。  “大中午的,摆什么席?你钱多了?”  吴宁不想和老头吵,嬉笑道:“这不是有事嘛。”  “啥事?”  “地里萝卜的事。”  吴宁借机看向众人。“今夏咱们各家的菜田都种的萝卜吧?”  大伙儿点头,夏收还能种啥?不是萝卜,就是蔓菁这种东西呗。  主要是萝卜放的久,可以一直放到入冬之后,当做冬储菜来吃。  虽说放的越久就越糠,最好是秋天种,一收就入冬了,水灵。但是,冬天不能总肯萝卜、蔓菁吧?  所以,大伙都是夏种萝卜,秋天那一茬种些菠棱菜、菘菜之类的绿叶菜。  那时天凉,也可以放半冬。  “今夏水大都种的萝卜。”  “那太好了!”吴宁大乐,“都搬我家来,存菜窖里吧!”  “啊?”  大伙儿连饭都忘了吃了,怔怔地看着吴宁。  “找个阴凉地一放就得了,不用这么麻烦吧?”  “不麻烦。”吴宁极力劝说。  “咱那菜窖最是阴凉,放到上秋你再看,保准和现在一样水灵。”  “......”  大伙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里都没了底。  这菜窖是大伙儿帮着挖的,当初吴宁就说,帮忙的都有份,几家一起用。  那时大伙儿都没往心里去,可是真到了这个时候,谁心里都有点拿不准了。  到底行不行?别放里面都给捂烂了。  ......  而吴长路更是一脸呆滞,“九郎啊,你四伯这可是七八亩的地,一千多斤的萝卜啊,都放菜窖里存着?”  “对啊。”吴宁点头。  “保你入冬之前卖个好价钱!”  ......  。

最新小说: 我在大唐是传奇 天空中一朵云 皇叔 大唐:女帝竟能偷听我心声 秦时影帝成长日志 这个暴君,我养的! 持娃上岗之雌霸天下 隋唐:从突厥入侵开始 大周:我家公主太可爱了 红楼:重生僵尸,我参军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