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其他类型 > 大时代的梦 > 第八十七章 保安腰刀(1)

第八十七章 保安腰刀(1)(1 / 1)

礼拜和早茶过后,保安族腰刀匠人马自正生起炼炉,火苗很快映红了他的脸。炼炉逐渐升起的温度,让马自正的头上渗出细汗。

当马自正从火炉中取出刀坯,混合在一起的铁和钢两种金属已经红透。在一阵叮叮当当的敲击声中,四四方方的钢铁被不断拉伸、打薄,一块坯子就这样在匠人手里逐渐显露出刀的形状。

保安族信仰***教,是中国西北省份甘肃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人口约2万人,主要居住在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镇。保安腰刀是保安族传统的手工艺制品,因其精美、耐用,与云南户撒刀和新疆英吉沙小刀并称为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名刀。

据史料记载,13世纪初,成吉思汗率领蒙古远征军征服中亚细亚,军队中大量补充了从中亚诸国强征的信仰***教的色目人。这些人后来驻扎在青海同仁地区,大多为军团打制铁器、刀器。他们与当地蒙、汉、回、藏、土等民族相邻而居,互通共融,逐步形成了保安族。

140多年前,保安族人东迁经过积石关,来到现今的大河家镇。在当地,保安族人依靠祖上传承下来的打刀技艺维持生计。用腰刀换取牛羊及其他日常用品,让传统手艺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可以说,保安腰刀是整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技艺,腰刀的历史就是民族的历史。”马自正说。

滚烫的刀坯浸入冷水中,水面瞬间跳动起来,升腾出白色的烟雾。“这是一把刀子的生命转折。”马自正告诉蓝桉,淬火是保安腰刀制作中最重要的一道工艺,决定了刀的硬度和韧度。

打磨、上鞘,经过其后几百道的工序,一把真正的保安腰刀才算完成。虽然空气锤、砂轮机等现代机械替代了传统工艺中的一些程序,但机械难以完全复制繁琐手工制作产生的精美。正因为如此,保安腰刀的制作工艺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技艺的复杂也同时决定了掌握者的权威,想要拜师学艺,就要经过一段常人难以接受的心智与体力的磨砺。在马自正家的院子,侄子马鹏每天的工作主要是给刀抛光。从12岁开始学习打刀,如今已经入行13年的他,严格意义上,还只是个初学者。

马鹏说,过去学习这种师承的技艺,学徒在3到5年之内不能接近火炉,也不能动与刀相关的工具,对学艺者德与悟的考验也就在这个期间进行。学成之后,师傅送徒弟一套工具,并亲手为徒弟盘好炉子,徒弟方可另立门户。

对腰刀匠人“德”的考量,理念与淬火时沾刀的水必须是源自高原,冰冷、清洁的黄河水一脉相承。在保安族人看来,这样的坚持与苛刻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刀是纯洁的,是工具,不是凶器。”马鹏说。

如今,工业化的批量生产和对刀具的管制,让腰刀的市场受到严重的冲击。大量的工匠丢弃手艺,选择其他的谋生之路。

在大河家,鼎盛时期仅一个村子就有三四百名工匠,而现在总共不过百余人。马自正这些第五代传人很多都在50岁左右,而马鹏这样的第六代传人,已经寥寥无几。加之一些颇有造诣的老刀匠相继谢世,许多独门绝艺存续堪忧。

不久前,马自正召集当地工匠,组成了大河家保安腰刀商会,希望通过共同的努力寻找市场,也让更多的人能回到火炉旁,传承族人世代相传的手艺。“因为没有腰刀,就没有保安族人。”

追溯到远古时期,青藏高原逐渐隆起最终与黄土高原握手,黄河从两大高原的指间流过……千万年后,我国最早的地理书《尚书·禹贡》记载:大禹“导河自积石,至龙门,入于沧海”,《史记·夏本纪》记载:大禹治水“导河积石,至于龙门。”

文中的“积石”则是对今天的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所在地域的最早记载(史记要比撒拉族久远得多)。而著名的腰刀民族——保安族,主要聚居在这个地方。

积石山最有名的特产是花椒和保安腰刀,在当地商店里,也以这两种商品最引人注目。据《积石山县志》记载,保安腰刀是由于聚居于大河家乡甘河滩村、梅坡村、大墩村及刘集乡高李村的保安族人民擅长打刀技术,所产刀具构造精巧、质量上乘,工艺独成一体,故称为“保安腰刀”。

在中国传统的十八般兵器里,排名第一的就是刀,刀是人类最早也是最普遍使用的冷兵器之一。历史上,刀带给人类的,绝大多数都是流血和杀戮,但在中国的甘肃,有一个民族,却是因为刀而得以繁衍生息,发展壮大。

这就是著名的腰刀民族——保安族。保安腰刀与维吾尔族英吉沙刀、阿昌族户撒刀并称我国少数民族三大名刀,保安腰刀制作工艺是保安族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安腰刀造型优美,线条明快,装潢考究,工艺精湛。

它不仅是生活用具,也是别致的装饰品和馈亲赠友的上乘礼品。因此,深受西北各族人民的欢迎,在阿拉伯国家也颇有名气。

保安族人冶炼钢铁,打制金属器具的历史有800多年的历史,与元代成吉思罕的军事活动相关。据成书于14世纪的:《元史》、《蒙古秘史》、《世界征服者史》都有记载:“太祖征回回七年”,成吉思罕自公元1219年至1225年率领蒙古远征军征服中亚细亚。

伊朗史学家志费尼在《世界征服者史》中记载:“把为数超过十万的工匠、艺人跟其余的人分开,孩童和妇孺被夷为奴婢,驱掠而去”。“蒙古人结束花喇子模的战斗,虏掠驱奴,进行抢劫屠杀,血腥镇压,再把居民中的工匠瓜分,送到东方诸国”。

1225年成吉思汗回师中原,军队中大量补充了从中亚诸国强征的信仰***教的色目人。1227年占领河州、洮州和金朝所属的积石州(辖现甘肃积石山,青海循化、同仁、贵德等地)。

为了巩固这些新统一的地区,蒙元军队组建了一支由保安族先民工匠参加的“探马赤军”,派到现青海同仁县保安地区驻防。他们亦兵亦工,仍然从事工匠营生。这些信仰***教的色目人与当地的蒙、回、土、藏、撒拉等各部族相邻而居,互通共融,到明代时形成了保安族。

保安人打制腰刀的历史久远,保安腰刀的出现与元代的军事活动密切相关。1227年成吉思汗东征时,把部分来自中亚的官兵和工匠留在青海同仁地区。这部分色目人与当地蒙、汉、回、藏、土等各族人民相邻而居,互通共融,逐步形成了保安民族。

在保安城定居以后,他们中有许多人从事手工业生产,出现了铁匠、金银匠、木匠、鞋匠等行业。当时的铁匠主要制作土枪、弓箭等,一脉相通的冶铁技术使他们具备了雄厚的制刀资质。

保安族迁徙到大河家以后,受生活条件的影响,他们自己制作的腰刀在用以自卫的同时也具有了商品的性质,于是保安族开始用腰刀交换牧民的牛羊和其他日常用品。从此,保安族腰刀和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保安腰刀有许多传奇的故事和传说。相传,在南宋时期,保安族先民铁匠们,在一座宋军驻守的城门外开设铁匠铺,那个时代,在中国的境内并存着南宋、西辽、蒙古、金朝、西夏、大理六个政权,它们之间的残酷战争长年不断,宋军认为,铁匠们在城门口打制农具和刀具不安全,就派兵驱赶铁匠们。

铁匠们说:我们安分守纪给百姓的打制日用品,没挡你们的路,为什么赶我们?发生争吵后与宋军打起来了,铁匠们手劲大,且有工具,就一锤打瞎了一个宋兵军官的眼睛,然后骑马跑了几天,来到了蒙古军驻守的一座城门口,蒙古守军一问来的是铁匠,就十分欢迎。

因为,蒙古军人都来自草原部族,缺乏各种工匠。就让他们在城内开铁匠铺。后来,因为手艺好,被元朝编入军户,为他们打制骑兵套具和兵器,后来就跟着元朝军队来到保安地方定居了。这个故事从另一侧面反映出保安族亦兵亦匠的历史。

保安族的族源和形成,根据传说及其语言特色、人种特征和生活习俗

一般认为保安族是元朝以来一批信仰***教的中亚色目人,在青海同仁地区戍边屯垦,同当地蒙、藏等各族长期交往,自然融合,逐步形成的一个民族。保安族有自己的语言而无文字,据1954年语言调查认定为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保安语把打制各种金属器具的工匠称“果尔”,在清代的河州志记载“古族有果尔族”,说明元、明时代“果尔”(工匠)已形成一个社会群体被称为“果尔族”。在保安语中,把打制金属器具的工匠,仍沿用古代对工匠的称呼“果尔”。

到近代保安族“果尔”已分为六个工种:

1、黑活匠,制做各种农牧用具,保安语称:“黑活也斯君”,主要产品有斧、镰刀、铲子、铁锨、夹脑、马掌等。因产品不抛光,就叫黑活匠。

2、刀子匠,保安语称:“什都乎也斯君”。

3、锁子匠,保安语称:“锁子也斯君”。

4、剪子匠,保安语称:“亥其也斯君”,主要打制羊毛剪子,特受牧民欢迎。

5、勺子匠,保安语称:“特勺也斯君”,制做各种铜、铅质的勺子。

6、银匠,保安语称:“明够也斯君”。这些工匠方便了当地各部族的生产生活,促进了保安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进步。

保安腰刀种类繁多,各具特色,比较著名的腰刀有:“什样锦”、“什样锦双刀”、“雅王其”、“波日季”、“一刀线”、“双落”、“满把”、“扁鞘”、“蒙古刀”、“哈萨克刀”、“鱼刀”等等。

刀面上,分别镌刻着手、龙、梅花等各种图案,这是区别腰刀的不同风格、不同式样的主要标志。其中,最漂亮的还数“什样锦”。这种腰刀造型优美,线条明快,装璜考究,工艺精湛。

最引人注目的是腰刀的把子。五光十色的把子,多彩瑰丽,用鲜艳的什样锦镶嵌而成。金黄、翠绿、湛蓝、澄紫、黛黑、银白、桃红……五彩缤纷,并夹有朵朵梅花。银白色的刀鞘,包着三道枣红色的铜箍,分外璀璨夺目。

刀鞘上端,有个小孔,插着一把铮亮别致的紫铜环子,拔刀出鞘,刀锋闪闪发亮,寒光逼人。这种腰刀还可以用作宰牲和餐具,削吃羊肉,更是方便、卫生。

保安腰刀近二十个系列产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算“折花刀”,这种刀因工艺复杂,刀体刚柔相济,弹性好不易折断,刀体纹理奇特,刀刃锋利而著称。

这种工艺自20世纪50年代失传,2006年甘河滩的马生福、马自正、马志俊三位工匠经过潜心研究,反复试验全面恢复了失传半个世纪的工艺。这种工艺与元代西域的“米昔刀”相似。元末诗人张宪在诗中写道:

唐人宝刀夸大食,于今利器称米昔。

十年土涮松纹生,戎王造时当月蚀。

传统的保安腰刀制做工艺相当复杂,如一把十样锦腰刀工序有40多道。在制刀工艺中有二道是保证质量的关键技术。一是“加钢背铁”(即夹钢工艺),二是“沾水”(即淬火工艺)。把好了这二道关的刀,其刀刃锋利到可以剃头刮胡子;坚韧到砍铸铁不卷刃。

诗文中“十年土涮松纹生”除去艺术夸张,其工艺和纹理与保安族折花刀一样。折花刀工序有:

1、制做地炉备料:上山烧制沙棘木的木碳,挖做保温地炉,安装倒扣的风箱。

2、“炒铁”:把生铁碎块放在用耐火材料制成的沙泥锅(容器)中,放在地炉上,用木碳火烧炼,俗称“炒铁”。当炉温升高到1300c左右,生铁板开始熔化,铸铁成液态时杂质浮出,提高了铁的纯度。

3、锻铸铁片:把熔化的液态铁倒入预先挖好的土槽中,形成条状熟铁片。再把熟铁片放在炉子上烧红,锻打成两指头宽的薄铁片。上述三道工序,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被线型圆钢和软铁代替。

4、锻打钢片:把硬度高的钢材置入炉中烧红后锻打成薄钢片。

5、加钢背铁: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一般来说,刃口主要起切割作用,有较高的硬度才能保证刀的锋利,所以选择含碳量较高、硬度较大的钢来夹在刀体上。

“加钢背铁”,就是一层铁片一层钢片,这样6层铁片夹5层钢片共11层叠加,用金属片或铁丝捆扎为一体,放在炉子上锻烧,当炉温升高到1300c时生铁条开始熔化,钢花四溅时用火钳夹住铁件左右转动,使软铁均匀地淋入钢条四周;用火钳夹住铁件拿出用锤锻打为一块,这样反复烧打,即产生很好的渗碳作用,又产生剧烈的氧化作用,使铁和渣分离,生产出含渣少软硬不一的钢材融为一体的毛丕。

6、折花:工匠们在刀体上制出奇特的图案。把毛丕再置入炉中锻烧,钢花四溅时拿出,两头用火钳夹牢,像拧麻花一样先右拧后左拧,这样烧化一次拧一次,最终达到右拧8转,左拧7转,目的是在刀体上最终呈现出各种纹理。怎样拧出现什么花纹,全凭匠人的经验和技巧。

7.整刀丕:把拧成的麻花丕子炉子上烧红后反复锻打成刀丕。

8、整丕子:把刀丕冷锻后,用自制的剔子把刀膛剔平,把刀丕镇平,分别用粗锉和细锉出刀刃,用磨石块擦亮刀膛表面。

9、淬火:俗称“沾水”,把刀丕烧到黑红后,掌握好角度,迅速插入冷水中,可以使刃获得特殊性能,方法不当刀丕变形。其火侯、角度和入水的速度全凭匠人经验。

10、按刀把、做刀鞘:先做刀把。按刀具尺寸和品种做刀鞘。

11、抛光:先用磨石块擦亮刀膛表面。然后把割来的鲜麻黄草捆绑在木桩上,把刀插入草捆,来回抽动反复磨擦,利用麻黄草汁的化学反应和磨擦,达到刀体抛光,显露出道道花纹,这个工艺比元人的“土涮”又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12、煮刀:按刀的大小备一口锅,放入适量的明矾和水,把刀放入水中烧煮,因明矾有除锈去污的作用,所以煮上一段时间后,被“折花”熔为一体软硬不一的钢铁,呈现出各自的本色,铁现白、钢现青。刀堂上呈现出青白相间的流线性纹理,有的像行云流水,有的像松枝繁叶,十分好看。匠人们说“我们的折花刀千锤百炼成一刀。”

“折花刀”刚韧锋利,不易折断,不仅得保持了其冷兵器时代的实战特征,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易磨刀刃锋利,不会卷刃耐用。

保安腰刀锋利无比,可以轻松剃发、剃须,本地居民所使用的宰羊剥皮的刀大都为保安族刀匠锻制。传统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工序多者达80多道,少者也有30-40道。一般是先把择好的铁反复锻打,然后劈开加钢,最后淬火而成。其中制坯时的加钢、炼烧后的淬水至关重要,恰到好处的处理能保证刀具刚韧相济。

仅制作刀柄一项,就要对黄铜片、红铜丝、白铁丝、牛角、塑料等不同材料分别进行加工,然后将其巧妙叠合胶铆而成,雕绘上种种栩栩如生的精美图案,抛光打磨完毕,顿生五光十色,耀人眼目。

搜【完本網】秒记网址:anЬen.МΕ书籍无错全完结

最新小说: 诡婿 彼岸军团 我成了恋爱游戏中的反派 炉中因果 穿成农女我捡个崽崽来种田 重生1994:从下岗工人开始 越狱公主 偏执上神的小祖宗又撒野了 娇娇 为何恋爱游戏的女主不太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