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其他类型 > 大时代的梦 > 第六十六章 手工核雕(4)

第六十六章 手工核雕(4)(1 / 1)

因为,这不是工业化生产,而是用一双肉手一刀一刀刻出来的,入木三分,刀刀见功夫,刀刀见心血。每件作品既是他精湛技艺的结晶,也是他对核雕艺术这门传统工艺深情的体现。

所谓的核雕是指果核雕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魏学洢的《核舟记》我们至少了解到,明代核雕艺术在广博与精细的结合程度上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水平。由于地域的差别,核雕技艺也分为南北两大派,两派之中又有很多小分支。

而“桃核赵”所传承的阎良核雕正是属于北派西安一脉。此脉可上溯到清朝同治年间的山东,斗转星移、几经辗转,最终落户西安。后经由着名核雕老艺人孙光明先生传于赵秉科故而形成阎良一脉,阎良核雕主要以桃核雕刻为主。

之所以选取桃核雕刻,除了其质地坚硬、取材方便的原因外,就是其有驱邪除灾的作用。其实,早在《山海经》里就有神荼、郁垒两位神人在桃木下捉鬼的传说,后来人们也有了过年时张贴桃符的习俗。

除此以外,艺人们也常用桃木雕刻各种饰品,供人们佩戴,以期能够在一年中吉祥、幸福、平安。而桃核的质地极为坚硬,数百年不会破裂,佩戴的时间越长则会显得越光滑。

“三分刻,七分工”,这是“桃核赵”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同时也在一刀一刀中践行着它。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一套趁手的刀具是很难雕刻出好的作品的,每一件雕刻刀具都是这些核雕艺人根据数十年的经验需要特制而成。

光刀的种类就有剜刀、刻刀、削刀、刮刀等区分,刀法更是有剜、刻、拨、挑、刮、削等十几种之多。

光这刀法就够复杂的了,不过相比起雕刻工序来说,自不可同日而语。由于核雕是在方寸大小的桃核上雕刻,所以它的工艺十分复杂、繁琐,多达几十道。

首先是选材,主要以桃核为主,需要纹路清晰、质地良好。选好之后还要对其进行认真清洗、消毒,为了防止桃核变形,还要放入锅中蒸。

蒸熟以后,还需要对桃核的表面进行清洗,并一刀一刀剔除掉残余的果肉,以防虫蛀,之后将其置于阴凉干燥处晾干。

然后根据桃核的特征随形取巧,进行构思雕刻,如果技艺娴熟,自可“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如果技艺生疏,则需要用铅笔勾勒图形后再动笔。

即便是一个手法娴熟的老艺人,在进行雕刻时也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必须达到眼、心、手合一的状态,否则稍有差池就会前功尽弃。

更为繁琐的是,在核雕过程中,为了保持纹理清晰,随时要用桃核油进行刷洗。为了防止作品生虫,在作品大致成型后还须将桃仁用细针掏净。

然后要用砂纸对成型作品进行细致的打磨,打磨完成后再用核桃油浸润擦拭,一件作品经历过这种种繁复的工艺流程才算圆满完成。所谓“慢工出细活”,桃核本就是“细活”,如此雕刻它,就更是细上加细。

以“桃核赵”为代表的阎良核雕,近年来驰誉世界,国内外好评如潮。阎良核雕属于立体微雕艺术,其长不盈寸、造型生动,于细腻中见柔韧,方寸间显造化,真正显示了佛家所说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

中国的哲学观一直是天人合一,何谓天人合一?就是陆象山所说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正因为心包宇宙,所以才能在这方寸之间尽显造化。阎良核雕除了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选材、工艺以外,最重要的特征恐怕就是民间性了。

所谓的“民间性”就是说它的题材都是源于生活百态,人伦日用,将民间故事用核雕艺术表现的惟妙惟肖,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虽然取材于生活,但却不流俗,而是在俗中见雅趣。

这也正契合了中国哲学“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特点,就是在世俗生活中蕴含着天地境界,这种境界不是高悬于外的,而是表现在日用常行之间的,这也就是王阳明所说的“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

阎良核雕的代表作品主要有《一百零八罗汉佛珠》、《长安八景》、《八仙过海》、《龙舟》、《渔家乐》等。整个桃核长不盈寸,每个人物则只有芥子大小,但五官清晰、栩栩如生。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所雕刻的龙舟,船舱有门、船后有锚,锚链环环相扣,若将其放在“矮人国”,就是一艘巨轮,可以承载许多人航行于大海。

核雕艺术过去是少数贵族手里把玩的物件,但如今却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时代。阎良核雕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构建和谐社会起着重要作用。

它显示了中国传统工艺的悠久、博大、精湛等特点,无疑是中华艺术的瑰宝。传承这一优良传统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和培养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核雕艺术也受到外国友人的赞叹,这也是连接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桥梁。

阎良核雕艺术的确精妙绝伦,令人叹为观止。但更重要的还是它背后的这一批批守护它、传承它的民间老艺人。他们几十年如一日,一生专注于一件事,将全部的心学荟萃于方寸之间,用青春和生命守卫着匠人的信仰,用激情与热血肩负起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老手购买核雕大多是处于极为单纯的喜好。当然,这个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很大,以前核雕价格普遍不高,过百的核雕品相都说的过去,所以很多老手购买核雕时根本没有“值几个钱”这种意识,也从没想过“盘一阵蒙个外行卖个高价。”排除有朋友因信仰的关系,老手对核雕的感情就是发自内心最单纯的热爱。

这段时间很多朋友都在问我同一个问题:“您能不能看看我这东西值多少钱?”这个问题其实无法回答。核雕本来就没有统一的标准,所谓“黄金有价,玉无价”,全凭个人喜欢。从商家的角度讲,一条核雕能卖到几万也很正常;从玩家的角度讲:我就是有钱,我愿意,你管着么?

可虽说核雕没有具体价格标准,但接触多了大家心里都有数。我只是想说核雕不是古玩,它不能完全被世界认可。无法与黄金、钻石等同日而语,说白了就是打仗了,您一个金镏子能换一顿饱饭,您拿对核桃非让人砸了吃仁儿。

所以希望大家不要总纠结于这东西值多少钱,更别想着收藏这些可以发家致富。如果您真的能感受到核雕给您带来的快乐,那您就踏踏实实的玩。如果想发财,那我劝您玩点别的。

老手对于核雕的要求往往没有新手那么“苛刻”。例如挑核雕要看雕工,看核质,什么几花不几花,名家不名家之类的没那么在意,注重的往往是作品本身的喜好。

有一位朋友把一花了的核雕玩的光彩熠熠,漂亮至极。按人家的话说“有点毛病没啥,这串我失意的时候玩,得意的时候玩,割舍不开了,就是一种陪伴。”随之呵呵一笑,那质朴的笑容跟手中的核雕相互辉映,流芳溢彩。

很多新手对于核雕的要求非常高。什么“正圆铁核”,“四花”,“梅林核”,“大师款”,我真见过尺寸都要精确到微米的!咱先不说盘的如何,懂不懂,咱就是得有面子,回头见了朋友能跟人家显摆一钟头。

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其实是骨子里透出对核雕本身的认知。老玩家由于接触时间久了,也有了自己的衡量标准,知道自己花多少钱要得到什么样的物件。

新玩家接触时间短,再加之有一部分本身“性格”就是如此,所以犯点二,这也不新鲜。我只是想告诉大家要分清西瓜还是芝麻,一串再好的机雕也不如人家那普通的纯手工作品。

老手一般很少评论人家东西的好坏。一是因为见多识广,多好、多烂的东西都见过;二是因为越学越深,总觉得自己还差的很远。这一点在玩虫“斗蛐蛐”的圈子中特别明显。

斗蛐蛐有圈子里的规矩:你的虫多好,你不能吹捧,人家的虫再烂,也不能挤兑。一般都说客气话“您的虫好啊,我这也就给您排排口。”

这不是虚伪!而是一种文化,你爱炸刺儿,满嘴飞机大炮,人家下回不带你玩了。这一点把中国千百年的“谦和”文化体现的淋漓尽致!

核舟是专门用果核雕刻成画船和小舟的民间工艺品,起源于古代,兴盛于明清时期,表明古代工艺的高超境界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核雕技艺中微雕的一种。

最新小说: 宇智波的逆袭 农门桑女:守地守财守夫君 丑医 赵四娘家 职称二 绣妆 福船商女 游子心 海贼白胡子船上的猫 重生校园:学霸女神,宠上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