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四章竹篮打水
“哦?气不过?”
“是,臣女气不过。暖玉只是陛下的义女,可是陛下却昭告天下,给了她长公主封号。以后以后陛下有了亲生女儿,岂不要屈居于暖玉之下。所以臣女一时糊涂,才请陛下恕罪。”卢蕴言下之意,她可是一番好意,为将来齐凌的亲生女儿打算,而这莫须有的亲生女儿,必定是要从卢蕴的肚子里爬出来的。
齐凌笑了。
他不介意卢蕴蠢。相比之下,他其实更愿意娶个蠢女人。
反正只需要她坐在皇后的凤座上。
齐国只他一个掌权者便足矣,不需要再来个贫瘠牝鸡司晨的。
一个夏皇后还不足以让他警醒吗?再来个卢皇后不成。他可不是齐牧,可不会蠢到让一个女人爬到他头上。
齐牧一生自诩兢兢业业,却把齐国治理成这般千疮百孔。临终病重之时,还被夏皇后夺了权,死的也是不清不楚,这辈子可谓活的糊涂死的窝囊。他齐凌可不会步齐牧后尘。
既然不能娶心爱的女子为后,那么这个皇后其实娶谁也没什么差别。
只在于那女人足够清楚自己的斤两。
“朕的女儿,何时轮到你一个外臣之女评说?”
“臣女自然不会无缘无故的计较此事,实是因为臣女即将嫁给陛下。陛下的事,便是臣女的事。臣女是忧陛下所忧。”
“朕都没忧,你忧来做甚!将来朕便是有女儿暖玉也永远是朕的长女,我大齐的长公主怎么?难道你没生耳朵,听不懂朕的话?”齐凌冷着一张脸。
做为皇帝,齐凌足够威严。
再加上他刻意营造的冷意,卢蕴小脸吓得煞白。
卢蕴觉得自己并未做错什么,她在为自己以后的孩子设想,难道有错?
“她明明只是陛下的义女。”
“义女亲女又有何不同?只要朕认,她便是朕嫡亲的女儿。卢蕴,朕以为你足够聪明,现在看来,是朕高看了你卢家。”
卢蕴还想狡辩,齐凌抬抬手,立时有宫人上前,将卢蕴的嘴堵了,然后拉到一旁。
暖玉冷眼看着,心里已经激不起什么情绪了。她以前还会觉得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如今连这些感想都没有了。
不怪别人,只怪卢蕴贪心不足。
莫须有的事情,也能被她杜撰个七七八八的。
齐凌不再理会一旁一脸狰狞的卢蕴,而是转身和暖玉说话。“秋哥儿好带吗?要不要父皇从宫里再找几个做事利落的嬷嬷?”
“不用了。有祖母,姑姑,还有二哥的奶娘刘妈妈。我如今想要抱一抱秋哥儿,都要排队呢。”卫惜那个小东西,真是含着金汤匙落地的。全家人都围着他转,如今有了重孙,自己这个孙女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暖玉当然不会和儿子吃味,大家对卫惜如些爱护,暖玉高兴还来不及呢。
“这么说来,你这个当母亲的倒是清闲了。”
“确是不需我费什么心,既然不必我*操心秋哥儿,女儿便打算开始雕玉了。我那玉器铺子重张开业,生意不错铺子里的先前雕的那几尊镇店的摆件都卖出去了。玉器铺子若没有镇店之宝,那还算什么玉器铺子。”
“你如今可是我大齐的长公主,你雕的玉器,自然是一玉千金。”
“多个公主的封号,连玉器也跟着水涨船高了。这全都要仰仗父皇”暖玉要想迎合谁,也能轻松说出些漂亮话。
她自然知道自己如今亲手所雕的玉器千金难买。
这才提起玉器铺子。谁说她不会耍心机,她只是不屑去耍罢了。
暖玉一句话,齐凌果然十分开怀,表示南蜀送来的玉料,暖玉随便挑拣。
只要暖玉喜欢,齐凌确是尽一切能力满足暖玉。这个女儿,从小寄人篱下。后虽来到京城,可却被诸多刁难如今他这个亲生父亲当了皇帝,女儿要什么,他自然有能力满足了。也算是一种弥补吧。
再加上楚文谨那番话。齐凌更是觉得暖玉的存在不仅填补了心里那个空洞。
也能让他将对楚文谨的愧疚,全部倾注到暖玉身上。
很快有宫人来报,说是卢岳到了,齐凌直起身子,再次恢复刚刚进殿时的冷脸神情,吩咐卢岳觐见。
卢岳心中十分忐忑的迈步进殿,一眼便看到自己的幼妹被两个宫人挟制着立在一旁,见到他,挣扎着想要开口
只这一幕,出了何事卢岳便猜出了八*九分。必定是卢蕴闯祸了。对此,卢岳一点也不吃惊。自己妹妹那性子,不闯祸才是奇怪。此事是他的错,当初皇帝提起,他不该去问卢蕴,该直接婉拒。
他清楚卢蕴的性子。
即便真的能嫁进皇宫,坐上凤位。
怕是也不会长久。
心性狭隘,为人刻薄。这样的人,如何能当皇后?
是他当初被“皇后”二字迷了眼,真的以为卢家好运上身呢。哪里是好运?就像妻子所说,不是霉运连连已是极好的了。
做人啊,不可贪心
卢岳上前给齐凌行礼,见到一旁的暖玉,微微一怔,暖玉对他露出浅笑。
卢岳俯身参拜暖玉。
“卢大人不必多礼,请起。”
这是暖玉第一次,被人做为公主参拜。感觉,挺玄妙。
上次见到卢岳,她还要揖礼唤声卢大人,这次换成卢岳给她行礼了。
世间之事,当真是千变万化。
“卢爱卿,你这位幼妹,朕当真消受不起。你还是领回去好好教她些妇德吧。”
明明是件极难堪之事,可卢岳却松了一口气。不是你的,便是争来也只会是场灾难。还是像妻子说的,给卢蕴找个凡夫俗子嫁了。若她不愿,索性便一直待字闺中。
反正卢家不差她那口饭。
只要有他这个长兄在,便一直养着她。
“是。臣之过,教妹无方,还请陛下收回册后诏命。”
齐凌点点头,越发觉得卢岳是个聪明人。
“此事,是朕之过。卢爱卿有什么难处,自管开口。只要能办到,朕会不予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