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很多事当然是允许尝试的,是允许失败的,毕竟成败乃是成功之母。
不过有些事却不可以,所谓走错一步,满盘皆输,便是这个道理。
这件事还在持续发酵着,许多人都在摩拳擦掌,在他们看来,这是一次搞倒武大郎的机会。
第二天一早,所有官员像往常一样上朝。
不过今天的气氛明显有些不一样,特别是许多大臣看武大郎的眼神。
这眼神之中,多数是有些幸灾乐祸的,也有一些是极其兴奋的,比如高俅,他就是其中一个。
不过武大郎阵营的小伙伴们也不全是没用的猪队友,他们也收到了一些风声,看向武大郎的时候,眼神之中是有些担忧的。
当然,有许多小伙伴是武大郎的脑残粉,他们看武大郎的眼睛还是相当的明亮,对武大郎有着莫名的自信,觉得武大郎肯定能化险为夷,肯定能反将一军。
等了一会儿之后,徽宗走进大殿。
徽宗的脸色有些不好看,他现在很气愤,皇后居然对虎妞出手,这是他没想到的,而且还做得这么明目张胆,真当他这个皇帝不存在吗??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臣有本奏。”郑绅从队列里走了出来,皇后毕竟是他的女儿,这事他得必须出来打头阵。
看到郑绅,徽宗大概也知道他会说什么,显得有些不耐烦,随意说道:“说。”
郑绅朗声说道:“陛下,臣弹劾御史中丞武大郎勾结虎妃陷害皇后。事情的经过皇后已经写信告诉微臣,这是信件,请陛下过目。”
小贵子赶紧跑下去拿信,不过小贵子此时心里还是有那么些绝望的,听着这意思好像又跟武大郎有关系,唉,为什么每次早朝都跟这家伙有关...
小贵子拿着信递给徽宗,徽宗拿出信浏览了起来。
所有大臣看向徽宗,想从徽宗的脸上看到一丝端倪,不过徽宗不喜不悲,完全就像是一个面瘫一样,他们察言观色的能力也派不上用场。
徽宗将信再次给小贵子:“把信给武爱卿看看。”
武大郎拿到信之后,也是认真看了起来。
武大郎看完信的第一感觉就是,皇后作为大家闺秀,这字写得还是可以的。
信的内容那真的是再真实不过了,简直就是真实地还原了当时的情形。
从这封信中,那真的可以突出武大郎的目中无人,就连皇后都要受尽委屈。
武大郎走了出来,对徽宗说道:“陛下,臣确实是去了皇后寝宫,也确实是问了关于虎妃的事,不过皇后仗着她地位尊崇,对臣百般侮辱,为何话到了皇后的嘴里,反而变成了臣狂妄自大,威胁皇后呢?”
郑绅马上反驳道:“武大郎,你一派胡言,皇后素来以德待人,又岂会对你百般侮辱。你勾结虎妃,陷害皇后,罪大恶极。”
“郑大人,你可不是我御史台的人,怎么也有风闻奏事的权利呢?既然你口口声声说我勾结虎妃,陷害皇后,那么证据呢?”武大郎丝毫不惧,依旧游刃有余。
“证据?皇后就是人证,这封信就是物证,还有那一个扎满针的小人,也是你放的,也是罪证。”郑绅将所谓的证据一一罗列出来。
武大郎楞了一下,然后有些不可思议地看着郑绅:“郑大人,就这些吗?已经没了吗?那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皇后对我百般侮辱,觉得我会到陛下那里告状,于是便倒打一耙,自己捏造了这一切,毕竟,这信她可以自己写,所谓的小人她也可以自己制作,皇后这是想陷害我啊。”
“武大郎,你放肆,你竟敢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
“好你个武大郎,你这是贼喊抓贼,你想陷害皇后。”
“武大郎,你胆大妄为,你连皇后都不放在眼里了吗?”
......
武大郎一说完,瞬间就遭到了其他大臣的围攻,实在是武大郎这话说的有点过分,居然说皇后陷害他,这怕是有史以来最疯狂的事了。
“够了。”坐在大殿上的徽宗再也忍受不了这吵闹的大殿,这已经完全就像是一个菜市场一样了。
大殿一下子变得安静下来,徽宗扫了一眼所有人再说说道:“武爱卿,信上的这些话你都没说过是吗?”
武大郎信誓旦旦地说说道:“当然,陛下你想想,信上还说臣要去向陛下复命,这臣哪里有什么复命,臣见皇后不想搭理我,我知道问不出什么,就直接回去了,这所谓的审问、陷害、复命,都是皇后自己捏造的。”
郑绅:“陛下,皇后怎么可能去陷害武大郎,他武大郎又有什么值得皇后陷害的。”
武大郎:“皇后当然不是想陷害我,她只是想害虎妃而已,而我,只是顺带的。”
郑绅:“胡说八道,皇后都说了,虎妃是自己晕倒的。”
武大郎:“是吗?那你的意思是虎妃撒谎了是嘛?”
郑绅:“虎妃自然撒谎了,虎妃现在不是好好的吗?如果皇后果真要伤害虎妃,虎妃现在又怎么可能没事。”
武大郎:“虎妃自然不是一般人,她吉人自有天相。”
郑绅:“吉人自有天相?虎妃是不是吉人我不知道,但皇后乃一国之母,她才配得上这吉人自有天相。”
“闭嘴。”徽宗再次暴怒道。
是不是吉人自有天相徽宗当然知道,而知道这件事的也就只有他跟武大郎还有虎妞,虎妞可是杨玉环转世,是可以庇佑大宋的,怎么可能不是吉人。
想到这边,徽宗突然又想起了当初武大郎说的话,“杨玉环有天命加身,如果陛下能将杨玉环娶回宫的,封其皇后,到时候母仪天下,天命便会庇佑大宋化险为夷。”
徽宗微微皱着眉头:天命庇佑大宋的前提似乎是要封妞妞为皇后,难道这一切都是上天安排的吗?不然怎么可能这么巧?这或许是一个契机,是想让朕册封妞妞为皇后啊。
所有大臣看着徽宗一个人在那里皱眉思索,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