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兄,看您志得意满的样子,必定又有新作诞生,请务必让小弟也一饱眼福!”
正当张旭忘却肚痛,拿着新创的《肚痛帖》临光自赏时,有一人推门而入!
来人正是大理寺主簿铁山。
张旭闻言,微笑着把手中的字稿递了过去。
铁山拿起书稿,仔细观看,边看边颔首点头:“寻常小事落笔成书,竟能从笔端一气呵成,毫无半分停滞,如此行云流水、天然自成之作,世间唯有张兄能行此书!我必将此书丝毫不差地刻于石碑之上,以供后人鉴赏之!”
张旭微微一笑:“懂之自懂,不懂不释,果非妄言。我经年累月习练书法,常年笔耕不辍,笔笔入心,字字入梦,如今方能达到提笔落字,笔随心思而动,字随笔动而成,快哉!妙哉!”
两人就《肚痛帖》谈论甚久。
尔后,铁山纳书入怀,话锋一转:“张兄,小弟今日有幸目睹您这样的书法,真乃平生幸事也!但还有一人对您仰慕已久,他常恨自己无缘识荆,小弟有意将您引荐于他,权当给小弟三分薄面,可否?”
原来,大理寺的寺卿叶知秋也是一书痴,他常年收集临摹名家书帖,陶然自乐。
叶知秋听闻张旭草书乃当代书中之翘楚,便早已有与张旭结交之心,可他历来公务繁忙,无暇分身,因此常常引以为憾。
铁山得知其心意后,喜上眉梢,自己与张旭是书中好友,将其引荐给自己的顶头上司想来是易如反掌之事,幸许因此事还可得到上司的提拔也未可知。
于是,铁山便成了中间人,他一面向叶知秋说明他与张旭的关系,他保证能将张旭带来与他相见,一面又来跟张旭说明此事,力邀张旭前往大理寺,和叶知秋以书会友。
张旭向来放浪形骸,本不愿跟官府中人往来,但一是碍于铁山情面,二是听铁山言及叶知秋也酷爱书法,且叶公之颜体楷书造诣深厚,独树一帜,但凡跟书法沾边,张旭兴趣便上来了,他便心生与叶知秋结交之心,如能以书会友,说不定可以博采众长,使自己的书力更上层楼,于是,他便答应了铁山的请求。
话接前文,叶知秋遣退裴鼎,命侍从通传铁山来见。
铁山随之进入中堂,只见跟随在铁山身后之人容颜瘦削,头上稀稀拉拉的头发被挽成一个小髻,髻上用一枝檀木钗胡乱的插着,衣着朴素之至,最为奇特的是,在他的腰间,插着一支硕大的毛笔,这毛笔竹竿为身,狼毫为笔,除了较为粗大外,较之普通毛笔倒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