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隋主沉浮 > 第175章:奴隶大军

第175章:奴隶大军(1 / 1)

其实凉州的难题不仅是粮草,兵马也是一个大问题,凉州能打的的兵,几乎都铺在凉州南部和伊州、庭州一带,凉州北部不说是真空,但守卫力量相当薄弱,这还是杨集死皮赖脸的把杨广五千铁骑原封不动从大兴带回来,缓解了不少压力,不然情况更糟糕。

现在已经展开了军备竞赛,部署在凉州南部的兵马也已陷进去了,这肯定是不能动的,如果眉灰土脸的撤回来了,不仅仅军备竞赛计划破产,甚至还有被慕容伏允顺势拿下来的危险。

至于庭州和伊州的三万大军也不能轻动,不仅要震慑西域各国、东西突厥、铁勒各部,更重要的是要保证庭州十多万户百姓的安全。

现在最好的办法,其实就是搞死吐谷浑,这样就能把南方的军队撤回来,但不管是战争也好,对峙也罢,囤积在边境储备军粮都不能少,只是看着虞世南一脸随时罢工的表情,杨集也知道有点难为他了,但是他杨集也没有办法啊。

杨集苦思良久,忽然对着阴世师说道:“阴将军,你下去以后,给我弄出一万名奴隶军。要是我们和吐谷浑发生战事,就让奴隶军上阵。”

“奴隶军?”阴世师不解的看向杨集:“大总管,何来的奴隶军?”

杨集解释说道:“就是把平时表现好的一万名俘虏挑选出来,将这些人单独分配在一处,然后按照军制组建十个营,每营一千人,其下设立两百人团、百人旅、五十人队、十人什,各级主官由我军担任,每一营另配两百名精兵。这些士兵除了负责监督俘虏,还向俘虏说大隋繁荣昌盛、成为大隋子民的好处、忠诚大隋的好处。并且告诉这些俘虏:如果以后发生战事,他们也可以参战,只要在战场中杀两人,即可免除劳役,杀五人赐三等自由民、杀十人赐二等。若能继续立功便赐予一等民身份,不但与其他士兵一样获得赏赐及官爵,还享有均田、娶妻生子的权利,他们的子女也能和汉家孩子一起读书。”

众人闻言,尽皆倒吸了一口冷气,心中却不禁对着杨集竖起了拇指,要是这么来搞的话,无疑令俘虏看到了脱离深渊的希望,很大程度上可以瓦解他们反抗之心,而且强壮和优秀的人都被挑走了,剩下的人就算不满也掀不起大风浪,日后什么时候缺少替死鬼,又来挑走一批。反正奴隶贸易一旦开启,凉州就不缺奴隶、不缺替死鬼。

至于所谓的“娶妻生子、获得田地”等等奖励措施看似美好,实际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毕竟你可以在战场上杀人,别人也杀你,杀两人或许可能,但杀十五人还能活下来的人,那可真是勇士了,大隋将之接纳为二等民也不亏,更何况这些人还给俘虏们树立了好榜样,让更多人看到希望、生活也有了盼头,或许不能完全化解暴动,但这一招却能分化那些同根同源的俘虏,就算有人发生暴动,官方压制起来也容易得多,更重要的是在这股希望的促使下,这支奴隶军会在战场上变得十分凶悍。

“大总管之策,我看可行。”旁边的杨善会嘿嘿的笑道:“奴隶兵不仅不用调动我大隋的人口,而且不用刻意去养,因为他们的军粮就在平时的吃食里面。更重要的是不用发军饷、战死以后也不用抚恤……”

虞世南皱眉思索了片刻,目光发亮的向杨集点了点头,这种一本万利的买卖,他现在举双手赞同了。

“大总管,末将这就去安排。”阴世师坐不住了,起身请命,他现在越想越兴奋不说,还十分有愧,亏他姓“阴”,竟然连一点阴谋都想不出来,真是给“阴”字丢脸了。

“好,去准备吧。”杨集点了点头,心中却是松了一口气,这算是又打发一个了。

阴世师走了几步,忽然又问道:“大总管,还有没有别的法子?”

杨集摇了摇头,笑着说道:“你怎么看着办,总之别怕出事,若是有人胆敢暴动,杀无赦。”

他现在要做的是掌控全局,而不是事无巨细的去管。以前没人的时候自己上是逼不得已,如今这些人变得越来越厉害了,也就没必要事无巨细去管了。凡事将就效应、略懂略懂就够了,如果上位者太过精明,会使麾下将官没面子、很没存在感,也没有晋升之机。

“末将绝不负大总管期望。”阴世师肃然一礼,躬身告退。

接下来又将堆积之事一一解决,众人纷纷告辞而去。

。。。。。

“二位刘先生等等,正有一事要与二位商议。”杨集将刘焯、刘炫留下来,准备询问教育之事。

开皇二十年,杨坚受制与世家门阀、天下士族,不得不废除国子、四门及州县学,唯置太学。自那时起,大隋王朝的教育就名存实亡了。

至于剩下的所谓太学,其实是为世家门阀开设的贵族学院,可以理解为求学之地,但更多是世家子镀金的场所,朝廷用人,一般首先考虑太学学子,如果太学实在没有合适之人,才会由各地举荐上来的预备官员以考试的方式竞争上岗。

杨坚把教育转移到凉州,看起来似乎是“教化蛮夷”,但实际上与他的教学理念并不冲突。而杨集借助土地兼并一案,把凉州官场都整顿了一遍,虽然也顺应杨坚、杨广的心意,提拔不少寒门子弟,但实际上州级官职大多是由背景雄厚的人来担任。

没办法,毕竟这个时代九成以上的人才都出自世家门阀,但是他们对大隋忠诚远远低于家族、远远低于家族所在利益集团,这一点是杨坚万万不能接受的,可偏偏不能不用。

休要说是朝廷了,任何一个行业想要正常运转,实际都不可能撇开世家门阀。

为后世计,杨坚便以迂加的战术,以“教化凉州蛮夷子弟”的方式,将知识的垄断权逐步从世家门阀手中夺来。

而杨集在京城之时,也和杨坚、杨广详细探讨过四门学、县学、州学。四门学堪称是幼儿园和小学结合体,学制是六年,教育内容以识字和最基本的加减乘除法为主。

在杨坚的设想之中,学制为三年的县学是培养管理人才的地方,从县学出来的人才,虽然很难出现智谋出众、王佐天下之才,但却可以完美的把朝廷颁发下来的政令做好。个人能力或许并不出众,但却构成朝廷管理天下的基石。主要学得知识是儒学、史学、算学、法学,而每个月写一次的《策论》则是考核他们学习成果的方式之一。

更往上的州学学制也是三年,教学内容是在县学的基础进一步担任,深入的研究各学领域,虽然同样不大可能出现妖孽之才,却能培养出某个领域的顶尖人才,比如算术一学,县学中教的是基本运算和运用,但到了郡学,就是更深奥的知识,这里主要是专业人才地方,也是日后推动大隋前进的根本力量。

至于最终,就是把三学融入到太学之中,使太学成为州学升迁之地,只要有资格进入太学的学子,就会在军中或官场挂个名誉头衔,专门为国家各行各业制定前进方向。

当然这些东西实现起来的难度不小,目前杨集要做的还是地方三学。

“大总管有何吩咐?”

“我想知道四门学的教材是什么。”二刘不是什么谋士,但他们二人精通诸子百家,绝对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经学大师、教育家;县学、州学教材的选取,他们绝对比杨集懂,但启蒙读物却是要关心关心了

“《千字文》、《初算》和《论语》。”刘炫笑着说道:“《千字文》用来启蒙;《初算》是简单的加减乘除,而有了大总管提供的新数,算术题目也将变得十分简洁明了;至于《论语》是第一步的推广教材,一是知道《论语》的人多,就算乡野村夫也大多知道部书,比较容易让人接受,二是简单易懂,通篇没有生僻、深奥的东西,只要是认字的人都能教授学子,甚至不识字有阅历的人,也能根据稚子的背诵之句,说出似是而非的讲解。”

杨集说道:“《千字文》、《初算》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论语》看似简单,但却博大精深,蕴含着众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对于稚子而言还是晦涩了一些,更重要的是无趣。”

“无趣?”刘炫看了刘焯一眼,苦笑道:“对于稚子来说,《论语》确实比较无趣。”

“正是!”刘焯点了点头,向杨集问道:“大总管既然提出这个问题,想必是有一定的想法了。”

杨集说道:“我的意思是增加成语故事,就是以简单直白、有趣的短文形式,来诠释一些成语由来,最终告诉孩子们个中道理。比如说邯郸学步、夸夸其谈、纸上谈兵、南辕北辙、负荆请罪等成语以其来历,就很适合编写成有趣、有哲理、有开拓思维的小故事。”

“我大概明白大总管的意思,咱们就拿纸上谈兵这个成语来说吧!”刘焯抚须笑道:“故事先说赵括少时学兵法、善于谈兵,其父赵奢也难不倒他。后来照搬兵书,不知变通,结果在长平之战中被秦兵打败,然后告诉孩子们空发议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最终劝导孩子做人要脚踏实地。是不是这意思?”

“正是如此。”杨集笑着说道:“孩子们听故事久了,慢慢会懂得一些常识。但我也只能说说而已,具体怎么编写,还需两位先生来做。”

“大总管放心,此事不难。”刘炫笑着说道。

刘焯深表赞同的补充:“每个成语都有来历,一个成语就是一个故事、一个道理,这种童趣小文确实不难编。”

最新小说: 这个暴君,我养的! 我在大唐是传奇 秦时影帝成长日志 持娃上岗之雌霸天下 皇叔 天空中一朵云 隋唐:从突厥入侵开始 大唐:女帝竟能偷听我心声 红楼:重生僵尸,我参军修行 大周:我家公主太可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