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慨之外,他更多的则是有些惊讶,对方是怎么能把这一切都算得如此精准的,就跟有着未卜先知的能力似的。
在忍了好一阵后,耶律雄格终于还是把心中疑问道了出来。面对这个疑问,耶律大石只是淡然一笑:“下官当然不可能有什么未卜先知的本事,我又不是得了道的神仙中人。”
“那你……”
“不过是对宋军将帅的了解与预判罢了。其实真论用兵,下官书生出身,纵学了些年,也是比不了大王你的。但我好歹也读过前人所著的《孙子兵法》,并对其中一句深以为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见对方还是满脸的疑惑,耶律大石索性就把话说得更明白些:“当下官还在后方为大王和大军筹措后勤粮饷等物时,我还深入地了解过宋军中那些重要将领的用兵手段和习惯,还有他们的为人。
“虽然那种家二老皆是大宋名将,声名赫赫,但是他们多年的征战下来,也是有着自己习惯的。只要抓住这一点,就不难早早就判断出他们在开战之后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
“就拿那种师道为例,若是兵力相当,战力持平,以他的老成持重,则必然会稳扎稳打。也就是说,倘若如今宋军主帅是他,我们就会陷入到极大的麻烦中去,真想取胜可就难了。但好在,他不过只是先锋军一将,能为其所用者只得西军十万,那与我大辽将士相比就处在了绝对的劣势。
“而一旦身处劣势,种师道就最是习惯于用奇弄险。我们都已经把这么大一个破绽放在其面前了,试问他怎么会不上这个当,冒一回风险呢?”
在耶律大石的口中,这一切都是那么的顺理成章,就好像是由他一人分饰两角,在操控着两支大军似的,直让耶律雄格听得啧啧称奇。但随即他又想到了一个关键处:“这一切都是在我们只需面对宋国西军一路兵马的条件下,你就这么肯定他们的主力会作壁上观?”
“因为我同样了解宋军主帅童贯的为人啊。这是一个表面看着有抱负,有担当,敢于任事之人。但实际上,其人气量狭小,谋略平平,更难当大事!当其手下出了种师道种师中这样声名远播,让无数将士真心服膺的将领时,他最在意的可不是如何让他们在大战中发挥所长,而是如何驾驭压制这些下属,让他们不能夺走自己的功劳。为此,他将不惜一切,哪怕败了,也比被下属夺功要好得多。
“可以说,这童贯乃是外宽内忌,名副其实的小人一个。更何况他本就对我大辽将士心怀畏惧,患得患失下,就更不敢随意出兵了。倘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