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铣好歹如今也在官场上混了七八年了,对大隋那些繁复的武官官制,也已经很熟悉了,知道鹰扬郎将是某一卫中排在第三级的武官。
比如在左武卫当中,有上大将军(正职,只能有1人),也有将军(副职,最多2人,也可以不满额或不设);卫再往下,还有“府”,也就是府兵制的募集基础——
须知朝廷中央总共只有十二卫,加上东宫六率,也就是十几支最高级的军队建制。而府兵制设置的军府在全天下有两百多个军府,基本上每一个州郡都会对应一个军府,也就是这个州郡的百姓在战时需要征募进军队时对应的编制。如此,一个“卫”下面对应十几个府的府兵来源也就很正常了。
而军府的数量不仅比卫多了十几倍,更是比天下的州郡数量还多,那是因为在边疆地区军府往往是超设的,如西北、东北对抗吐谷浑、突厥、高句丽的地方,有些一个县就可以设置一个军府的编制;只有到了江南、荆楚这些安定的地方,才是一郡对应一军府。所以隋朝只有117个州,却有200多个军府。
卫下面,到了府这个级别,其武官的主官头衔便是郎将了,按照府的规划定名不同,有鹰扬府(隋文帝时的骠骑府,杨广改为现名)、车骑府(唐时改为折冲府),对应的郎将自然就是鹰扬郎将、车骑郎将;这种区分的本意,是根据府名的不同来界定这个军府的部队是骑兵为主还是步兵为主。但是后来因为鹰扬府行政级别略微高半级,各级武官为了争取待遇,很多府也就名不副实了。
比如周法明如今被任命到了吴郡统领府兵,将来要统领的部队肯定不可能是骑兵,只是朝廷为了在和平年代笼络人心、给武将一个上升通道,有更多晋升空间,才把其的官衔升格为鹰扬郎将。
至于郡都尉、副都尉这套官职与卫将军、府郎将又是另外一套系统了,是指负责一郡防务的主官、次官,就好像下面县要设县尉一样,按道理他们只管防御本郡不出乱子,但是调用的兵马从哪里来并没有保障。只是在没有战争的内地,郡都尉和本地军府的郎将往往是两套班子同一批人兼职。
“本官如今正愁吴郡没有懂得军务的持重将领主持防务呢。周郎将此来,倒是解了本官的燃眉之急了,日后自当多多亲善。”
周法明见萧铣言语和颜悦色,心中踌躇了一番,看了看对面的两个少年人,一咬牙又说出了一些套交情拉近乎的言语,这番话虽然可以套近乎,但是也容易被人抓住把柄告密,周法明之所以敢说出来,显然是赌对面那两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