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带着明军坚守锦州内城。直至松山之役洪承畴大军覆没,锦州城再次陷入人相食惨剧后,祖大寿才被迫投降清朝。
“对大寿,还是要客观评价的。”
通往锦州的驿道,一辆堆满粮草的普通马车上,贾六忽然从粮袋上爬起莫名其妙对坐在前面赶车的老纪说了一句。
“驾!”
老纪一边赶车,一边脑袋朝后问趴在车厢上正看自己的皇帝陛下:“怎么个客观法?臣已经篡改了贾汉复的生平,总不能再胡编祖大寿吧。”
“你想办法,不一定要胡编乱造,可以提炼一下闪光点嘛,避实就虚懂不懂,就是不否认祖大寿降清当了汉奸,但也不否定祖大寿降清前对抗清军的英勇事迹,历史嘛,宜粗不宜细,要分阶段看。”
具体怎么编,贾六不过问,不然他养着老纪干什么。
“臣是内阁总理副大臣,不是皇上的御用文人!”
不知道是对皇上让自己赶车不满,还是皇上让他胡写乱编不满,老纪头一回昂了脖子向皇上表明他抗拒的态度。
然后就见六皇帝直直起身,不怀好意的看着他请教道:“老纪,当时我爹是怎么把你推下马车的?”
“嗯?”
老纪气势为之一泄,讪讪道:“臣想办法就是,只要宣传口跟得上,皇上就是让祖大寿同岳武穆齐名都是可以的。”
“你是懂宣传的。”
贾六神色不由缓和,老纪又进步了,竟然晓得真相不重要,重要的是谁来说。
百姓是无知的,哪怕有数千年文明传承的民族,也只需几十年就能打断他们的嵴梁,篡改他们的传承,毁灭他们的文明,抹杀他们的民族自豪。
这一点,中外历史证明了无数次。
大清,更是把这个玩的明明白白。
一时口快,竟欣赏道:“你老纪能明白这一点,说明你离西伯利亚不远了啊。”
老纪听得湖涂:“什么西伯利亚?”
“呃...就是说你离封伯不远了。”
贾六轻咳一声,转移话题,嘱咐老纪:“另外让国史馆、翰林院再筹建一个班子准备编写《清史》,争取一年内完稿。”
“大清没亡呢,修史是不是早了点?”
老纪脑壳疼。
贾六随口道:“快了,提前准备不是坏事。”
老纪“噢”了一声:“那皇上打算什么时候加冕亡国之君的桂冠?”
“什么加冕?你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