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仁离开的时候是什么心情,很难估计。
毕竟他们只是在连云市的校园区转了几圈。别的地方也不允许他们去。
但是学校的氛围彻底推翻了崇仁对于学校、老师、学生、学习的认识。也彻底推翻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识。他不禁要问:平等真的在日本存在吗?中日到底谁更加先进和文明?
不管怎么样,中日之间,在实际控制线停战了。
回去后的崇仁被软禁了。据说在裕仁天皇面前说了大逆不道的话,裕仁天皇大怒,下令他不准出学校。
连云港,汇聚了很多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对马海战虽然赢了,但是对于材料、电子、系统程序等技术人员来说,是一次大失败。因为不仅是出了问题的战机和军舰,就是没有出问题的战机和军舰在关键受力部位,都出现了一些细微的损伤,这将直接影响飞机和舰船的使用和寿命。电子元器件寿命太短,程序运行不畅,缓慢,不能适应快速作战,抗干扰能力差,探测识别不清晰等等。
所有的这些问题在高强度作战时,只用了一两个月就都暴露了。
如果这样算下来,武汉政府方面的战损更加严重。
新民科学基金将所有的问题进行系统化,分解到各研究所,这次是第一次有新民科学基金主动交付研究所这样的研究任务。以前是由各系统自己提报的。
一些战机报废。一些战机和舰船被限制了使用方式。已经在建的舰船和飞机暂时还改不了。而且司令部判断这几年高强度的战争还会发生。所以并没有减少产量,但是也不再增加产能。如果增加产能只能是在新技术。司令部编制了使用须知。规范了这些武器装备的使用。
整个科研体系都开始围绕这些问题运转起来。因为很多东西与核计划实际上关联在一起,所以并没有滞缓核电计划的研究进度,反而在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加快了。
日本。本岛开始了大规模矿山开采,建设远东和阿尔丹的宣传在民间轰轰烈烈地展开。大批的年轻人和失业的农民排着整齐的队伍,唱着君之代和樱花之歌登船前往远东。连裕仁天皇也在海兰泡修建行宫。这极大地鼓舞了日本的士气。
为此日军向伯力和双城子的东北军发出了退回乌苏里江兴凯湖以西的通牒。说是为了保证海参崴的安全。东北军这部分的军队实际上是原关东军下面的满蒙部队,不肯与日军作战。金壁辉无奈之下只好撤回了乌苏里江。
日本指望海参崴一个港口也不行,离人民革命军也太近了。日本也不清楚武汉政府为什么吧攻打海参崴。但是库页岛以及日本海沿岸都在建设新的港口。日本海军的重型战列舰在冬季航行会有很多优越性。反而中国海军都是轻型军舰,冬季进入不了远东海域。日本似乎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他们对南方的九州四国等地采取了暴力开采和开发的策略,很明显要放弃这些岛屿了。
对马岛和巨济岛等朝鲜南部众多的群岛。小型的渔船已经消失了。原来韩国的一些军舰改成了海监船在海面上巡逻。釜山港在重建。
太白山和小长白山以前就被人民革命军渗透,一些军人复员后留了下来。开始在这里组建家庭。他们大多都是林场负责人和护林员。也有一些在学校和政府工作。
大批的学生和工人到达这里,汉人比例快速增加。
由于去过大陆内地的都说内地的先进和繁华。所以很多学生都争取考入内地学校。这导致朝鲜省和琉球省的孩子是净流出,因为这里的教育系统还没有形成。
琉球各岛而随着净水处理厂,渔业加工厂,等等一些工厂。汉人的工人增加。最关键是。大型的中国远洋捕捞船队在增加,他们都选择了在琉球群岛停靠,补给生活用品和淡水。
中国的远洋捕捞船队已经到了太平的深处。
而中国的所谓近海捕捞船也在2000吨左右。全是钢壳船。他们主要在东海和黄海活动。最远也到了琉球群岛。
武汉政府和台湾政府达成了干部交换和学生学生交换的协议。第一批两千名干部和两千名学生到了台湾,分布在全岛各政府和学校。台湾的干部学生也等量到了武汉辖区各省。
台湾政府一直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对等。但是,每年两次的交换,只能是让台湾的大陆人越来越多,而到大陆的台湾人在人口比例中几乎等于无。
大陆的官员到了台湾就下到了老百姓第一线,和老百姓吃住在了一起。而台湾的干部不知道的是。大陆政府职员在就是一个公务员而已,是为老百姓服务的公务员。是没有特权的。
只是大陆的生活质量和科技水平要高太多了。他们也没有人想回去。
张春因为在连云市住得太久了。所以一些事情也不知不觉地找过来。所以1937年3月。张春就跟着梁思成和林徽因组成的中国传统建筑调查队出发了。
这个调查队已经调查完了江苏和安徽的民居。准备北上,他们要先到安阳和哪里的考古队交流商周时期的建筑特点。然后转道山西平遥、西安古城,最后前往西藏。
由于蒋介石针对德意日的**联盟提出了不同意见。而**对日本进行的对马海战,实际上给了苏联喘息的机会,也让斯大林看到了希望。鉴于**现在拒绝单独和任何国家签订协议。苏联派特使前往广州,和中国协商在中苏友好协议的基础上,进一步签订互不侵犯的协议。
蒋介石此时急于确定党政军的威信和地位,同时也像走一条中间路线,所以电传东北、武汉、台湾、西藏政府前往广州共同谈判。
伍豪和林长民就动身去了广州。
西藏政府,班禅和热振活佛、刘曼卿刚刚完成教育改革。
刘湘从医院出来后,继续投入到了甘孜到昌都的交通线。因为甘孜阿坝的交通和教育改革已经基本完成了。
同时刘英到了噶尔,就是为了打通喀什到日喀则的交通线。第十五军已经组建,军队中约有三分之一的藏族士兵。彭德怀在日喀则和学生、技术人员同吃同住,就是为了建成工业体系。
由于技术是现成的,发展很快。日喀则机械厂已经能够生产枪械和火箭弹。除了冶炼跟不上来,这些枪械寿命受到影响以外,其它的单兵已经没有多少区别。冶炼上不来,是因为从矿山勘探,到开采,到冶炼到合金,到铸造,这个过程不是一年就能够完成的。不过就算是这样,彭德怀也松了一口气。
比较可喜的是农业。西藏的盐湖资源发达。生物化工厂的技术克服了环境因素,成功制造出了生物钾肥。结合农户的农家肥技术,在低海拔的拉萨一带给农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西藏的农业基本上沿着雅鲁藏布江、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流域分布。雅鲁藏布江占据大多数。这些可耕地相对于林地来说,比例很少。所以西藏农业政策还是以增加耕地面积为主,这个工作主要是汉人和少部分解放的农奴们进行的。
土地分配政策已经不可阻挡,连一些底层的喇嘛们也参加了土地分配和从事农业活动。而这里从低海拔到高海拔,从温带到寒带,从潮湿多雨到高寒少雨,多层梯度变化,这让学生们带来的各种种子几乎都能找到落脚点。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交通和加工业,因为西藏东南部丰富的林业资源,如果没有加工业,就不会形成产品。形不成标准交通系统,各地的政府就因陋就简先形成公路系统。
这都需要时间,这些基础打好以后。内地的设备材料才有可能运送进来,形成加工体系。
由于西藏的农业极为原始,虽然亩产依旧不高,1936年年底,西藏的粮食产量就直接翻了两番。不仅是藏民和军队吃饱了肚子,市面上还多了一些农业加工食品。丰富的粮食品种改变了西藏奶茶糌粑等传统的简单食物。
很多牧民被吸引到了农村定居。这也完成了高原减少畜牧人口的战略。只是这个速度有点过了,藏民们饿怕了,只要有吃的,他们就会流向那里。结果很多高寒的草场只剩下了汉人和军人。
班禅不得不号召喇嘛们前去最艰苦的地方和汉人们一起修行。
不得不说宗教有时候非常起作用。它会让人狂热和有持久性。大地的守护者和裁决者的思想,确实可以藏传佛教的思想契合。当这个观念成型后,喇嘛们比普通藏民更加容易接受汉人们灌输的林业,农业和牧业知识。也能够接受天道循环的理论体系。只是系统论和控制论、矛盾论对他们来说还是复杂了一点。
西藏的宗教形成于较为简单的自然环境,正因为简单,所以天道循环的感受对他们更加深刻,才有了轮回的思想。而系统论等是在自然环境极为复杂的条件下形成的,他们理解起来就有些困难。(未完待续。。)
[三七中文www.37zw.com]百度搜索“37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