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隆万盛世 > 1162公忠报国

1162公忠报国(2 / 6)

由于没有标点符号,对同一段文字便有不同的理解,甚至会出现相反的结果,由于语言表达的需要,就逐步的产生了一些特殊的标记,此可理解为标点符号的前身。

汉朝的时候,就有人采用「离经」的方法,把文字之间断开。

离经,即在两句之间隔开一两字来写,或者用竖线、短横线等标示句子的完结,但是使用上并不普遍。

西汉戴圣编纂的《礼记》说「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立经辨志」,而郑玄注曰:「离经,断句绝也」。

当时人们读书,常在句旁划「し」,作为一种助读标记符号,这便是标点符号的萌芽。

东汉时,句读的符号有「↓」和「、」两种。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解释「↓」为「钩识也,居月切」,「、」则为「有所绝止,而识之也,主庾切」。

就是说,凡是文末可以停止的地方,就用「↓」来标记,文中有可以句读的地方,就用「、」来标示,大略相当于今天的句号和逗号。

如果考虑到已经有了离经,其实「、」已经可以看做和现代书写非常近似了。

到了宋朝,钩号变成了圆圈,标形如「」,有大中小之分,人们采用圈点来标读文字。

其实「」这个标记,在宋元明清的古籍中已经比较常见,甚至每章都能见到,只不过后世人大多不懂起含义。

朱熹在着《四书章句集注》时就是每章之前用大的「」,每句之后用「。」。

这称为句读,即在一句末完需停出打上个「、」,其作用类似现在的逗号,在全句意思已完之处画一个「。」,作用同现在的句号。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段落号,用「v」或「∧」表示,画在每段末尾字的右下角,甚至出现了「。。。。。。」「……」这样的密圈、密点加在字的右旁,强调句子的精彩部分。

这一用法,直到上个世纪20年代还在沿用。

到了明朝,随着刊本的出现,又多了两个专用号,即一个是在人名旁边画单直线「│」,一个是地名旁边加两直线「‖」。

而万历皇帝面前的书,自然就有上述标记,这也是为了让小皇帝在后宫看书时避免出错。

「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入侵,汉军集结应战,周亚夫率军屯兵细柳,汉文帝前往慰问,不料军营的门都尉不开营门汉文帝非但没有因此怪罪周亚夫,还称赞周亚夫是「真将军」。」

古文原本讲完,魏广德又用

最新小说: 指南剑 让你入赘76号,你都升主任了? [综武侠]成为绝世美人后广邀天下高手 我成了国师的心尖宠 媚骨青楼:悍妃养成记 我是最大总裁 仙子谱 欢喜神探 桃花女将要退婚,被迫称帝她哭了 三国爆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