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理由非常简单,就是不想让这批书画流失海外。不想眼睁睁的看着我们民族的宝贵文化资产惨遭贱卖。您应该知道的,在我通过刘主任购买书画的时候,当时还有一个港商想要把这些书画统统买走。我就是为了尽量保住这批书画,想把这些好东西留在我们国内,才不得不行此权宜之计。”
说这番话的时候,宁卫民的脸上呈现出的是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
然而鉴于时代的特性,他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霍司长却不认可。
不为别的,首先是社会整体环境就对书画的艺术价值不重视。
近现代书画的价格虽然上去了,但那是因为近年来大陆的港商和日商越来越多造成的。
实际上在国内大多数人的心目里,这些近现代书画不过就是附庸风雅的玩物,挂在墙上装潢墙面的东西罢了。
毕竟大多数人不懂书画。
尤其老百姓,受电影《三笑》的影响,还普遍认为书画家们的创作过程特别简单。
都是像故事里的唐伯虎那样,一挥而就,一气呵成的。
这么挣票子简直比印钞机都痛快,一天下来那不得写个十七八张,画个十好几幅?
何况许多非常知名的书画大师,目前还活得好好的呢。
既然可以随时动笔,想写就写,想画就画,那这样的作品又有什么珍贵的?
另外,哪怕霍司长这样层次的人,职务级别,工作内容,也让他养成了一种理当如此的思维惯性。
经常和外国友人打交道,潜移默化之中,他就觉着把这些书画作品当做礼物馈赠外宾在正常不过了。
所以宁卫民便又碰了钉子,他的观点几乎马上就遭到了霍司长的否定。
“你不要夸大其辞,言过其实。这些书画又不是古物,怎么能叫流失海外啊?如果从国际影响,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这些书画能够走出国门,反而是件好事。有利于把我们的传统文化推广至海外,增进别的国家对我们的了解嘛。”
“就是被港商买走也没什么呀。正因为同样是炎黄子孙,人家懂得欣赏,才会出资购买。何况你应该知道的,港城1997年就会回归,港商很快就会成为我们的同胞。那么你买走和港商买走又有什么区别?”
“你刚才说的这些话,几乎都不成立。只有一个词儿说对了,就是‘贱卖’。你永远无法否认,你买书画的根本性目的,就是想捡公家的便宜罢了。所以你的动机并不高尚,不要美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