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更大的收获还在后面。
因为能和“张大勺”维持一种比较亲切的关系,是可以把这种口福延续渗透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的。
别的不说,自打得了这拍黄瓜和炸花生米之法。
宁卫民、张士慧和边建功的下酒菜质量提升,是立竿见影的。
无论是家人,朋友,同事,品尝过之后都赞不绝口,让他们仨都倍儿有面子。
再比如说,因为宁卫民信守承诺,做人到位,把东边的三间房都留给了“张大勺”。
每逢周末的时候,“张大勺”都回来住上一天,用他那厨房做点好东西。
如果能“碰巧”赶上,而且还能把老爷子奉承高兴了。
正盯着施工的宁卫民和张士慧想再添双筷子尝尝鲜儿,体会一下饕餮的感觉,也是可以的。
甚至有时候“张大勺”碰巧心气儿顺了,还会开口再教他们一招半式的灶上诀窍。
那同样是能直接提高他们生活质量的莫大福气。
打个比方,那“烧肘子”这道菜来举例子吧。
京城人家的餐桌上,逢年过节绝少不了这玩意。
但最烦人的就是处理生肘子这一环节。
因为生肘子有异味和毛根儿,真正要想去掉异味和毛根儿,那就必须得用烧燎的办法。
一般来说,京城人的办法都用火筷子,塞在炉子里先烫得火红,然后小心翼翼慢慢处理。
是既怕把肘子烫糊了,又会弄得一屋子毛臭味。麻烦得很。
可“张大勺”却告诉宁卫民和张士慧,说其实根本不用费那事儿。
让他们等家里再做的时候,抓住生肘子,将燃气灶开大,用火直接燎。
烧得恨不得外皮全黑了才好,一点不用害怕,因为烧糊的只是角质层和毛囊,回头只要在碱水里一搓洗,就干净了。
宁卫民记住了转述给了康术德,张士慧记住了告诉了刘炜敬。
很快,他们分头撺掇康术德和刘炜敬,都照这个做了一次,结果是超乎想象的惊喜。
敢情这样处理的肘子,露出的内皮不但没有任何毛锥,而且“哄气”全无。
特别是再用来做肘子菜,更有股特别的淡淡的焦香,口感高了一筹不止。
再后来,这法子也就惠及到了整个2号院和张士慧和刘炜敬的亲人们了。
张士慧甚至专门写了一封信,教给他远在异地的爹妈。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