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过殿下的挂念,老朽真是没有进行过这种行军式前进,不过老朽这把骨头还能够顶得住,只是如果要是再加快速度的话,那老朽只能是和殿下告假了。”
萧禹所说的非常实在,并没有硬顶着,就拿他这把老骨头来说,今天的前进已经是到了极限了,如果要是继续增加速度的话,那只能是跟在后面的奴仆队伍里。
“大人说什么告假呢,本身你就是为了我军后勤而来,跟随后方的这些人一起前进,那也是大人的职责所在,如果要是没有大人跟着他们的话,我还害怕一路上都跑光了呢。”
李象的话让人很舒服,明明是萧禹的身体跟不上了,但是从李象的嘴里说出来,那就是萧禹为了工作要跟着奴仆的队伍,这不管说到什么地方,不仅没有过错,甚至是还有功劳的。
“谢过殿下体谅,此去川蜀,老夫也制作了一个条陈,请殿下过目。”
萧禹是个实干派,当初李象之所以同意,就是因为萧禹对工作比较认真,先别管这个老家伙心里想的是什么,在工作方面他肯定能够完成,就凭这一点李象带着他就不亏了,这一路上换成其他人的话,估计身体都适应不过来,但人家还是写出了一份计划书,这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
首先罗列出来的就是修路这一点和李象不谋而合,北方因为修路的原因,各地的联系大为加强,不仅增强了朝廷对各地的统治,甚至还对各地的一些流民起到了疏导的作用,本身这些人都没地方吃饭,现在朝廷要修路,除了危险的地方使用战俘之外,其他地方这些流民也有了口饭吃。
其次就是关于经济方面的,大路修好了之后,不仅仅方便了朝廷的军队,最主要的也是方便了各地商品之间的流通,让各地的金钱都流通起来,老百姓的日子也就好过了,商业贸易无非就是让钱流动起来,每个人的手里都有流水,那么这日子也就好过了。
其次就是发展当地的农业,民以食为天,朝廷现在已经有经验了,高句丽聊中的大片土地都得到开发,所以朝廷的粮食比以前多了一倍有余,萧禹也查过川蜀之地的地形,除了周边多有高山之外,内陆其实是一个盆地,而且还曾被称之为天蜀之国,东汉末年的蜀国就在这里发展起来,后来因为战乱的原因,反而是有所凋零。
如果要是咱们能够在当地发展的话,就如同李象对李世民所说的一样,不但前线不需要长安城供应一粒粮食,甚至是战争结束之后,天府之国还能够拿出不少的粮食来,以帮助朝廷安定其他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