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在亚马逊平台的细分类目的top1。
当然,这还远不是销量上限,至少当下,吴舟实际还没花多少时间精力去推这个产品了。
之前国内的事儿,还有医药行业,占用了吴舟绝大多数时间和精力。
而这会儿注意到这个事儿,也是因为旗下的医疗公司,初步整合完毕之后。
吴舟脑海中多了新的想法,需要小帮手这边的研发部门配合,所以这才注意到了最近的业绩。
想法的主要方向是:口罩问题、
口罩病毒会在空气中漂浮的,因为它体积比较小,重量比较轻,而且很容易粘在空气中的粉尘或气溶胶上在空气中漂浮。
轻易就随着风在空气中浮动,这也是口罩病毒越来越难防范的原因。
吴舟想到的是,通过高吸力的换风机系统,将空气中的病毒吸走,当然这指的不是室外,而是室内环境,在上方位置装上这样的设备。
其次一点,吴舟旗下的医疗公司,当下也正在做高敏口罩病毒检测装置。
这俩者之间,是否可以结合起来。
假如一个场景,有口罩病毒患者,进入了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然后大吸力的换风机将空气中的口罩病毒,尽量多地吸附到了换风机内部的病毒检测装置上。
这样不就可以提前发现病毒吗?
如果这种设备大面积地铺设在机场,商场,公交设备,电梯,以及一个大的公共场所位置,不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病毒吗?
当然,这里面有一个确定下的前提,这套系统的灵敏度要足够的高,空气中的病毒含量还是非常低的。
比如说,常规的检测方式,需要每毫升200至500拷贝左右的病毒数,才能检测出。
而这种空气检测的方案,可能最后的浓度只有10-20,甚至更少。
浓度远远低于检测要求。
吴舟初步想到两个解决方法,一个是增敏,提高检测装置的敏感度。
另一个是设备改装,比如说,缩小吸附装置的尺寸,让病毒更加集中,从而变相提单位体积的病毒数,这个就需要吸力足够大,不然的话,换风效率不高,那也意义不大。
这个设备最大的好处就是,它可以全集成自动化,把试剂存储、流体控制、生物分子检测等浓缩在芯片和配套的仪器之中,无须人工干预,省时省力,而且还能提前发现。
而且这个设备除了检测出病毒这个左右之外,大量的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