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荽本来是无奈之下才下来,结果被这女人的一句神仙给逗笑了,当然,这不是笑的时候,秦荽只是嘴角微微动了动。
妇人很听秦荽的话,迷迷糊糊地被青古搀扶起来。
秦荽问明白,妇人的小叔子是风寒发热,好不容易走到这里便倒地不起了。
“你如何知晓马车里的人是我?”秦荽突然问道,眼睛却盯着妇人的双眼。
妇人没有丝毫闪躲,指着小叔子身后的店铺道:“那家掌柜的说的,说您是好心人,我们求助的话,说不定能得到您的帮助。”
秦荽看了眼店铺,正巧看见了在门口张望的掌柜,他知晓自己的事被萧二太太知道了,也不躲避,还笑着小跑过来。
到了近前,忙点头哈腰地笑道:“萧二太太,是小老儿多嘴,不过,我也是看他们可怜,又听说他们本来就是来找秦氏香坊的,刚巧看见你们家的马车经过,就让她试着求助。没想到,还真的是萧二太太在里面。”
秦荽看了眼他们家铺子,原来是一家香铺。
“你如此心善,为何不出手救助呢?”青粲看得出来秦荽的想法,主动出声询问,话里有一点责怪的意思。
掌柜苦着脸对秦荽道:“唉,我也不过是个帮人做事,我们店里生意不好,我和伙计也许久不曾拿到工钱,这空有一腔善心也没办法啊!”
他能让小伙子靠着他们家店铺的墙就已经不错了,当然不敢擅自做主将人弄进店铺里去。
秦荽看着小伙子半躺在地上,身上也没有盖东西,一张脸烧得通红,便吩咐跟随的小厮:“你们两个人帮着送去医馆,用什么药都无所谓,保证治好病。”
想了想,还是对青古说:“你也陪着这位婶子过去,身上带的银子不够就让人回家取。”
青古点头,拍了拍身上的荷包:“银子够的,太太无需担忧这些。”
秦荽点了点头,又看着青古的眼睛,认真地吩咐:“好好照顾他们,等会儿我们回去后,让青粲派个婆子过来替换你。”
刚要点头的青古,突然就看懂了秦荽眼里的另一层意思,忙郑重点头:“太太放心,奴婢知道怎么做!”
秦荽又对妇人说了几句,这才跟着青粲上了马车。
青古招呼小厮将人搀扶起来送去相熟的医馆,医馆每月在秦家看病得了不少诊金,看到青古姑娘来了,忙安排最好的郎中来诊治,还安排了一间单独的房间给小伙子。
青古和妇人站在门口等着,妇人满脸焦急,一双干枯的手搅在一起,不断扣动手指甲。
“你莫要着急,这家医馆一直给我们家的人看病,医术很是了得。我们家的桑婶病了许久,也是他们看好的。再说,我们太太说了,多贵重的药都给用,所以啊,你放心吧!”
妇人点点头,虽然稍微缓解了紧张,但双眼依然紧紧盯着里面。
青古觉得很是奇怪:不就是个嫂子嘛,怎么对小叔子如此好?还有,看她的年纪该有四十左右了,这小叔子最多二十,这叔嫂相差有些大啊!
这时,郎中出来了,也打断了青古的思路。
妇人忙焦急地询问:“郎中,我家小叔子如何了?可是无碍?”
郎中被妇人抓住手臂,有些发疼,但他习惯了病人的亲人如此担忧,便也不在意。
稍微用了点巧力,不动声色将手臂救了出来,这才温声对妇人道:“幸好送来及时,要是再晚上一个时辰,怕是回天乏术了。”
妇人一听,再次抓住郎中的胳膊,这一次稍微力道小了些,郎中便也没有挣脱。
“郎中,那,他是不是没事了?”妇人满含期望地盯着郎中,若是郎中说出一个不字,怕她是会承受不住了。
郎中看向青古,踌躇着说:“今晚若是能过去,明儿就安然无恙,若是......”
妇人眼里的光瞬间暗淡下来,青古忙问:“那今晚就麻烦郎中了,我们太太说了,不用担忧银子的事,只管用药便是。”
郎中叹了口气:“倒也不需要用贵重的药,只要想法子将高热退下来,怕就怕反复高热烧坏了脑子。”
青古的眉头微微皱起,看向妇人的眼神略显复杂。
妇人的眼神有些空洞,背靠着墙壁不让自己倒下,郎中无声叹息一声,转头进去了。
小厮很有眼力见,端来了两张板凳,请青古和妇人坐下。
青古笑着道谢,小厮忙摆手不用,能得到青古的好脸比什么都好。
“你们回去一个人报信,如果家里有婆子过来,叫她带一件厚棉袄过来给婶子穿。”
小厮走了一个,另一个在外面柜台前坐着跟小学徒闲聊。
药煎好端进去,又过了一会儿,郎中出来说小伙子发了汗,过会儿烧该退了,只不过或许还要反复,需要有人盯着。
妇人感激不已,说自己进去守着就是。
屋里,小伙子躺在床上,额头上有细密的汗珠,妇人拿了医馆留下来的帕子擦拭着。
青古坐在一旁看着,眼眶突然有些发红,忙移开视线看向一旁。
又过了一会儿,青古才问:“我还不知道你们叫什么名字,是哪里人呢?”
妇人这时候也彻底冷静下来,将帕子放下,转身看向青古。
平静下来的妇人眼神温和慈爱,:“都是我的不是,还未做自我介绍,倒是麻烦了你们许多。”
妇人娘家姓朱,夫家姓宋,大家都喊她宋大嫂。
让青古惊讶的是,本以为四十左右的妇人只不过三十出头,看起来却比实际年龄老了五六岁。
宋大嫂用手指拢了拢发丝,笑了笑,眼角的鱼尾纹很深,但坐姿和神态又不似普通人家的妇人,还有些优雅的痕迹。
她继续说道:“我们是郸城辖下的富世县人,家里也曾经是小富之家,只可惜家中遭了突变,这才落到如此田地。”
宋家曾经是有田地佃出去的小地主,一家人也和睦温馨。她嫁过来时,小叔子才二三岁,而婆婆在生完小叔子就去世了。
小叔子叫宋庭峰,也读过几年的私塾,小叔子算是宋大嫂一手养大的,和自己的孩子没有多少区别。
后来宋家老爷子得了一场大病,花了不少银子,屋漏偏逢连夜雨,宋老大也病重了。
即便如此,家里有地,也不该落到如此地步吧?这是青古心里的想法。
喜欢嫁寒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