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妮儿,你放心,我和大哥小心着呢,不会有事的。”杨二舅乐呵呵的道。
酒过三巡,几个大男人都喝的半醉,互相搀扶着,去了另一边的院子歇息去了。
原本还想和两个舅舅讨论一下盖大棚的事情,可看到大舅二舅说话都大舌头了,齐晓晓只得等晚上几个大男人一觉酒醒后,再提起这事。
杨大舅摸了摸还有些不舒服的肚子,道,“盖暖棚,大舅还真学过。”
“我们市里的城郊外一个村子,在三年前盖了几个暖棚,大冬天的卖香菜芹菜豆角黄瓜,赚了不少钱,去年开春,我们县上也想盖几个,就选了几个比较富裕的村子去市里学习,我们杨家村也被选中,去市区学习的人正是我带队,只是,小小,盖暖棚需要不少的塑料膜,那东西,不但贵,还难买,需要有人给开条子。”
“除了塑料膜外,还要青砖,水泥,钢筋……这些东西,都不好买,不但需要票和条子,还要关系。”
去年因为掀起了一阵单位集资盖房热潮,那砖厂,水泥厂,钢筋厂里的订单都排到了三年后。
后来,他们村里学完了盖大棚的技术后,原本汹涌澎湃的打算大干一场,可到了下半年,想要盖大棚时,却发现,青砖水泥和钢筋都买不到。
人家都排好几年后去了。
县上领导,直接给几个厂子下达命令都不好使。
因为,哪一个单位也不想把到手的青砖水泥和钢筋让给他们一群泥腿子。
也因为这,他们村里迟迟盖不上暖棚。
不过,也因为盖不上暖棚,他这个技术工,才得空来京市奔前程。
这叫,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齐晓晓笑眯眯的道,“大舅,看来我是问对人了,没想到你竟然学过盖大棚,那就太好了,这几天,我就把材料准备齐全了,大舅,你放心,你说的几样材料,我都能买来,到时候,你们的维修工作就暂时先停一停,先把大棚盖起来。”
京市这边,需要四月份,才能挖的动地。
四月份开始种菜,还有一个多月呢。
齐晓晓道,“大舅,后院三分地,留出一条走廊外,其余的都盖上暖棚,咱家也不靠种菜卖钱,我只是想大冬天的吃点南方菜,吃点水煮嫩花生和煮玉米。”
杨大舅很高兴,哈哈大笑,“好好好,我也想吃嫩玉米了,我们手上那个院子还有五六天完工,到时我把那几个师傅都带过来,人多干活快。”
原本以为已无用武之地的盖大棚技术,暂时用不上了,没想到,来到京市,竟然用上了。
“小小,那我们以后有口福了,大冬天也能吃上嫩玉米。”杨二舅东北汉子,就好啃一口嫩玉米,那比吃大米饭还香甜。
杨妈妈微笑着打趣道,“想饱口腹之欲,以后就要过来帮我多干活,我一天三顿管你们的饭。”
“行,蔚子不在家,家里就你们两个妇人,以后挑水劈柴的重活,你们别干,留着我们几个过来干。”
说完,杨大舅还拍了一下儿子的后脑勺,“你小子,以后给老子勤快些,往你姑姑这里多跑几趟,帮你姑姑挑水劈柴翻地。”
喜欢重生八零,最佳再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