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赐发了下去。
沉甸甸的一大箱子秦半两,外加一百亩良田的地契,直接送到了那位村民的家中,顿时引得众人一阵羡慕。
他们没有想到,仅仅是轻飘飘的几句话,竟然就换来如此丰厚的赏赐,顿时一个个暗自后悔,自己没有先去找皇长孙殿下领赏。
一万钱,一百亩良田,对豪族大户来讲,或许无所谓,但对于这些以打渔为生,家里已经穷得揭不开锅的百姓来讲,已经足以改变一家老小的命运。
这份扎扎实实的赏赐,很快就起了连锁反应。
在赵郢兑现奖赏的第二天,就有一家小客舍的掌柜,亲自到郡守府反应情况,说是在独眼石人案子发生之前的前两天,曾有一伙外地的商人住在他们客舍。
长相跟那位渔民描述的极为相似。
这绝对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消息。赵郢放下手中的活,亲自让人叫来了客舍中的几位舍人,一一分开询问,很快就确定了这个消息的真实性。
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赵郢马上叫来了郡守吴芮,开始沿着这个线索调查。
从城门值守的士卒,到当日曾在客舍留宿的客人,乃至于在客舍附近摆摊的小贩,都在调查范围之内。这得感谢大秦严密之极的户籍和身份管理制度。
真要铁了心的追查,很快就能确定对方的身份。
又一份实打实的奖励发下去。
那些原本还有些犹豫,担心会引来歹人报复的庐江郡百姓,就真的是按捺不住了。一万钱就不说了,那一百亩良田,真的是可以作为传之子孙的根基!
郡守府衙,一时之间,前来反映情况的百姓竟然络绎不绝。
当然,其中大多数人的消息,根本无用,甚至跟案子都毫不相关,但赵郢吩咐接待的官吏,务必耐心接待,不可苛责百姓。
在这种宽松的政策下,庐江郡百姓的热情更高了。
谁知道自己怀疑的那个人对不对,万一对了,那岂不是发财了!
在这种全民皆兵,所有人都瞪大眼睛,寻宝似的关注之下,不要说几个躲在暗处的老鼠,就算是当年的商鞅,都逃不脱官府的追查。
这也就是距离当初案发的时间太长了,若是在当时,估计人走不出庐江郡,就得被庐江群众给当场逮住。
但即便如此,也让不少人心惊胆战。
庐江郡城外。
一辆毫不起眼的马车,正沿着官道不急不缓地离开。驾车的汉子,身材精悍,若是周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