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吸引潜在的用户,Costco在第一周默许所有的人都是会员,可以自由进来消费,而第一天,如果消费到达一定的额度,便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附近加油站的优惠券。
在这个车轮上的国家,汽油是永远的硬通货,甚至美元钞票也是绑定着石油,既能来参与便宜的购物,又能获得汽油优惠,谁会不愿意过来呢?
至于怎么宣传的?自然是通过最原始的方法:广告与发传单。
美国的电视台,跟后世的内地一样,也有地方电视台,比如洛杉矶,就有数个地方频道,只不过在纯粹的商业竞争之下,地方电视台的收视率根本比不上NBC,CBS等地方电视台,差距非常的大,而因为目前的电视频道都是收费为主,所以很多人并不会开通地方频道,只有一些套餐中会带着一些附送,因此在地方电视台投放广告的效果很低,不过价格也不贵,皮尔斯一口气安排了每天七八个不同时间的广告位置,不停的播放。
至于大型电视台,就根本没考虑过,红牛这种销售对象在全美的适合在NBC这种大型电视台投放广告,区域性的超市就算了,除非哪一天,各类超市遍布全美大部分地区,才有投放的意义。
电视之外,自然就是报纸,本地销量最高的洛杉矶日报已经连续多天投放Costco的开业广告,不过广告页面价格太高,只是起了宣传的作用,要让用户真正了解超市的优惠,就得大规模发传单。
陈志文的策略,是想雇佣本地的高中生来发,他们很多人只是想赚一笔零花钱去买condom,对社会没有足够认知,比较廉价,但却被皮尔斯叫停,因为他有着更省钱的办法。
皮尔斯安排人找到在洛杉矶的送报员,直接让他们负责将传单分发给每个定报纸的家庭,在美国,基本上有点经济条件的都会订报纸,这几乎已经覆盖了洛杉矶的非穷人,同时,因为送报员本来每天就要送东西给每一户,再多送一份传单,也只是多了一点负重成本。
原本陈志文打算在传单上花费预算3万美元,结果换了这一招,5000美元就搞定,姜还是老的辣,当然,陈志文没想到这一点,也可能是因为对美国社会运作不理解,因为在香港,报纸都是自己去买的。
超市内部的商品进货,自然是由皮尔斯团队负责,主要使用的还是之前fedmart的供应商,少数则是来自香港的廉价服装,如袜子、帽子、拖鞋、玩具等等,这些香港商品价格便宜,即使按照Costco的定价,对很多人来说也是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