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很早就知道了,皇帝陛下之前的阳光开朗的笑容只是伪装,都是故意为之,是少年天子为了不让朝臣轻视皇帝,那时候,再开朗的笑容都有点像强颜欢笑。
这种强撑着的笑容,在很多的老狐狸身上非常明显,比如张居正,比如王崇古,比如万士和,像葛守礼那般憨直的性格,实在是少之又少,人老成精,像他们这些老东西,早就过了喜形于色的年纪,戴着面具活着,早就成了他们这些老狐狸的本能,面具早就烙印在了脸上。
可是陛下才十五岁,确切的说,从十岁起,陛下就始终如一的在戴着面具。
少年暮气,死气沉沉。
短时间内还好,一旦时间长了,就会变成病,一种心里拧着一大堆疙瘩的心病,到那时候再想纾困,难上加难,因为疙瘩本身就一个套一个的套在一起,根本无从下手。
皇帝得了这种心病,会变得孤僻,会变得敏感,会变得暴怒,会变得一意孤行,如果是个人,顶多不合群,可陛下是大明皇帝,动心起念可以影响帝国命运的那个人。
张居正很关心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很显然,陛下本人的性格是很活泼的,只不过是之前大明国势极差,差到皇帝不得不像个石头一样活着。
而现在的开朗是少年心性,总而言之,陛下活的更像个人了。
“王仙姑、王世贞和他们那个什么合一众,应该就是上次袭杀案的幕后黑手,缇骑们已经查清楚了,只是十万教众,让朕有些投鼠忌器,大明京营大捷,朕只能等一等,等待戚帅凯旋,再跟他们计较。”朱翊钧靠在软篾藤椅上,絮絮叨叨的说道。
如果说万历五年还有什么未尽之事,就是王仙姑这个合一众了。
王仙姑宣传儒释道三教合一,这其实是南宋王重阳首先提倡,他主张三教合一、三教从来一祖风、三教和谐、无心忘言、柔弱清静、正心诚意、少思寡欲、出家修行、返璞归真。
王重阳对于宗教的主张,也成了后来历朝历代治理宗教的核心,要和谐,不要因为信仰掐架,闹出了民乱来,会引来朝廷的威罚。
但是王锡爵的女儿王仙姑抄袭之后,就开始给自己的合一众传教了,各种秘法,触目惊心,而那个王仙姑的首席大弟子宿净散人,那和王仙姑好到了一张床上去,整天修一些个密宗的阴阳大法,倒是符合这个合一众的教派宗旨。
王仙姑号称谪仙,天上的仙女掉下来的,平日里道貌岸然,私底下玩的那就是不堪入目了,而那个宿净散人,教内尊称共工,在西山袭驾案前,的确在京师活动了两个多月,而且王谦通过收买也探查到了,此共工就是彼共工,那些个侍女提供了重要的线索,王仙姑手里有一本账,上面有收入有支出,到底是谁支持了这件事,一目了然。
“挟民自重,自古就不稀奇。”张居正嗤笑了一声,摇头说道:“不过都是乌合之众,就是真的现在查办,这些教众也会做鸟兽散,不会出什么乱子,陛下变得慎重了起来,臣为大明贺,为陛下贺。”
小皇帝的张牙舞爪,凶狠暴戾,很多时候也是逼不得已,国事糜烂,皇帝再是个软脚虾,皇后都被人给杀了,别说反抗,连说都不敢说一句的馁弱之徒,是当不了中兴之主的。
大明权力从来都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则是法统、规则,自下而上,则是万夫一力,是众志成城,皇帝在帝制的制度设计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现在陛下开始变得慎重,变得谨慎,显然是不需要再张牙舞爪了。
“先生,戚帅写了书信,说大明若要继续征战草原,就必须要组建骑营了,按照书信里的说法,戚帅就是动心起念,让朕也跟先生沟通一二,这可是国朝大事,朕德凉幼冲,想听听先生的看法。”朱翊钧说起了这次大雪天还要过来的原因。
戚继光想组建骑营,不过就是起了个头,之所以没有给出具体的规划,是戚继光对国朝的财政并不是很清楚。
“陛下,骑兵的马贵、甲胄贵、人更贵;粮饷贵、抚恤贵,安置更贵。”张居正的面色十分犹豫,他想了想还是说道:“陛下,要不缓缓?实在是过于昂贵了。”
“就连成祖文皇帝五次征伐大漠,都未曾组建专门的骑营,只有骑步兵都有的五军营。”
连一向强调给武将事权,富国强兵的张居正,在面临骑兵这个话题的时候,也格外的谨慎了起来,因为真的很贵。
朱棣的北伐主要用的是武刚车,这也是朱棣为何后三次无功而返的原因,他一到草原,北虏一看您老人家又来武装巡游,立刻就远遁千里,不跟你打,你又追不上我,徒叹奈何?
朱棣不是不想组建,而是和户部尚书夏原吉一商量,夏原吉直接躺地上,说陛下还是杀了我利索些。
戚继光也是这个态度,大明需要骑兵,但是继续打下去,没有骑兵,无法实质性的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具体有多贵?”朱翊钧沉默了一下问道。
张居正面色凝重的说道:“马贵,是战马除了体格以外,其性格要凶悍大胆,否则上了战场也是畏惧不前,马贵在第二点,就是一个骑兵作战,至少要三匹马一起前行,否则骑兵就没有机动性了,那组建出来的骑兵和驴兵并无太大差异。”
“这一人三马,人吃马嚼,马比人吃的要多的多,而且夜里也要吃,春天夏天要吃粮食,否则就没力气。”
“人就更贵了,陛下,咱们大明人种地不放牧,牧民才在马背上长大,陛下习武骑马,也知道专门学习骑马,那不是家资厚重,是万万学不了的,驿站的驿卒都是走的固定的官道驿路,路面平整而且熟悉,这上战场到草原厮杀,驿卒是决计无法充任的。”
朱翊钧自己骑马,他确实是知道学骑马这种事,的确是的家底足够的厚,否则想上战场就是在痴人说梦,马夫和驿卒的工作场景和战场,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张居正重重的叹了口气说道:“大约来讲,一个骑兵不算组建到成军的其他支出,仅仅是他和他的三匹马、甲胄、训练,一骑等于十八头牛,而一头牛就要十八两白银,这不算抚恤和之后的费用,止成军之日。”
一万骑兵,就是十八万头牛,就是近四百万两白银。
而京营十万军兵一人一年按十八两计算,粮饷合计一年不过二百多万两。
一万骑兵就能吃掉京营十万军兵两年的粮饷,贵是真的贵。
“那草原怎么动不动就几万骑,几万骑?”朱翊钧有些疑惑,北虏怎么就可以一次弄几万骑兵出来,就草原那点资材,居然能撑得起几万骑兵?
“他们的马贱、人贱,粮饷全靠抢,抚恤安置,更是无稽之谈。”
“他们的马是不是战马又无所谓,打得过就打,打得过就抢,打不过就跑,草原上的人命,不值钱,都是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有今天没明天的,命值几个钱?”张居正思索了一下,继续说道:“为了能活下去,三娘子一年要往京师跑两三趟,生怕朝廷断了封贡,断了羊毛生意,没有盐、没有铁锅、没有茶生活。”
“活着,对于草原人而言是一种奢侈,生存是他们必须要面临的第一等大事,所以,草原上对黄金家族广泛认同。”
因为黄金家族带着草原人结结实实的过了近百年的安稳日子,入主中原,可以活着,而且骑在中原百姓的头上活着,似乎只要相信黄金家族就可以继续过上当初稳定而优渥的日子,逐渐就变成了一种信仰。
“戚帅跟朕讲过,中原的骑兵战术和草原骑兵的战术完全不同,中原的骑兵讲究的就是穿插,都是全甲重骑,而草原的骑兵主要是游骑,以骚扰、机动为主,先生所言,朕茅塞顿开,成本不同,效果自然不同,所以自古中原骑兵和草原骑兵对阵,中原骑兵胜多败少。”朱翊钧恍然大悟,怪不得汉唐铁骑,都能压着草原的骑兵,跟打孙子一样的打。
中原一万骑兵,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也能凿穿敌阵。
“陛下可知中原最强横的骑卒是何时吗?”张居正既然要说清楚骑兵这件事,就不打算浅尝辄止,他跟皇帝的论政,除了君父一体、君师一体这些不会更加深入,从来不会浅尝辄止,而是深入的剖析问题,再让皇帝决策。
张居正和贱儒是完全不同的,他不会让皇帝自己去猜,而是用自己的才能去辅弼皇帝做出决策。
“唐朝?”朱翊钧思索了一下,又想了想说道:“胡元?”
胡元是太祖高皇帝朱元璋认可过的正朔,那算中原王朝的时候,自然可以把胡元也算上,胡元本身就是蒙古人南下,胡元的骑兵最强,也理所应当。
“不是胡元,就是把四大汗国算上,也不是胡元的骑兵,也不是大唐,大唐其实更多的政策是以胡治胡,以夷制夷,挑拨他们的矛盾,让其为大唐走狗前驱征战。”张居正十分肯定的说道:“中原最强悍骑兵,是在大汉,确切的说是汉武帝和匈奴决战之时。”
“汉武帝与匈奴在漠北决战,共计出动了十万精骑,这是汉武帝攒了一辈子的家底,即便是卫青所率五万铁骑未能尽全功,但是霍去病却尽了全功,至此北国安定四百年。”
汉匈决战的地点在漠北,从汉地跨过草原、大漠,到杭爱山的漠北决战,这补给的压力可想而知,而且一次就出动了十万精锐骑兵,简单换算下,一万精锐骑兵要十八万头牛,那么十万精锐骑兵,就要一百八十万头牛。
精锐骑兵厉害自然是厉害,那都是用银子砸出来的!
“臣从不认为汉武帝就是人们口中的暴君,西汉之时,草原温润,匈奴的实力强横至极,连汉高祖都有白登山之围,匈奴遣使者入汉,羞辱汉高祖皇后吕后,吕后也只能笑脸相迎,大汉和匈奴是生存的矛盾,谁输了,谁的名字将会被抹去,成为历史微不足道的注脚,如此尖锐矛盾,只能压上一切了。”张居正做出了对汉武帝的评价,汉武帝横征暴敛穷兵黩武,决计不是个仁君。
可是汉武帝时,匈奴和中原之间的矛盾已经尖锐到了生存的地步,你死我后,不压上一切,难道把钱花在了战争赔款上?
汉匈决战,大汉全胜,即便是卫青的主力军团未尽全功,也不过是没追上而已,霍去病率领的五万众,可是结结实实的把匈奴的右翼尽数歼灭了。
汉武帝压上了文景两帝的所有积蓄,透支了大汉五十年的国力,才完成了十万精骑的组建,远征漠北,永清漠北。
这就是洪武五年,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要三路大军伐漠北的原因,朱元璋希望可以给大明创造出一个几百年没有边患的大明,永清漠北。
张居正详细的解释了下汉武帝压上了什么。
首先就是卖官鬻爵,汉武帝连官职都要售卖,刚开始还卖吏员,后来干脆卖起了官身;其次就是钱法,五铢钱从足重到铁钱,再到禁止老刘家的藩王私自铸钱等等;先颁布算缗法收税,算缗法无法满足的时候,就开始用告缗法,让大汉内外所有人都大告发,告发谁家里有钱不纳税;
而后就是盐铁专卖,通过盐铁进行隐形征税,到了这一步,仍然不够,汉武帝将屠刀对准了豪强,大户迁茂陵守陵,如此种种,都是汉武帝在捞钱,为了填补这十万精锐骑兵的大窟窿。
没有骑兵,灭不了匈奴,想要骑兵,就要赌上一切,前五十年和后五十年,所有的财富全都压上。
这就是十万精锐骑兵的代价,昂贵到了一个天文数字。
大唐朝最精锐的时候,骑兵也不过四五万之数,这里面能远征漠北、九千九百九十九里之外的安西都护府的不足万余。
“咱们大明想要永清漠北,需要骑兵几何?”朱翊钧沉默了下问道。
“十万。”张居正十分确切的给出了一个数字,这是经过汉武帝检验过的数字,也是洪武年间和永乐年间得到的数字,草原的气候变得酷寒了起来,但是战场的尺度和纵深摆在那里,就必须要这么的精骑。
朱翊钧连连摆手说道:“要不起,真的要不起。”
“大明现在不是国初,汉武帝还有文景皇帝的遗产,朕登基的时候,咱大明还欠着修皇陵的十一万两,精锐骑兵贵不是他的缺点,穷只是咱们大明的劣势。”
朱翊钧对大明的财政状况非常了解,十万骑兵,一百八十万头牛,为什么不把他这个皇帝片一片,论片卖了?
“这也是三娘子能够如此频繁入朝朝贡的原因,她想和解,草原人也要活着,当然草原人还有死硬分子,这就需要杀伐了。”张居正解释了下为何三娘子频繁入朝朝贡,她代表的是草原上的投降派,或者说和解派。
张居正看着天空飘扬的雪花,语气略显沉重的说道:“卫青、霍去病率领的十万精骑在漠北决战后,就没有了用武之地,大将军卫青一直到十三年后病逝,就再无出战过,这十万精锐骑兵以及配合着十万骑兵作战的数十万大军,要不要维持,如何维持,如何安置,战亡如何抚恤,就成了汉武帝的难题。”
“在这些精锐骑兵中有大量的归附的匈奴人,这些匈奴人的待遇在战时极高,战后还要继续给他们如此的待遇吗?如此林林总总的问题,还有大汉的财政也开始捉襟见肘。”
“此战之后,匈奴并未绝其苗裔,大量臣服于大汉的匈奴诸部再次开始反叛,而精锐骑兵中的匈奴人因为不满待遇开始加入这些部族,匈奴人再次开始南下劫掠,因为耗尽了国力,导致民生多愁苦,晚年的汉武帝面对这一切,自然而然的就变成了那般疑神疑鬼的性子。”
汉武帝一生最大的成果,大抵就是赢得了汉匈之战的胜利,这是他最大的骄傲,而后他这个骄傲,随着匈奴再次南下劫掠,变得不那么真实。
朱翊钧思忖了片刻说道:“历史没有如果,谁知道汉武帝没有组建这十万铁骑,大汉会不会被匈奴所灭,所以汉武帝无法证明他的抉择是对的,所以他会变得疑神疑鬼,情理之中了。”
朱翊钧其实可以了解汉武帝的想法,作为帝王,在匈奴再次开始劫掠边关的时候,他自己一生的功绩像是个笑话,但是以后世观之,正如张居正所言,那是个关键的历史窗口期,汉武帝把握住了,他借着卫青和霍去病这两位军事奇才,完成了远征漠北的奇迹。
匈奴一直活着,甚至比大汉活的还要久远,可实力已经对中原无法形成实质性的威胁,草原上的单于继位也要看大汉的脸色,匈奴一直想要活成大汉的模样,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人刘渊还建立了汉赵,尊刘备的儿子刘禅为祖宗,要再复大汉荣光。
朱翊钧不认为汉武帝做错了,因为当时匈奴的实力远比现在的北虏强横的多。
“汉匈最后和解了。”张居正是非常支持大明对俺答封贡的,俺答姓孛儿只斤,是黄金家族的叛徒,投靠了大明做了王爷,算是给大明和北虏的和解带来了契机。
朱翊钧导致知道和解这件事,被人戏称为汉匈合并条约的汉匈和亲政策,自王昭君出塞开始,汉匈合流就开始了。
“所以,组建骑兵这件事,就先组建两个骑营吧,六千人。”朱翊钧思前想后,骑兵还是要有,精锐骑兵有左右战场局面的能力,精骑一向很贵,六千人的规模,大明还能够承受得住,再多,现在大明真的无法承担。
大明九边军费一年六百六十万两白银,京营和南衙水师一年支持二百七十万两白银,这就是九百万两的白银支出,即便是组建一支六千人的精锐骑兵,大明每年的军事支出就超过了一千万两。
而万历初年,在张居正急匆匆的完成了全国的清丈还田,将田亩数从四百万顷提高到了七百万顷,完全实行了一条鞭法的万历九年,大明当年的财政收入不过两千二百一十七万两。
而现在在清丈没有完全完成,在一条鞭法未曾实行的万历五年,一年一千万两的军事支出,占据了大明一半的财政支出,这已经算得上是穷兵黩武了。
得益于毛呢官厂、西山煤局、松江、南衙、福建造船厂、各大织造局的结余,广州、福建、松江市舶司的海贸的不断扩张,稽税院在南衙、浙江、湖广、福建等地的追欠,让大明的财政没有再次赤字。
万历五年十一月户部开始了审计,一个月的时间,户部算清楚了大明的税赋,折算白银为2037万两。
减去今年的支出后,国帑结余了二百三十万两有余,而内帑结余了三百万两,国帑存银大约有九百万两,内帑超过了千万。
内帑的收入增长主要来源于皇庄的生意,大明皇帝实在是生财有道,就比如皇庄里的燕兴楼,一楼设立的精纺毛呢大厅,光是千分之三的抽成,一天就能有近千两之多。
王国光这个大司徒尽职尽责,绝对对得起皇帝的信任。
大明真的很穷,因为收不上来税,万历九年已经是晚明最辉煌的一年了,到了万历二十三年,废了新政穷疯了的万历皇帝派出了税监,四处聚敛,一年也不过八百万两。
和大明用一套税法的鞑清,在顺治十一年,税收就达到了3165万两,鞑清能收的上来税,是刀子磨得快。
“陛下,臣是不是佞臣?”张居正突然开口说道,表情有点失落。
朱翊钧大惊失色,惊骇无比的问道:“何出此言?!”
“陛下,永定、永升毛呢官厂,今岁上交利润超过了三百万两,大司寇一己之力超过了臣和臣的张党五年的奔波,臣稍微盘算了下清丈以来的税赋增长,居然比不过大司寇的官厂,这还是给大司寇家里分了账之后的利润。”张居正可以和汉武帝感同身受,他费劲了心思干了五年,结果还不如王崇古一个人的官厂赚得多。
还有没有天理了,还有没有王法了!
晋党在之前张四维及同党族诛之后,实力大减,在如此剧烈的朝堂倾轧之下,王崇古的官厂,可谓是完全凭借一己之力,其利润超过了张居正所有的努力。
“感情先生就是昨天晚上想这个想到早上才睡?”朱翊钧这才知道张居正到底为何要熬夜了。
先生大抵是睡不着,躺下一闭眼就是王崇古这三个字,张居正推行考成法,他也对自己考成,这结果自然让他寝食难安,进而怀疑自己是个佞臣。
“诚如是。”张居正的脸上还露出了一点迷茫,自己这五年做的真的对吗?清丈激化了朝廷和缙绅之间的矛盾,折腾来折腾去,结果上看,却不如王崇古。
“先生也是糊涂了,矛盾说还是先生的学说呢,朕也不提其他,就王崇古这个人而言,没有先生好言相劝,他怎么肯回头是岸?”朱翊钧摇头说道。
张居正那不是好言相劝,那是重拳出击,差点把王崇古打死的重拳出击,到现在王崇古都有心理阴影,张居正只要还活着,王崇古就会胆战心惊的继续履行自己的承诺。
王崇古那不是回头是岸,那是被打的奄奄一息,才肯回头的,当初宣大长城鼎建,王崇古可是倾尽家财的堵上了窟窿,安置了十九万游坠百姓失地佃户,才算是把当年的僭越那笔账给平了。
朱翊钧继续说道:“永宁、永丰毛呢官厂的盈利,其实是大明富国强兵的一个结果,不是戚继光在大宁卫、会宁卫的接连取胜,羊毛生意能做的如此安稳?北虏肯坐下来谈,三娘子肯一趟一趟的入京来,那还不是不敢南下抢?”
“这清洗羊毛的白土,还是从大宁卫桃吐山找到的,没有先生富国强兵,哪来的白土?”
“先生也是说胡话,张居正新政,这五个字,是能用朝廷财税去衡量的吗?的确,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可是金钱不能衡量一切。”
“永定、永升毛呢厂,是新政的成果。”
“先生,这吃第五个包子吃饱了,前四个包子就没有吃吗?先生着相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朕看的很清楚。”
佞臣?谁是佞臣?张居正的新政,用金钱去衡量,那就是无价。
吏治的清明、军队的振奋、学政的清朗、商贸的兴盛,朝廷的税赋当然可以体现,王崇古督办的是朝廷的官厂,不是他自己的,官厂也是大明新政的一部分,王崇古能上交这么多的利润,那是新政的成果之一。
“真的吗?”张居正仍然有些疑惑。
晋党作为他的政敌,表现的居然比他还忠君体国。
“真金白银的真!”朱翊钧十分肯定的说道:“先生就是不当国了,忙习惯了忽然闲了下来,才胡思乱想了起来。”
“王崇古和王谦二人面奏,说要定为固定分成,今年给他们家分了三十多万两,王崇古说银子拿的太烫手了,实在是太多了,王崇古拎的很清楚,他督办的是朝廷的官厂。”
王崇古必然要拎得清楚,拎不清楚,王谦也会帮他拎清楚的,九族事大,可不能拿九族开玩笑。
情况说明,昨天写完了之后,朕因为今天要出远门,早上六点出发,朕以为朕定时发布,结果早上忙完一看,居然没发,求月票,嗷呜!!!!!!
(本章完)
喜欢朕真的不务正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