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救世秦皇 > 第437章 沉着应战

第437章 沉着应战(1 / 1)

旭日被浓云遮住了笑脸,天空越发阴沉。

暖风似乎也变换了心情,逐渐变得阴凉。

一场秋雨似乎即将发作,却迟迟没有动手。

空气愈发沉闷,压抑着所有人的神经。

头上的阴霾摇曳着穿透天空,刺破皮肉,沉落到人们的心田,给本有的焦躁添加了一缕惆怅。

凝着眉头的嬴政坐在御书房中,将战报连着看了三遍。

「王上,一次战役的失利而已,不要太过沮丧。」李斯宽慰他道,「这对于下一步的战局来说,却未必是坏事。」

这话听着耳熟,似乎是赵高的口头语。

嬴政抬起头来,看向李斯道:「说说你的看法。」

李斯将旁边的地图铺展开来,放在了桌面上,用手比划着说道:「李牧在得知咱们分两路进攻赵国之后,也同样分兵两路进行抵御,只不过,他采用的却是田忌赛马的策略。也就是用赵军的主力对付桓齮,用后军抵御王翦。」

他指了指番吾城的方位:「桓齮之败的因素显而易见,他攻入的较深,且不说后面补给跟不跟的上,就算是援军也一时无法增援。」

「而且,他并未察觉李牧的意图,也并未刺探到对方的动向,可谓是警惕性同样不足。」

「再有,王上之前明确要求他要保持与赵军进行周旋,他却前去攻打番吾,也算是抗旨不尊。」

嬴政叹息了一声:「如此看来,该败!」

李斯点头道:「微臣觉得,即便统军的不是桓齮,而是换成别人的话,倘若一意孤行也大致是一样的结果。」

「这次也怪我。」嬴政反思道,「以后不能执行整体战略意图的,一味贪功冒进的,万万不能任命为主帅。」

「这便是微臣想提醒王上的。」李斯补充道,「一个战场,不应有两个主帅。」

嬴政眉头一动,细细思量着李斯的话。

「没错。」他点头道,「如果桓齮只是将领而非主帅,凡事都听从王翦的调遣,或许结果不会是这样。」

李斯笑了笑,说道:「能够总结经验,认识到自己的失误,那这场仗就没白输。」

输,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为什么输。

很多人都将失败归纳为诸多客观因素,从不去反思自己存在的失误与不足,那下次还会继续失败。

挑别人的不是很容易,可认清自己的不足却很难,尤其是对于一个帝王。

但嬴政却不一样。

他既不会像其他帝王那样傲慢自大目空一切,也不会因为一次失败而怨天尤人,甚至不会迁怒任何人。

几十年来,大秦都是顺风顺水,特别是嬴政继位之后,几乎没怎么吃过大亏。

而这一次,也是给刚刚开启的一统之战敲响了一个警钟,告诉秦廷它不是无敌的存在,对手也并不像想象那样不堪。

不过,嬴政没有被气愤和自责冲昏头脑,反而比以前更为冷静。

「依先生看,下一步咱们该怎么做?」嬴政问道。

李斯道:「在臣看来,桓齮的失利并非是坏事,也不是没有根据。既然李牧放弃了邺城那边而救番吾,王翦那头也算得了便宜。」

「而一旦桓齮身死,赵军士气必然高涨,李牧势必趁机回攻王翦大军,要是那样的话,他也就正中了咱们最开始设定的计策。」

「先生是说,刚好借此机会,让王翦与其僵持住?」嬴政问道。

「正是。」李斯道,「要是没有桓齮兵败的事情,或许李牧会龟缩在城内,这样也起不到消耗其兵力和粮草的作用。」

嬴政道:「如今他举兵来攻

的话,只要王翦能牵着他兜圈子,事情就成了一大半。」

「之前王上不是想利用郭开来做些文章吗。」李斯道,「只要王翦不与李牧发生正面的冲突,然后粮草又消耗的飞快,咱们再趁机劫持一些赵军的粮草,那郭开在赵迁面前定会有理有据的参上李牧一本。」

「那就这么定了。」嬴政道,「要是真能引得李牧举兵攻来,桓齮即便是死了,那也死得值了。」

俩人商议妥当,嬴政让赵高研磨,随即写下几封密信。

一封是写给王翦的,嬴政命他不要坚守城池,也不要急着复仇,一定要充分地利用地形与李牧展开周旋,如果李牧在城中坚守,那就袭击他的补给线。

另一封是写给杨端和的,嬴政命他率领上党郡的州兵,绕过华山北侧,向东活动,给邯郸施加压力。

第三封则是写给羌瘣和索林两兄弟,让他们将造好的船只都下放入黄河,给赵军一种随时要东渡的假象,并且派两艘不算太大的船只顺流而下,试探行道,一旦上党那边打起来,可以迅速增援,并且还可以直接威胁邯郸。

最后一封,是写给头曼单于的。

嬴政询问他与燕国的对峙目前是一个什么状态,如果燕国不敢出兵的话,那就帮大秦再袭扰一下赵国的北面疆域。

随即,他又与李斯等人核算了一下,将各处兵马所需要的粮草和军饷都列了个大概,然后分别拨付下去。

军务处理完毕,嬴政又问向李斯:「蒙恬在阴山那边有消息吗?」

李斯道:「昨天刚传回的消息,一切都好,他还问什么时候能派鬼手过去。」

「这事得跟乌禅商量商量,我一会儿就去找她。」嬴政道,「对了,过些日子我可能要去趟昆仑山,你帮我准备一下。」

「王上要去昆仑山?」李斯颇为吃惊地问道。

嬴政点了点头:「明年要是打下赵国,可就不一定有时间了,我想去那里摸摸底,不然总觉得好奇。」

李斯见秦王心意已决,于是说道:「王上是打算带军前往,还是只带几个随从,我到是想陪王上前去,可无奈朝政这边……」

嬴政笑道:「你帮我把持着朝政便好,这次我会带上小年兽,并且去之前还要去找西羌王陪着我,要知道那里可是羌族的地盘。」

「可问过师尊了?」李斯道。

嬴政点点头:「去洛邑之前就问过了,他也说有些事情应该弄清楚才好。」

「可是我还是有些担心。」李斯仍有顾虑。

「不必担心,现在要论起逃跑的功夫,我可是不输给你。」嬴政笑着说道。

李斯心道也是,当初在华山,赵、魏派了那么多人来刺杀秦王,却连个人影都没见着。

但问题是,昆仑山最大的危险不在于人,而是在于那异常的气候和地理环境。

嬴政知道他还要开口劝说,于是改口道:「这样吧,这次我不去找西羌王了,毕竟带着年兽与他见面也不方便,不如还让廿七再送我一程。」

「我们走岩浆红脉直接过去,想来那昆仑山再怎么凶险,也比不过九幽吧。」

听他这么一说,李斯才放下心来。

提到廿七,嬴政又想起一件事,随即说道:「对了,这次去九幽的时候,廿七又向我索要好处了,没办法,咱们得做个方案,让十二生肖的属相计划正式执行起来。」

「好,微臣这就开始策划。」

经过这一番商讨,嬴政终于平静了下来,并且坚定了一个信念,一定要沉着应战,见招拆招。

——————

楚国都城,寿春王宫。

这座年轻的

宫殿并没有太过古朴的气息,也没有太多厚重的底蕴,因为楚国的王廷本就从郢城搬出来不久,那时是将都城定在了江陵,想来搬过来也没过去多久。

李信直挺挺地站在楚王宫的议事大殿上,昂首挺胸,正视着楚王。

与之颇有反差的,王椅上的楚王面露病容,缓缓放下手中那李信递上来的国书,长长地叹了口气。

「南苏是寡人的妹子,如今天人永隔,寡人亦甚为心痛。」一边说着,楚王的眼底已逐渐湿润。

李信拱手道:「如今南苏王妃已被秦王安葬在岐山的祖陵之中,整个事件幕后的元凶也已经查明,乃是燕国太子燕丹与秦廷叛将樊於期合谋而为。」

「眼下大秦正在对赵国用兵,以迫使其交出樊於期,但赵国直到现在,也没有交出樊於期的意思,不知楚王对此事是何看法,何时助我大秦讨回血债?」

楚王看了看下方站着的项燕,又是一声轻叹:「寡人何尝不想发兵为南苏报仇雪恨,只可惜中间还隔了一个魏国,实在是鞭长莫及啊。」

李信并未退让,正色道:「大王要真想发兵,可以向我大军借道,如今新郑已在我大秦之手,楚军大可从新郑北上,也不算绕行。」

本就面色蜡黄的楚王更显为难,一脸的无奈。

项燕上前一步,对李信拱手道:「李大人,眼下我楚军正值新老交替的时刻,军队战力本就不高,要是再劳师远征的话,恐怕只会成了赵军的磨刀石。」

李信道:「那依项将军来看,楚国是想袖手旁观了?」

项燕笑道:「非也,非也。我大楚虽然离得远些,出不了人,却能支援些粮草。」

「对对对。」楚王连声道,「我楚廷出些粮草供给秦军,就让妹夫多出些兵马,咱们一同为南苏报仇便是。」

李信只好轻叹一声,故作勉强道:「既然大王确有难处,外臣也不好勉强,却不知那粮草何时可交于我手?」

楚王看向一侧的胞弟说道:「熊犹,此事你来办,越快越好。」

熊犹应声领命。

李信见其中一个目的已然达成,便转移了话题道:「虽说攻杀谋害南苏王妃的主犯之事已定,但其从犯昌文君据说已经逃回了楚国,不知大王又对他如何发落?」

「他逃回了楚国?」楚王咳嗽了两声道,「寡人只见昌平君弃了官爵回了楚国,却不曾听说昌文君跟他一起回来。」

他看向项燕道:「项将军,你即刻缉拿昌文君回来,交给李信大人发落。」

项燕拱手道:「末将领命!」

楚王又喘息了几声,对李信说道:「寡人有些劳累,李大人有事就找他们二人吧,失陪了。」

说罢,楚王由身旁的太监总管搀着,回了寝宫。

李信与项燕和熊犹说了几句,便出了宫门,回了自己的驿馆。

却不想刚一进门,却见桌上放着一个四方的木头箱子。

左右看了看,屋内并无旁人,李信来到桌前,见那箱子上面放着一跟竹签,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几个字:

樊哙代刘郎敬上!

李信心生疑惑,小心翼翼地打开了那木箱的盖子。

虽说李信胆子不小,却也不禁一声惊呼。

里面放着的,赫然是昌文君的项上人头!

最新小说: 嫡女庶心 师父在上:徒儿很乖张 春红帐暖 当嫁 废材狂妃:修罗嫡小姐 异域天使女巫 国师榻上欢:丞相娘子,不嫁! 且为谁嫁 王妃狠倾城:邪君求放过 流云飞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