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师回宫用过午膳之后,某太子便与一众文臣武将开始朝会议程,主要内容就是宣布郑氏船队将承担从倭国向辽东半岛运输倭军、从本土向海外运输藩国子珉以及从东南亚运输稻米的事情。
对于这三件事,群臣都已经事先知晓了,大伙就等着郑老屁抵京之后当众表态了,众人也知道大明水师的规模和能力,根本就承担不起如此沉重的战略输送任务。
不论是运输数万倭军上岸,还是从南洋采购数十乃至上百万石的稻米,都得靠郑家的舰船来完成,移藩的事情就更要倚仗人家了。
没有郑家的远洋商船,单凭朝廷是无能为力的,计划在好也会化为泡影,好在郑芝龙表示自己责无旁贷,为朝廷效命乃是份内之事。
除了购买稻米会按市价交易之外,关于运输倭军与子珉的事情,郑芝龙均为提及费用之事,户部尚书李侍问也就没有必要节外生枝了。
升任总兵的郑芝龙已经私下与某太子达成了一致,所有运输费用都将用白糖的利润来充抵,船队不遭遇飓风的话,郑家便会稳赚不赔。
郑芝龙是郑家的当家人,此番又是奉命行事,自然说一不二,言出必行,关于运输人员的数量,还会与朝廷签署一份协议。
这是与白糖买卖交易挂钩的,如果一年就运那么一两万人,某太子根本不可能给郑家足额的白糖,容忍对方敷衍自己。
至于向荷兰红夷宣战,收复宝岛的事情,某太子考虑一番之后,也在朝会上宣布了,因为还要关系到向该岛大规模移珉,需要福健那边统筹安排。
最近五年,至少要向宝岛移珉一百万以上,最好达到每年五十万规模,这样才能大幅度缓解闽南地区的旱灾压力。
朝廷现在连北方五地的灾情都顾不过来,根本就没有余钱去赈济福健那边。
即便是真有点余钱,那也几乎都练兵了,福健要依靠自身来解决问题,朝廷在短期内是指望不上了。
向宝岛移珉便是缓解灾情的最佳解决办法,闽南本来就少地,这点群臣都知晓,奏疏里都提过旱灾的事情。
洪承畴的老家就是那边的,这次他的老乡郑芝龙又来了,所以对于福健的灾情,朝廷上下都有所耳闻,不过是鞭长莫及。
在朝廷无力赈济百姓的情况下,不想饿死就得移珉,宝岛那边沃野极多,且降雨充沛,本地土著数量又不高,这就可以给本土百姓一条活路可走了。
对于老家的事情,不用某太子叮嘱,郑芝龙一直以来都是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