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在管仲主持下的政治军事改革虽然轰轰烈烈,但对于任何改革措施来讲,首先要有充足的财政支持做保障,齐桓公并非不懂这个道理,他曾经担心地向管仲询问财货从何而来。而管仲对此早已胸有成竹,因为他早就针对齐国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设计了一套经济改革的方案。
齐国位于今天的胶东半岛一带,此地丘林众多,又有漫长的海岸线,虽然在农业方面的发展潜力要稍逊中原一筹,不过却坐拥渔盐之利,更有不少矿产资源可以开发;此外,四通八达的水陆两路交通也便于货物的运送流转。正如《尚书·禹贡》中对胶东半岛的描述:
“嵎夷既略,潍、淄其道。厥土白坟,海滨广斥。厥田惟上下,厥赋中上。厥贡盐絺,海物惟错。岱畎丝、枲、铅、松、怪石。莱夷作牧。厥篚檿丝。浮于汶,达于济。”
这一段略显古奥的文字,说的正是齐国的地理环境和特征。海渔业十分发达,为了最大程度地利用这些优势,管仲确立了优先发展手工业的国策——单单把商贾吸引到齐国来还不够,还需要让他们看到此地有利可图。
首先,将采矿业和制盐业收归国有,“销山为钱,煮海为盐”,开矿冶铁、晒海煮盐可以允许私人开采,但必须由官府专卖,不准私人贩卖。这样一来,原本掌握在贵族甚至商人手中的盐铁贸易被牢牢地把握在了国家手中,从根本上控制了齐国的经济命脉,通过垄断,获得了高额的利润。其次,大力推销齐国的土特产品,“通齐国之渔盐于东莱”,“皮币玩好,使民鬻于四方”,同时给予来自四面八方的行商坐贾以减免税收的便利。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面对如此优惠的政策和丰富的产品市场,商贾们自然闻风而动,很快就挤满了临淄城,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盛景。
为了将大量的商人吸引到齐国,管仲还想出了一条堪称空前的妙计。管仲为相后不长时间,临淄的国人惊讶地发现,在临淄城最繁华的街道两侧盖起了大片的房屋,每到晚上,就有无数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美女逡巡其中,她们或倚门卖笑,或浅吟低唱,整条街上灯红酒绿,几乎彻夜不眠,把个临淄城装点得热闹非凡。所以说临淄城夜市十分繁荣。
孔夫子当时还没出世,因此也没有什么满脸严肃的道学家出来跳脚大骂伤风败俗。齐国国人在惊讶之余,也只是觉得偶尔有些吵闹而已。不过有见识的人很快就发现,自从这些被称为“女闾”的官营风月场所开张后,临淄城内忽然多了不少慕名而来的外地人,简直达到了摩肩接踵、挥汗成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