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 第498章 三征朝鲜

第498章 三征朝鲜(1 / 1)

第八兵团、第三兵团两攻朝鲜而不下,朝野震动。

武定皇帝痛定思痛,决意改变对朝战略。当然,他并不赞成戚金那样龟速前进,因为他和他的大齐,现在最缺的便是时间。

穿越者决定采取疲敌之策,主动出击,持续不断骚扰朝鲜,给李倧放血。

不过,在此之前,他须效法唐太宗李世民,召集大军御驾亲征,兵临汉城,给朝鲜致命一击,向这个反复横跳的东藩小国兴师问罪,签订城下之盟,只有这样,才能从战略还和舆论上获得对朝的整体优势,重塑大齐在东亚大陆的国际中心地位。

对付朝鲜这样反复无常毫无信义的“小国”,只有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下子将其打服,然后才能进行戚金那套种田策略,否则只会让齐军陷入长期无效的拉锯战。

为完成武定皇帝想要的雷霆一击,须征调十个兵团主力,至少六万战兵,二十万辅兵壮丁,粮草物资更是天文数字。

除防守淮河一线的秦建勋部不能调动外,各地只留少量驻军维持当地秩序,其余人马,全部征调辽东备战。

穿越者将模仿隋炀帝,提前在天津、沈阳、宽甸,建立三个前进基地,转运粮草军队,大军将分水陆两路,对朝鲜发起总攻。

要让群臣接受这个计划,还需一个过程,尤其是在当下齐国四面皆敌,兵凶战危之际。

因为稍微出现一点差错,刘招孙便将重蹈隋炀帝命运,大齐将像秦朝、隋朝一样,二代而亡,提前结束生命。

“赵率教轻敌冒进,被李舜义伏击,损失千人,戚金借口雨季道路难行,龟缩平安道,止步不前,三月空耗粮草,诸位以为,当如何惩处此二人??”

武定皇帝环顾四周,神色不善的扫视他的文臣武将们。

“当初信誓旦旦说扫穴犁庭,一举征服朝鲜,刚开始就打成这样,一个朝鲜就让第八、第三兵团受阻,接下来还要征伐倭国,平定安南,又将如何?”

马士英轻咳两声,身子微侧,向大学士侯询拼命使眼色,侯询假装没看见,马首相无奈,只得又望向金大久。

金大久乃慈圣太后金虞姬兄长,在前明时代曾任朝天使多年,往返于京师与汉城之间,对朝鲜周边道路颇为熟悉,每一条官道小道,他都谙熟于心。

见众人都望向自己,大舅哥知道推辞不掉,只得硬着头皮劝说。

“陛下,臣往返京师汉城多次,对山川形势颇为熟悉,目下是三月底,仲春将至,朝鲜多雨,宽甸至鸭绿江确实难行。”

刘招孙看大舅哥一眼,示意吴霄展开地图。

马士英如释重负喘口气,对着侯询嘀咕了句什么。

“辽西向朝鲜新义州,走这条路最近,”

大舅哥对着渤海周边,继续道:

“陛下请看,这里,朝鲜人称为傍海道,干旱时能走,这是辽东至朝鲜的捷径,只有六百里,往年朝天使都走这条路,不过近年雨水增多,海水张潮,官道变成小道,小道变成水道,很多路都被海水淹没,海水退去,泥巴比朝鲜年糕还黏,沼泽藏在荒草下,人踩上去无影无踪,更别说大车了。”

武定皇帝想起当年率开原军征战朝鲜的情形,打断大舅哥:

“朕之前入朝鲜,从未见过什么沼泽,不过,当年走的不是你说的这条路。”

金大久将目光从地图上收回,向皇帝解释道:“陛下,臣刚才说了,早年间雨水稀少,傍海道沿途沼泽大都干涸,所以能行,目下却是不能了。”

刘招孙挥挥手,不和大舅哥理论。

“还有其他路吗?”

“有,从卢龙县出发,经滦河到承德,从承德走200里山路到凌源,再顺着大凌河到柳城。”

大学士侯询补充说:“圣上,臣知道,燕国大将秦开打东胡,西汉霍去病攻打匈奴左贤王庭,曹操北征乌桓、隋炀帝三征高句丽,以及李世民亲征,都是走的这条道。”

“大学士引经据典,知道的倒是不少。”

武定皇帝听到隋炀帝三征高丽时,表情微微变化,看得出是有些不悦。

穿越者一遍遍告诉自己,他不是隋炀帝,大齐也不是隋朝,可是潜意识里总会有种心理暗示,时常让穿越者感觉不安。

老臣徐光启也说道:“大学士提到的这条路,遇水搭桥,遇山开路,沈阳到汉城,得有一千五百里远。《孙子兵法》中有云,食敌一盅,当吾二十盅。朝鲜粮草缺乏,因粮于敌是不用想了,运粮供应数万大军,对大齐来说,力不从心。当初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天下沸腾,便是因为后勤无力。不过,这条路尽管不好走,但沿途河水还不少,比完全走陆路要省力一些。”

大家都要提隋炀帝。

武定皇帝阴沉着脸,马士英以为太上皇已经知道东征艰难,于是连忙说出心中所想:

“陛下,赵率教首战失利,戚将军进展缓慢,皆与粮草调度有关,朝鲜国王知道我国新政,知道投降也落不得好,所以只能负隅顽抗,此外,听闻朝鲜国得到倭人支持,德川氏纵容对马海盗支援朝鲜,为其输送火药硫磺等物·······”

“倭寇此时支持朝鲜,也是应该的,唇亡齿寒,德川秀忠害死了袁崇焕,杀我无数将士,朕这次不会再饶他。等灭了朝鲜,再征服倭国,这一次,发三十万大军,是真正的征服。”

武定皇帝憧憬未来时,群臣面面相觑都不说话,以齐军现在的实力,不要说征伐倭国,能否全面占领朝鲜还是个疑问。

“所以,第三次东征朝鲜,朕不要再小打小闹,只派三五千人,这次须调集六万战兵,全面进攻,一举攻下汉城,逼迫李倧签订城下之盟,内容与当年《牛关条约》类似,平壤以北,都要划入大齐疆域,由齐国直接统治。”

群臣无言。

六万大军,远征朝鲜,一举攻下汉城,彻底吞并平壤以北(两道十五郡)。

当年万历援朝时,神宗皇帝举全国之力,调天下精兵,勉强才能达到如此规模。

明国有两京一十三省数亿人口,可是大齐呢,目前只有辽东、河南,山东、湖广数省之地,经历数年战乱,人口不过千万,要组织这么多人,还要防备山西张自成,南明朱常灜····怕是要三丁抽一了。

武定皇帝也不废话,抬头望向马士英。

“马首相的意思是,是劝赦免这两人?”

马士英连忙点头,小心翼翼道:“赵、戚两人,不得一战而定朝鲜,若论其罪,死有余辜,然陛下摄政以来,圣德宽厚,海内共仰,此何足以介圣怀!臣以为,当允许其戴罪立功。”

群臣跟随马士英齐齐跪下,为戚金和赵率教求情,希望太上皇不要诛杀两位大将。

武定皇帝闻言,大笑两声,就坡下驴道:

“既然群臣都为赵、戚两人求情,朕便先不追究,朕御驾亲征时,允其戴罪立功!”

见太上皇坚持要征募天下之兵,东征朝鲜,群臣终于沉不住了,各人纷纷进谏,以为不可。

马士英以隋炀帝东征为教训,劝谏太上皇不可轻举妄动。

孙传庭的话更严厉,他说,当下大齐之患在内而不在外,当休养生息,不可再穷兵黩武。

“臣担心陛下前脚刚走,关内又将大乱,好不容易占据的河南湖广等地,又将陷入战火,说不定,又会出现武定元年的惨剧。”

徐光启、宋应星茅元仪等人从军粮调度,兵力征调等方面,大致估算了六万大军所需的粮草物资、辅兵马车,最后得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震惊的天文数字。

几位智囊强调说,以大齐现在的国力,很难支撑这样一场远征行动,如果强力推行,结局恐怕不会比隋炀帝好多少····

连一直沉默不语的金应河、葛业文等人,也开始劝说不要轻易东征。

·······

武定皇帝让东方祝端来茶水,默默开始喝茶,等所有人都一一说完,他从怀中掏出份书简,递给森悌。

“这是康应乾从鸡泽县发来的奏疏,他老了,举箸提笔,诸多不便,估计也活不了多久了。你们听一听,这个老头给朕说了些什么。”

东莞仔手捧康应乾奏疏,清了清嗓子,开始大声读道:

“当初,炀帝无道,失人已久,辽东之役,人皆断手足以避征役。三伐高句丽,九路军渡辽河,共三十万五千人,待回辽东城时,只余二千七百人。巨万军资储备器械丧失殆尽,二次东征,亦大败····

“今吾皇征朝鲜,百姓莫不踊跃参军,臣在广平府,所见百姓皆愿东行,官府募十得百,募百得千,而不能从军者,无不愤叹郁邑!”

“臣亲眼所见,邻居有张氏铁匠子,自愿以私装从军,征伐朝鲜,言为武定皇帝报仇,因身高不足,被募兵官拒绝,张氏曰:“不求县官勋赏,惟愿效死辽东!”官员不许,张铁匠激愤之下,遂投郁垒河而死,臣老迈昏聩,今生不得再追随吾皇鞍前马后,建功立业,只愿手扶庭前枇杷树,遥望东北,祈福吾皇旗开得胜,荡平东藩跳梁,开太平盛世。”

群臣听完无不坠泪,马士英眼圈红润,泣不成声道:

“康监军家族罹难,被奸贼所害,还能心系朝廷,砥砺人心,臣等忝居高位,惭愧惭愧。”

刘招孙亲手收起老部下发给自己的书信,沉声道:

“诸位只看到了账面上的数字,粮草、兵饷,都是死的,朕的子民,是活的,他们愿意打仗,愿意效死辽东。“

“攻打朝鲜的理由有很多,为了索取战马,为了索取太监和宫女,为了索要······朕,要朝鲜为背叛朕付出代价,这一条就够了,朕意已决,即日起驾回辽东,今年九月东征。”

~~~~

太初三年九月壬辰(十五日),王师发宽甸,(武定皇帝)亲佩弓矢,手结雨衣於御鞍後。——《太祖实录·亲征第二》。

7017k

最新小说: 乱世童养媳 萌夫娇妻 归词 王爷太腹黑:诱宠财迷小医妃 逆天兽妃:皇叔大人劫个色 王妃来抢夫:爷你太撩人 爆萌痞妃:皇上不要停 邪王盛宠:医妃遮天 十王一妃 带着空间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