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自以为内心很强大。
久经沙场的作者,经常会夸下海口,根本不关心读者在评论区怎么写。
会怎么说的,多半都处于巅峰时期,成绩一飞冲天,纵使有差评,也会瞬间被好评淹没的那种程度。
就像聂天才的过去。
些许差评,根本翻不起什么水花。
真的成绩不好又满屏的差评,很难不影响作者的心情和码字的方向。
就像聂广义的现在。
先前说他江郎才尽的那些报道,他多多少少也看了一些。
每每都觉得搞笑。
想着事情很快就会平息。
现在的愈演愈烈的架势,多少还是有点超过了他的心理防线。
他这算是翻车了,还算是塌房了?
聂广义并不太担心自己还能不能出好的作品。
毕竟他已经暂时放万安桥的重建,专心在做概念设计。
让他感到担心并且别扭的,是这些人莫名其妙地把聂教授给招惹了来。
这是身为天才的他长这么大,第一次被质疑。
就算他高考“失利”没上清华,同学们也都以为,他只是不想离家。
对状元的选择,只有佩服,没有嘲讽。
这是聂广义没有经历过的事情,聂教授就更没有经历过。
看到满屏的“独家揭秘”,再点开看里面各种把他的概念设计,和那些不入流的作品,拆散了之后,做细节对比。
这个设计的这个部分,是在聂广义的某个作品之前的。
那个设计的那个部分,也是在聂广义的某个作品之前的。
这种行为,但凡懂点行,都是很搞笑的。
同样的眼睛,安在不同人的脸上,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再好看的眼睛,如果间距大一点,可能就成了恐怖片。
再好看的鼻子,如果和脸的比例出了问题,可能就成了败笔。
但凡学设计的,都知道,再怎么原创,你也不可能创造出一根全新的直线。
明明更多的是专业的媒体,整个风向却被外行几篇报道给带偏了。
铺天盖地的揭秘,来势汹汹的诋毁,相当于是对聂广义这个来自亚洲的天才建筑师,过去十几年的全盘否定。
在洪水般的诋毁浪潮里,唯一站出来为他发声的,竟然只有他曾经的死对头Keith。
聂广义看着这篇堪称凤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