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嵩啊!
待黄锦离开后,朱厚便放下了一直端着的架子,一屁股坐到了龙榻之上,翘起了二郎腿。
严惟中与夏公谨的人生际遇可以说是非常相似!
夏公谨背负着家族摆脱军籍的夙愿,而严惟中则背负着振兴严家的重担!
严嵩的老爹严淮是位久考未成、却又热衷于于权力的书生,自己无能,便把振兴严家的重担传给了他儿子子严嵩身上,于是从小便对其悉心的栽培教导,严苛要求。
严嵩聪颖过人,明白自己的处境,不得不醉心于圣贤文章,进学修德。
起初严嵩也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五好青年,他勤于学业,一心功名,为的并非都是荣华富贵,而是有着一腔报国热情!
毕竟在如横渠四句等先贤文章的洗涤之下,还未经历过残酷现实打磨的书生自然意气风发、志存高远!
尤其在程朱理学各项教义的束缚之下,如夏言、严嵩等文人士子无不忧国忧民,心系天下!
夏公谨因其直谏敢言的忠正性子不但将满朝文武得罪了个遍,连天子都对其不喜,因此被默契地排挤到了清水衙门通政司。
而严惟中因其祖父、母亲相继去世,按礼制只得放弃光明似锦的前途,选择回家守制。
而三年守制期满,后,正是刘瑾等阉竖权倾朝野之时!
昏暗的时局,动荡不堪的朝堂,让严惟中明智地选择了隐居不出,继续进学修德,并且获得了一定的贤名,受世人所赞扬推崇!
毫无疑问,此时的严嵩仍有着报国之志,不过却未曾有让他施展抱负的平台!
直到刘瑾等贼被诛灭,严惟中回朝复职后,往返于两京之间,却始终未得寸进!
如今堪堪不过是一个南京翰林院侍读,以他的“才能”的确是委屈他了!
而且南京作为陪都,虽然有着完整的行政体系,但其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
南京的官员除南京参赞机务兵部尚书、南京守备太监、提督南京军务勋臣这三位外,其余几乎没有实权,也没有太多政务处理,如果用来养老,那是再合适不过了。
如先前被朱厚赶去南京的毛澄、金献民等人如今就在南京养老,这也算是朱厚对于这些顽固却忠正的贤臣一种体面的结局。
让严惟中这样一个刚过而立之年的才子去南京养老,自然是一种极大的侮辱。
就如同夏公谨被群臣排挤到通政司一般,均是一种面对残酷现实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