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加入协商会议,希望一直以来以一个“智将”人设立身的刘备能够给古文学派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
结果刘备也是苦着脸向他们诉苦。
“并非弟子不努力劝阻,实在是受到今文学派挑衅而被激怒的人太多了,老师和弟子都被杨赐上表论死,消息一传出来,很多人都为之愤恨,觉得杨赐是个十足的老贼。
他们觉得对方已经下死手了,我们如果还慢吞吞的不与之决裂、死斗,便只能坐视老师与弟子一起死掉,老师海内大儒,声名远扬四海,学派内的士子们不可能对此坐视不理的。”
刘备拉出了卢植和自己一起挡枪,转移了视线和重点,成功把大家伙儿的思维带偏了。
问题不在古文学派本身,而在今文学派。
刘备试图完成这样的意识表达,并且在古文学派上层争取到足够的支持者。
要说也是杨赐自己犯蠢,两派相争也好,二者相斗也好,哪有人一上来就直接开大的?
本来他还没有好的说辞,结果杨赐自己把刀抵了过来。
老家伙居然不知死活的直接对着卢植和他刘某人开火,还要求刘宏诛杀他们师徒两人。
这样一来,就算刘备不搞什么操作,以卢植的名望和刘备的人气,都足以让古文学派炸毛,更何况是刘备的煽动之后呢?
杨赐连演都不演了,吃相实在是太难看了。
“弟子也觉得杨氏实在是太过分了,什么都不说,上来就要诛杀老师和弟子,弟子死不足惜,老师海内大儒,为大汉立下汗马功劳,杨赐居然也要对老师下杀手,如此一来,弟子又如何能坐视不理呢?”
完美的理由,完美的借口。
就算有人告诉他们刘备煽动古文学派的士子们搞事情,又能如何?
弟子为了老师冲冠一怒,多么合理的理由!
所以刘备这样说,包括郑玄在内的大佬们都没什么办法。
卢植也长叹一声,连连摇头——他和杨彪的私人关系其实挺不错的,连带着刘备也曾得到杨彪的夸奖。
那首传遍雒阳街头巷尾的《访杨文先不遇》正是这段友情的永恒见证。
可谁曾想到不过一年时间,风云突变,古文学派和今文学派这两个原本并不明确的学术概念骤然化为政治实体,展开了惨烈的对攻,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到了泾渭分明、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
这一切变得太快,别说卢植了,杨彪也没有反应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