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公元前627年,鲁国国君鲁僖公薨了。
按规定,一国发生国君去世、新君即位等重大事件时,必须向盟国通报,当然也必须向盟主汇报。
但新任国君鲁文公因为要处理国家大丧实在太忙,所以没有亲自赴晋国向晋襄公汇报,只是派出卿大夫公子敖出使晋国。
晋襄公处理完了一大堆事后,发现鲁国的这个问题线索还没有处置完毕,那现在可以腾出手来要教训鲁国了。
晋襄公之所以必须教训鲁国,那是为了维护晋国霸主权威的需要!
父亲晋文公以及历代晋君好不容易把一个强大的晋国交给自己,无论哪一方面都要将晋国维护好。
所以,在晋襄公时代的晋国,真的很忙很忙,单单史料记载的事件便相当多。
关于鲁国的事,则记载得更为详细。因为史料中有一部份量很重的《春秋》,这正是鲁国人编写的。
听说自己将要受处分,鲁国国君鲁文公慌了,他马上作出补救措施:带了大把的财物去晋国朝见晋襄公。
晋襄公一看,哟,服软了啊,但总不能这样放过你鲁国吧。太傅,你辛苦一趟,去接见一下鲁侯吧。
太傅,即阳处父。
公元前625年4月13日,阳处父受命,在晋国接受了走了将近一个月才到达晋国的鲁文公的朝见。
这代表什么?
这代表晋国正式开启了大夫级别的官员,接受诸侯国国君朝见之先例!
按理,这是非常不礼貌的。你晋国再强大,大夫就是大夫,人家国家再弱小,那也是诸侯啊,两国的外交活动,必须讲究一个外交人员地位上的平等。
你晋国太霸道了吧?
但晋襄公就是要立威,就是要霸道!
而且,晋襄公也实在太忙,老是把精力放在接见各国国君一系列繁文?节的朝见礼仪上,寡人治什么国理什么政?
晋襄公此举不但开启了在晋国由大夫接受诸侯国国君朝见之先例,还开启了在整个春秋江湖,由大夫接受其他诸侯国国君来本国朝见之先例!
有了第一次,便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然后对晋国来说,这就形成了惯例。
过了两个月,即公元前625年6月,晋襄公在垂陇,即今河南郑州市西北,召集了一个小规模的诸侯会盟,参加的国家有鲁国、陈国、郑国、宋国等五国。
这一次,晋襄公依旧没有亲自参加,他派出了大夫士谷全权代表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