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心学的发展需要以对儒家经典中关于心性理论的挖掘和深入思考为基础,我觉得大唐的儒学发展环境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心学思想最早可追溯到先秦的孟子,但从孟子之后到大唐,中间经历了秦汉、魏晋南北朝等时期,这期间思想文化的发展较为多元和复杂,心学思想的传承出现了断裂。”
“虽然孟子对心的论述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在大唐之前并没有形成一个连续的、系统的发展脉络,难以在大唐突然兴起并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思想流派。”
李世民点点头,觉得有道理。
这样也就放心了,少部分人喜欢就喜欢。
李世民是不喜欢程朱理学,但是不能否认程朱理学的‘规矩’是有利于统治的。
从李世民的治国理念和性格特点来看,他重视文治武功,广纳人才,采取开明的政策。
程朱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注重道德规范和秩序的绝对化,与李世民所处时代较为开放、进取的风气有所不同。
李世民更注重实际的政治治理和国家建设,对于程朱理学这种高度强调道德规范和心性修养的思想体系不会产生特别的兴趣。
李世民担心的是被别有用心的利用,影响大唐的统治。
“好,你继续说吧!”
“大唐是一个开放、包容、多元的时代,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更加注重外在的功业、成就和物质享受。”
“人们追求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或者通过经商、从军等方式获得财富和地位。”
“相比之下,心学强调的内心的修养、自我的觉悟等精神层面的追求,与大唐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不太契合,难以得到广泛的认可和传播。”
“别说理学了,心学其实都很难推广。”
“大宋的理学,大明的心学,在大唐多半是水土不服!”
“大唐的学术交流比较活跃,主要是在佛教、道教与儒学之间的交流,以及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
“这种交流更多地是围绕着宗教教义、哲学思想的相互借鉴和融合展开的。”
“而心学的发展需要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学术交流环境,大唐的学术交流氛围中,心学难以获得足够的关注和发展空间。”
李世民笑了,“朕喜欢的是自信开放包容的大唐,对后世的了解不算多,不太喜欢后世这些东西,特别是对宋朝,一点都喜欢不起来,后面的满清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