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为难
第160章 为难
这个世界上的学术研究一般难在两个方面。
开题难,结题难。
开题难,难在三个具体的点上——我要做什么,我得怎么做,我如何告诉基金会我要怎么做。搞不清楚研究方向,在广阔如海边砂一般的众多研究领域中,如果贸贸然选择了没什么研究价值,也没有什么研究空间的内容,轻则三五年白费,重则人生浪费。搞不清楚自己该怎么做,要么让研究进行死活进行不下去,要么干脆得出错误的数据和推论。
想明白了这些关键节点后,研究员就得想方设法把这些方法,总结成审查专家和会计们能够看懂的标书。然后拿着标书去基金会,向基金会和学术委员会申请一个可以让自己站上去狂奔的“仓鼠轮”。为了让自己的申请通过的可能性更高,有时候申请者还得卷一点——比起其他研究者,我的背景更好,经验更丰富;我承诺的实验时间更短,能够发表的论文也更多。
拿到了仓鼠轮后,难的就是结题。和开题不同,一旦完成开题,再想换一个路数就难了——基金的资助、已经购买到的实验材料、虎视眈眈的审计人员都不会允许科研人员随意变更试验方法和方向。
“这就是咱们这行的职业病了,干什么都得先考虑一下合规性问题——有没有专家共识,有没有治疗规范流程,病人的保险能不能报销我们要使用的药品……”陆沉叹了口气,不过他的语气却不太像是刚刚叹了气的人——他的语气听起来甚至有些跃跃欲试。
“真不认识。”杨伟民化被动为主动,“唐老师不是说没问题吗?伱让他给你找人呐——从综合调查局的大牢里往外提溜几个不就齐了吗?”
“你但凡回答的稍微沉稳一点,这瞎话我都能信。”陆沉翻着白眼,可惜杨伟民现在正在重阳重工的代表处里,他要是敢出现在中央大学,陆沉现在就能冲上门去现场刑讯逼供,“我要求真不高,你给我来十个就行!”
“你知道这个……这个方向的内容之前不可能有人光明正大的研究吧?”弟子有难,师长代其劳是免疫所的优良传统。被陆沉一个电话赋予了“帮我找五个擅长克隆和基因编辑技术的硕士和博士”的任务后,杨伟民的第一反应就是撇清自己,“综合调查局都找不出来的人,我上哪儿找去?”
苦日子过的太久,以至于失去了“享乐”的能力,说的就是免疫所的这些没娘的孩子。当年自从针对肿瘤的免疫介导研发之后,免疫所乃至整个临床学系都再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杨伟民以前就像个裱糊匠,到处缝缝补补这才勉强能让日子过得下去。要不是妻子家里确实有钱,生活上并不会太过拮据,杨伟民可能早就辞了教职专心去当医生了。
电话那头的杨伟民震惊了,“真的?”
“走一步算一步,人造辐射如果能代替蟹状星云的辐射,那至少是条活路。”陆沉点了点头对穆知然说道,“这算好事儿。”
里面站着脸色带喜的穆知然。
按照学术委员会的委员们的说法,“都是千年的狐狸,就别扯什么聊斋。没有标书和时限限制,一天之内基金的钱就能被全部套光。”
陆沉眨了眨眼,不对劲,杨哥什么时候这么有主见了?
“我也不知道综合调查局大牢里都有什么人呐,杨哥你给我出个主意呗?把谁捞出来合适?”陆沉轻车熟路地给杨伟民挖了个坑。他总觉得杨伟民的反应不对劲——杨哥是不是有熟人因为搞这个进去了,等着借这次的机会把人捞出来?
“我也不知道。”杨伟民没有踩到坑里,这让陆沉有些失望。
陆沉自己也有点拿不准“从多源细胞来源选取染色体,拼凑出可以分裂的干细胞”这个操作过程到底是难还是简单,但有一点他可以肯定——这活陆沉自己也没干过。他的博士课题是免疫应答,和基因编辑技术、克隆体之类的“禁忌课题”完全不搭边。
他没有发文章的硬性要求,也没有拿着鞭子恨不得一天开三次组会的导师催促。不用担心开题方向有误,更不用琢磨标书是否能够最大化展示自己的优势,从而获取足够的研究资金。
唐庆隆已经给陆沉做了“担保”,学术委员会给他的实验预算没有上限。中央大学和物理研究所将为陆沉的实验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持,从设备到样本,只要陆沉需要,什么要求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满足。
涓夊叓鍏?涓€鍏叚鍏節
“哥,杨哥,犯不上这么紧张。”电话这头的陆沉连连安抚道,“我这实验内容都报上去了,唐老师拍着胸脯说没有问题。现在这都什么时候了,特事特办呗。”
这就是一个“无限死循环”的悲伤故事,想要直接摆脱循环,确实就只能根据杨伟民的建议,重新培养相关领域的硕士生和博士。
“那我可没办法。”杨伟民无奈道,“这件事情本来就是个没办法解决的困境。研究基因编辑和克隆技术是违法行为,无法通过审核的人员不可能参与到量子释能综合症的研究里来,任何人员只要拥有基因编辑和克隆技术的经验,那就是违法人员——绝对没有可能通过审核。”
“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我们要拯救人类,拯救世界!”陆沉嘿嘿一乐,“比起以前,咱们现在可不一样了——我这实验都不用申请经费了,学术委员会直接下了文,管够!”
“不过我得提醒你一句,这方面的研究虽然不难,但它是验证量子释能综合症的子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前期工作。”杨伟民和陆沉打着官腔,他非常没有诚意且气人地哼哼道,“其实最好的办法还是先找能够安全接触量子势能综合的人,然后再培训他们来搞克隆和基因编辑……”
陆沉急眼了,“哥,咱们哪有那么多时间呐?等从头培养出来了人才,地球都出了辐射区了!”
“如果不能,那就还是得把目光再放远一点。”穆知然有些担忧,“还有什么办法能缓解量子势能综合症的发作强度?”
“怎么样?”陆沉站在电磁暗室外,有些好奇的朝着里面探脖子问道,“看你这个表情,有戏?”
“哦……”杨伟民拖长了音,然后快速道,“那我也不认识。”
但是时间真的不够用。
科学研究,钱很重要,但比钱更重要的,其实是各种“支持”。学术委员会的无预算上限承诺,代表着整个人类文明的立场——这个实验内容非常重要,我们会不惜一切代价支持。
时间紧任务重,搞科学研究总是充满了这样或者那样的麻烦和困扰。而科研人员就要在这些麻烦和困扰中,顶着极大的压力和各种阻碍,把一大堆看起来毫无关系的实验数据和结果凑在一起进行统计分析。
“总之,咱们阔了!”陆沉笑眯眯地对着电话手舞足蹈,“不要担心什么法律法规,也别去琢磨行政上的那些破事儿了。让专业人士来替咱们头疼就行——委员会的无上限支持,总得有点实惠的东西吧?你给我个名单就行,剩下的事情让那些院士大佬们头疼去!”——
结束了电话的陆沉急匆匆地重新进入了物理所,按了门铃后,电磁暗室的大门缓缓打开。
一个搞科研的临床医学博士,要是没有免费的研究生劳动力,科研进度至少得被拖慢80以上。当然,有些实验室的内容实在是太过高精尖,贸然引入劳动力硕士反而有可能起到反效果。
哪怕学术委员会已经在整个联合政府体系内占据了极高的地位,哪怕整个联合政府的工作重点都被转移到了科学研究和发展上……这种令无数科研工作者备受折磨的“开题-投标—中标-实验”过程仍然没有任何改变。
陆沉和他的“实验”目前所处的位置比较独特,陆博士正在体会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的苦恼。
“至少从原理上来说没什么问题——电子射流本身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整个空间里本来就充斥着大量电子。只要有足够强大的磁场和电力支持,理论上总是能够制造出类似的辐射的。”说到这里,穆知然脸上的微笑略淡,她继续说道,“原理上并不存在困难,但是实际应用就不好说。毕竟……蟹状脉冲星释放的能量强度太大,人类的造物甚至不可能达到它的性能的千万分之一。这么大量级的差异,很难说会有什么实际影响。”
“抑制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可能会有效,但不好评估效果能有多少。”陆沉也跟着穆知然一起皱起了眉头,“我们的目标应该是维持电子的激发态,或者减缓电子跌落能级的范围或者烈度。维持相对困难,缓解跌落程度可能容易一点……毕竟太阳系的运行轨迹我们无力干预,人类总是要脱离蟹状星云的辐射区的。”
两个人站在门口开始一起皱眉苦思,正好路过电磁暗室门外的唐庆隆看到这俩人顿时心里一惊——他们这是专门守着我,又要当面表演一次骗狗来杀?
我都已婚十几年了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