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范永斗的伎俩
“嗳,三弟这个主意倒是不错,只是我却疑心,这官督商办对咱们商人,会不会是一个圈套?”
范永魁疑虑道,
“这官员监督商人做生意,赚钱了是皇上英明,商人则自然要匀利于朝廷,可要是亏本了呢,当官的甚么责任都不承担,反过来说是皇上太过纵容资本作祟,别说让朝廷弥补损失,就是不追究商人的罪行,咱们都要说一声阿弥陀佛了。”
范永星比较现实主义,
“我是觉得,倘或那轮船招商局当真是甚么能赚大钱的美差,哪里还轮得着让咱们商人慢吞吞地商议要不要投资?宗室、宦官和士大夫早就抢破头了。”
“再说,这漕运改海运本就牵涉甚广,哪里是咱们一介商人能轻易斡旋得了的?这漕运里的学问可大着呢,且不说宦官勋戚如何牟利,就单说走私这一项,爹,前任宣府巡抚、山西总督吴兑您还记得罢?”
范明接口道,
“记得,记得,就是能让钟金夫人随意出入居室的那个吴兑嘛,咱们没本事学他,范永星你也别说他。”
范永星道,
“也就吴兑死了,我才敢张一张这个嘴,要论徇私利己,谁也比不过当官的,同当官的比起来,咱们商人那都是砧板上的烂鱼。”
“据我所知,那吴兑和新建侯王阳明是两世联姻,吴兑的第三女嫁的是王阳明的嫡长孙新建伯王承勋,吴兑的嫡子吴有孚的长女嫁的是王阳明的嫡曾孙王先进,吴有孚的第四子吴孟文娶的又是王承勋之女,这是姑表亲上加亲啊,而吴有孚的次子吴孟登娶的是现任礼部尚书朱赓之女。”
“现在总督漕运的虽是舒应龙,修整河道的是潘季驯,可漕运总兵却一直是由新建伯担任的,他们这两家勾结起来,从南方走大运河运货牟利,谁敢去查?这样的人家在整条漕运路线上占比多少,谁又敢打这个保票?”
“我之所以提吴兑,就是觉得这个轮船招商局不靠谱,皇上自己都改不了海运,反要教咱们商人帮他去改,商人哪有恁大本事咧?所以大抵啊,这就是个敛财的圈套,否则皇上这个官督商办的诏旨下发至今,响应者岂会寥寥无几呢?就是大家都知道其中利害嘛。”
范永斗这时又开口道,
“就是因为几乎无人响应,爹这时候第一个投资,皇上才会感激于心啊。”
范明闻言,“呵呵”笑了两声,道,
“感激就不必了,这出头的椽子先烂,我做十分,皇上能记得我一分好,我就心满意足了,别我出了钱去投资那吃力不讨好的轮船招商局,皇上不但不记咱们家的好,还觉得是给咱们家白捡了一个大便宜,觉得咱们能靠海运赚钱是受朝廷恩惠,那我可真是百口莫辩了。”
范永魁道,
“这简直是一定的,而且这海运还关系到给京城转运漕粮,漕粮的仓库都由太监负责看管,等于谁接了这桩生意,光给皇上和勋戚赚钱不算,还要摆平那些贪得无厌的太监,这一层层苛剥下来,咱们自己还能剩下多少?怕是亏得连本都补不回来了罢?”
范永斗道,
“贩马给边镇不也是一边亏本一边赚钱?
范永星道,
“反正除了要求捐钱的时候,商人就是干甚么都错呗,咱们干嘛要给自己找这个不自在?”
范永斗想了想,道,
“因为我发现皇上近来似乎格外重视洋人。”
范明“哦”了一声,道,
“你说的是近来从四夷馆翻译流传出来的那些西书罢?那没甚么了不得的,武宗爷当年几个月就学会了佛郎机语,和洋人使者对话连翻译都不需要,结果不还是爆发了屯门之战吗?”
范永斗道,
“武宗爷那会儿是没和洋人交战过,要是交战过了,划定了地,皇上还对洋人如此厚待,那这其中定然就有寻常人看不透的道理了。”
范永魁道,
“要说和洋人做生意,两广、福建都已经做了几十年了啊,咱们家就是仗着皇恩突然转型,论起盈利,也是万万比不过那广东十三行啊。”
范永斗道,
“大哥说得很是,可是我在想,这广东、福建做的都是坐地的买卖,他们得了生丝瓷器,专等着洋人开着海船来倒手转卖,虽然也赚了不少,但这中间的差价都给洋人拿走了,实在太不值当。”
“倘或爹能学学洋人,打着我大明的旗号,也到别国的土地上,倒腾他国的特产,像洋人一样把这差价再在海路上替我大明挣回来,那皇上兴办的这轮船招商局,听起来便不似徒有其名了。”
倘或站在明清易代的历史大潮往回看,此刻被酥糖瓜子拱卫起来的范永斗多少是被这屋里的所有人低估的,但范永斗他不在乎。
就像范明赚钱是为了在他父亲面前扬眉吐气一般,范永斗追求的也并不是钱带来的种种享乐,而是钱本身以及赚钱的这个过程。
赚钱这一整个过程体验才是无穷尽的享乐,与这种享乐比起来,钱带来的其他物质奖励简直不值一提。
赚钱当然也是分三六九等的,范永斗在心里鄙夷所有俗不可耐的赚钱缘由,缘由不是根本,过程才是脱了俗的,为了这脱俗的享乐,范永斗简直可以以命相博。
当然在万历十六年的这寻常一天中,范永斗尚未流露出他乐于用命换钱的本质,因为他知道他这本质实则并不光彩,甚至都不能像他父亲范明一般能将其心底愤懑大方地宣之于口。
范明在这时也没察觉出范永斗在赚钱禀赋上的脱俗,因而他听了这话便有些犹疑,
“皇上开办轮船招商局原来是为了这个目的吗?和洋人在海上抢生意和地盘?”
范永斗道,
“我觉得是,不然还能为了甚么呢?倘或皇上仅是为了要钱,那爹上回被锦衣卫带去了京城,怎么会这么轻易地活着回来?”
范明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当然不如朱翊钧这个现代人来得清楚,
“要说对付建州女真我还相信,要说对付洋人,我就有点儿纳闷了,洋人要有那么大本事,那武宗爷那会儿就该打进来了,可我看他们实际也就是开开海船、做做生意啊。”
“四夷馆出的那几本西书我也翻过了,那写的就是一些旁门左道,甚么算数啊、天文啊,人活着就活着了,干嘛要追究天上有几颗星星啊?数清楚天上有几颗星星还能当饭吃?洋人天天琢磨这些事儿就能赶超我大明?”
范永斗道,
“皇上要是非那么觉得,咱们怎么想,那都是无关紧要。”
范永魁道,
“可是现在海上的生意也不好做啊,我听福建茶商说,日本已经要统一了,那关白秀吉意图染指朝鲜,到时候要打起仗来,这海运漕粮一定会受其影响,那……”
范永星忽然接口道,
“不对,大哥,漕运改海运和开通胶莱河这两件事是连着的,如果胶莱河能顺利开通,从长江出海口到渤海的这一条海运路线就是板上钉钉的财路。”
“更何况,渤海湾正位于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之间,如果海运通畅,若是日本和朝鲜真打起仗来,这一条海路上可运输去辽东半岛的值钱物资那就多了。”
“旁的不提,光粮食一样,江南和辽东就是两个价格,倘或像从前一样走内陆漕运,那经手的人和一路关卡那么多,反而赚不了几个钱。”
范永魁“啧”了一声,道,
“二弟,三弟,你们别总想着那海运能赚多少钱呀,我看这海运的风险大得很,连皇上心里也不是很有底。”
范明道,
“是啊,这样能赚钱又有功于社稷的好事,皇上怎么会将它摊派到商人头上呢?我真是想不明白。”
范永斗道,
“爹,想不明白就别想了,圣心难测,您还不如直接去问皇上呢。”
范永星道,
“直接去问?会不会太冒险了?”
范永魁道,
“我也觉得有些冒险,沿海海商各自都有一番计较,咱们对海贸又不熟悉,在这皇上改革马政的当口忽然头一个就跳出去响应,会不会反而显得心虚?我怕就怕,到时候咱们家投资轮船招商局不成,反而被人拿住了把柄,好好地惹来一场祸事,那该如何是好?”
作为屋子里唯一一个与穿越者朱翊钧有过直接接触的人,范明考虑的却是另外一回事,
“其实皇上还是讲道理的,可就是因为他太讲道理了,我反而怕在‘理’这一字上落了下乘,要是真讲起道理来,开海绝对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在一个讲理的皇上面前拒绝一桩大好事,就是圣人现在活过来,也是很难厚着脸皮办到的呀。”
范明这时的话实际是对此事的第二重误判,他不知道他上回面对的是一个刚刚穿越成皇帝的现代人,而不是历史上那个真正的万历皇帝,因此他对朱翊钧的态度大抵还是乐观的,
“我想了一想,关键还是漕运的既得利益者太多,连王阳明的嫡孙都搞走私,我还能要求这一条线上的其他人个个道德高尚?而我又不好出了几个钱,就嚷着要皇上赐我丹书铁券,这也太不像话了。”
范永星道,
“得了丹书铁券也没用,一个谋逆的帽子扣下来,再大的功劳都一笔勾销了,这事儿打太祖爷起就不少见。”
这时范永斗又开口了,
“爹,依我看,您若是真想去见皇上,头一样,甚么马政、海运都别提,先向皇上求一幅亲笔御书。”
“听说皇上幼时最好书法,文笔讲幄,首以学二帝三王大经大法题诸户墉,字画径寸,波磔天成,只是后来忙于政事讲读,将一笔好字给耽搁了,您要是向皇上求字,倘或皇上真有恩惠商贾之心,一定会写来赐给您的。”
范永魁笑问道,
“那依三弟看,爹该向皇上求一个甚么字呢?”
范永斗笑道,
“该求一个‘孝’字。”
范永星恍然大悟,
“不错,是该求个‘孝’字!倘或皇上一直派人暗中盯梢着爹,那今日之事,一定会很快传到皇上的耳朵里。”
“即使皇上现在不知道,等到马政或者海运发酵起来了,也定会有人以此为把柄攻讦爹,既如此,爹不如先发制人,把一个‘孝’字求到了手,那么今后无论有何变故,都不会再有人敢以‘不孝’之名怪罪于爹。”
范永斗进一步道,
“爹,我记得从前那临汾西杜村人赵存仁、赵存义、赵存礼兄弟去京城开办了一家商铺,专卖专卖柴米油盐,他们为避苛捐杂税,店铺甫一开张,就托人托关系去向当时的首辅严嵩求题了‘六必居’三个字,并做成金字大匾悬于店门之上。”
“后来虽然严嵩父子倒了台,但他们的店铺却在这三个字的庇护下在京城顺利存活了下来,并且繁荣至今,可见只要求题得当,这皇上的一个字,比甚么官府条文、明旨颁诏都管用。”
“如果皇上能赐爹这一个‘孝’字,那就说明这轮船招商局的生意确有可取之处,不管朝廷缺不缺钱,起码皇上是真心要邀请商人们去为朝廷开海远洋,而非仅图一时敛财之利。”
范永魁应道,
“是啊,我朝‘以孝治国’,甚么字都比不上这个‘孝’字来得厉害,如果……”
范明接口道,
“如果我当真能向皇上求得一个‘孝’字,我一定将这幅御匾好好装裱起来,再当着那个野种的面儿,把那个老坏蛋吊起来,挂在这幅‘孝’字匾额前鞭尸。”
范明用力地笑了一笑,笑得端庄又狰狞,
“只是即便我要请锦衣卫带我面圣,我也得有个体面些得理由才是啊。”
范永魁出主意道,
“这简单,我听说郑贵妃所出的皇四子因病夭折了,生前请了洋教士去看病都没看好,皇上定然伤心得不得了,爹您可以以为皇四子祈福的名义,去归化城的弘慈寺求一串佛珠进献给皇上。”
“这弘慈寺是万历七年时,俺答汗为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尊修建的第一座蒙古黄教大寺,又得皇上亲自赐名,想来皇上也定不会拒绝。”
范永星赞同道,
“大哥这个点子好,俺答汗当年遣使到西藏邀请索南嘉措到土默川颂经传教,既是为了保持蒙古百姓对成吉思汗的崇仰,又是为了剔除天赋汗权嫡长继承的传统观念。”
“而朝廷为了巩固对蒙古的控制,也想利用喇嘛教约束蒙古贵族,想利用宗教的力量、用怀柔的方式收服蒙古人,现今皇上改革马政,唯恐边镇不稳,爹若是借以进献黄教圣物之名求以面圣,皇上定然会欣然应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