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短篇小说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138章:太子的兵法是跟先皇学的

第138章:太子的兵法是跟先皇学的(1 / 1)

太极宫,两仪殿。

李世民正在跟李靖对弈兵棋。

他的段位太高了,一旦熟悉了这个玩法,理解了战术,几乎很难有棋逢对手。

魏王那种虐菜,对于李世民来说,提不起半点兴趣。

太子那边倒是能厮杀爽快。

但李世民也知道,太子现在已经很强势了,不能太过于亲近。

一旦亲近,魏王就会被彻底压制,朝堂上的声音也会呈现一边倒。

这会害了太子。

李世民自己,也是从秦王到太子,一步步走来的。

当初的经历,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他,太子过于优秀,不是好事情。

历史的经验教训也告诉李世民,太子权力过大,不是好事情。

当太子没有对手的时候,皇帝就成了阻拦太子晋升的老虎。

谋反,这是个避不开的话题。

李世民是个聪明人,这个道理自然懂得,也能理解。

但现在自己是皇帝,那就不能接受了。

所以,只能暂时的委屈一下太子。

多等等,皇位早晚都会给你的。

不能找太子,于是李世民就找来了李靖。

“陛下这等行军布阵之法,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看似杂乱无章,实则进退有序,臣远不及矣。”

李靖真心的感叹道。

在兵法战术这块,李靖已然是集大成者,严格说起来,都能算李世民半个老师。

李世民军事能力的成长,并非一蹴而就,早先也是吃了不少苦头。

诚然李世民出生于关陇集团,祖辈均为武将,从小耳濡目染,接受了骑射征战等方面的熏陶和学习。他年少时便投身战场,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

然而在其独立领兵,军旅生涯之初,就曾遭遇一场惨败,浅水原之战。

可谓是初战告败。

之后李世民并没有因此气馁,反而是吸取教训,冷静学习,不耻下问,这才有了后面的诸多战绩。

此后每逢大敌当前,李世民几乎都会慢条斯理先来个避敌锐气,从容淡定“坚营蓄锐”,就是不跟对手交战。

另一方面唐军出兵截断敌军后方粮道,待到敌军饥疲沮丧,人心不稳,再一鼓而下,成为李世民特色鲜明的杀手锏。

在李靖跟李世民对弈的感觉中,就感受到了这样的战术安排,但比先前又要更加高明。

所以他才认为这个运动战战术,是李世民创立的。

“不,这些战术,可不是朕所创,乃太子所创。”

李世民笑呵呵的说道。

忌惮归忌惮,爱护骄傲也是真的,这是很复杂矛盾的情感。

“那也是陛下所教。”李靖还是觉得,跟李世民脱不开干系。

太像了,这等战术兵法的理念,李世民跟太子几乎是一脉相承。

“还真不是朕教的。”

“朕没有教导过太子兵法。”

李世民有些感叹的说道。

他知道太子是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兵法的。

为了确保玄武门的事情,不会重演在自己的身上,所以李承乾作为太子,自幼接受的是儒家经典等方面的教育。

李世民给他安排的老师主要负责教授知识、规劝和监督他,这些老师的教导重点也不在兵法上。

也就说,在李世民看来,现在太子对兵法的理解,完全就是自学的。

李靖闻言一愣,随即看向沙盘,感叹道:“太子有先皇之风。”

李渊是被历史上忽视的军事天才,战略布局只是他的冰山一角。

李渊担任太原留守时,面对两大忧患,即突厥入侵和农民军起义。

在河西郡雀鼠谷与历山飞部下两万义军遭遇,而自己只有五千兵马的情况下,他毫不惊慌,指挥若定。

安排老弱及辎重部队居中,命副将王威率大队人马多张旌旗,引诱敌军。

自己则率精锐骑兵隐蔽于左右。

待敌军猛攻王威部、抢夺辎重时,他率领骑兵从两侧杀出,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大获全胜。

这种战术安排充分体现了对骑兵的灵活运用以及对战机的准确把握。

后来李世民组建的玄甲军在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对骑兵的运用也受到了父亲李渊的影响。

眼下李世民采取的步骑协同等战术,就有李渊的影子在里面。

然而李世民却说这是太子创立的兵法。

“承乾当初,最喜欢的便是去大明宫,黏在父亲身边。”

“也许就是那个时候,父亲教导了承乾的兵法。”

李世民对太子的兵法,并不感觉到惊讶。

因为这些兵法战术,给他的感觉太熟悉了。

当太子第一次用这些战术的时候,李世民就好像看到了父亲站在太子的身后。

那一晚,跟太子的厮杀对局。

给李世民更多的感受,是跟父亲李渊在进行对弈。

李靖闻言,迟疑几分并未开口。

这事比较犯忌讳。

退居大明宫后,先皇竟然还在钻研兵法。

先皇当年教导太子兵法,是什么意思,还是有其他的含义。

是想要让陛下尝尝自己当年的滋味吗。

陛下又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

李靖可不想参与进去,尤其是自己的长子都还在给太子操练府兵。

要是引发陛下的猜疑,这晚年怕是不保。

看到李靖沉默不语,李世民也明白其忌惮。

笑道:“好了,不说这些了。”

“早朝上,那罗马使团的事情,可是听说了。”

李靖道:“略有所闻。”

李世民点点头:“朕特地让人去探了消息,太子说的那些事情,有些过于夸大。”

“大食国竟然在这些年,四方征战,夺城数千之多,简直骇人听闻。”

“朕早前是不信的,但根据那些往来商人的说法,还真跟太子说的情况差不多。”

李世民有些感慨,彷佛看到在遥远的西方,一个犹如大唐般强大的帝国正在崛起。

李靖说道:“臣对大食倒是有一定的了解,其地贫瘠,民心纷乱不堪,对我大唐难以构成威胁。”

贞观九年,李靖领兵征战西域吐谷浑,也是那个时候,对中亚地区有了些了解。

中亚地区的国家政治格局一团乱麻,经济上往往依赖于贸易和游牧经济,相对较为单一。

与大唐的农业经济相比,其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较差。

此外,中亚地区的国家在技术和生产能力方面也相对落后,难以与大唐抗衡。

加上中亚地区与华夏大地之间距离较远,且中间隔着广袤的沙漠、高山、草原等复杂地形。

如果阿拉伯帝国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远征,则面临着巨大的后勤补给困难。

要是人少了,也没办法撼动大唐。    “朕倒不是担心大食,而是担心太子。”

“朕能感觉到,太子是很想介入到罗马跟大食的战事中去的。”

“如果攻打高丽顺利的话,恐怕下一步,太子就要出兵大食了。”

李世民一边说话,一边让张阿难进行摆盘。

他是知道太子野心的,很多人说太子有穷兵黩武之象,纷纷上书劝谏,希望陛下能多多督促太子,把心思放到政务上来。

但是现在这种情况,如果强行收走太子的兵权,收走讲武堂,那无异于跟太子决裂。

甚至会给外人传递一个讯号,那就是他李世民可能要废太子。

这样的事情,李世民是没办法做出来的。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

那就是在断掉太子兵权跟讲武堂后,把魏王跟晋王外放封地。

这样确实能在保障太子之位的前提下,又断掉太子对兵权的想法。

然而李世民却舍不得青雀。

是真舍不得。

况且就算是那样做,难道太子真的就会老老实实,无心兵权了吗。

恐怕不见得。

文武官暗中投靠太子,大权在握,太子走上谋反道路的可能性更高。

当皇帝难,当父亲更难。

李世民也不知道,当自己做出某一个决断的时候,究竟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太子从未领兵出征后,也许这次征讨高丽,会让太子明白,行军打仗跟兵棋推演不是一回事。”

“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明白战争的苦。”

“或许见识过真正的战场后,太子的想法就会发生变化。”

李靖劝慰道。

在他的看法里,太子也许兵法战术上很是优异,这是继承了先皇李渊,还有陛下的军事天赋。

然而真正的战争,不仅是士兵苦,主将也苦。

跋山涉水,劳累奔波,对身体都是一种折磨。

战场厮杀,又哪里是沙盘推衍这么简单。

看着熟悉的人,一个个的死在自己面前。

有时候为了完成战略目标,甚至要让一些人去送死。

一将功成万骨枯。

那是对身体上,还有精神上的折磨。

从来没有接触过战争的太子,真的能适应这一切吗。

李靖是抱着怀疑态度的。

“朕也是这般想的。”

“堵不如疏,一昧的压制太子,并不是好事,让他去看到,感受到,也许会有改变。”

“如果太子真的能很快适应这些,并且能做到更好,也不失一件美事。”

李世民心中也有了计较。

太子如今已是二十有三,当年他在这个时候,已经开始领兵作战,给大唐打天下了。

也是二十岁那年的失败,让他得到了足够的成长。

太子精通军事,对于以后上位来说,也算是个好事情。

李世民不觉得太子通过一场对高丽的战争,就能对自己形成强大的威胁。

况且还有五姓七望在那里帮助魏王。

魏王的存在也会钳制太子。

李世民自己也是很有信心,能够掌控这一切,不管是太子大胜或大败。

如果太子败了,或者没能承受住战争带来的考验,往后安心政事也不错。

东宫。

李承乾可没有二凤那么多的想法。

踏实干就完事了。

此刻,他正坐在太子四轮车上,看着前面的人在耕田。

东宫也是有自己的耕田的。

偶然看到,李承乾才想起,唐初这个时候,百姓用的耕犁多为直辕、长辕,回转困难,耕地费力。

于是李承乾就让木匠们,按照自己的想法,把曲辕犁打造出来。

历史上,曲辕犁是在唐后期江南地区发明并逐渐推广开来。

李承乾现在等于是提前了两百年。

曲辕犁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

这种改进使犁架变小变轻,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畜力。

它还增设了犁评和犁建等部件,可适应深耕或浅耕的不同要求,便于精耕细作。

听起来有些复杂,其实也算不得多难的事情。

李承乾前世是在书上看过曲辕犁的结构,而东宫的木匠大师,在理解了太子的想法后,就能很轻易的打造出来。

田地里,耕种的府兵,已经完成了一块面积的耕作。

随即来向太子复命。

“感觉如何。”

李承乾询问道,府兵也是要耕种的,对于农事自然熟悉,还是家里的主要劳力。

“回禀殿下,这新犁可真是好用,感觉要比先前的老犁,要轻松了至少一倍不止。”

“转弯灵活,特别省力,就这耕作了一圈,感觉牛都没使上劲似的。”

“往前拉几个四五圈,就能让牛歇息会,现在俺觉着,即便是拉个十来圈,那牛也跟散步似的。”

“操控起来也方便得很,都不用费多大力气,就能转过弯。”

“就这如果不是有人叫俺,俺还要再耕上个十来圈才感觉够。”

府兵的话,颇有些意犹未尽。

在他的眼里,这曲辕犁就是个大宝贝,比金子还贵重的宝贝。

有了它,耕地变成了一件十分轻松的事情。

“真有这么神奇?”

“老夫也来试试。”

说话的是张玄素,李承乾特意让人把负责编纂天工开物的官员都叫来。

农事向来是大事,在天工开物里,对于农事的篇章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篇。

今天听说太子又整出了个新玩意,让他们去看,并且记录下来,张玄素迫不及待的赶着来瞧。

现在更是要直接上手。

李承乾也没拦着,让张玄素去。

这个时候的很多读书人,除非出生就是世家嫡子,不然是没办法绕过种田这一坎的。

即便是世家嫡子,也会被要求熟悉农事。

农业文明,种田就是根本。

ps:补更

(本章完)

老施新书:

最新小说: 重生之世子宠妻记 反派有条红纱裙[穿书] 毒妃萌宝:妖孽皇叔,缠不休 满级大佬重生以后 穿越原始异界搞基建 公主殿下嫁到 空间之哥 王妃天天想和离 臣婢 后宫上位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