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兵一梭子子弹,他们全都得被打趴下。
况且,项南的神武圣功他们是知道的,全天下都被他打服了,没有能阻止他的对手。他们这些地主、商人就算有点钱,有点小权力,又能怎么样,还能比得上异域的那些皇帝、国王、贵族么?
因此他们万般无奈,在强大的压力之下,也只能照办。
……
减租减息政策,在项南的强压之下,终于得以顺利推行。
而这一政策,对老百姓的实惠,是显而易见的。
交租少了,自家吃得就多了,老百姓能吃饱,就是最好的事情。民以食为天,天大地大,吃饭最大,能让老百姓吃饱饭,就是最贤明的帝王。
交得利息少了,老百姓手里就有活钱了。而有了活钱之后,就能够促进消费,对朝廷税收都有好处。
关键一点是,当买地收租和放高俐贷不再如之前那般赚钱的话,那些地主、士绅、商人,自然会把钱放在其他地方。
而刚好现在做生意是最赚钱的,无论是开办工厂,还是做贸易生意,都非常赚钱。比如棉纱厂、纺织厂、玻璃厂、香皂厂、面粉厂、石灰厂、陶瓷厂等等,利润都很高。
而把南方的货物卖去北方,把北方的货物卖去南方。把中原的货物卖去西方,把西方的货物卖去中原,也有非常高的利润。
因此在这样的刺激下,地主、士绅、商人纷纷创办工厂,并投身到商贸领域。如此一来,大量资金流入工业、贸易领域,大大刺激了中原经济的发展。
其实,历朝历代都喜欢重农抑商,而士绅名流阶层,也是提倡“耕读传家”,因此就算是商人赚了大钱,都往往会选择买房置地,
由此导致土地兼并日益严重,每代王朝末期,都是土地大量被兼并,导致贫苦百姓上无片瓦遮头,下无立锥之地,所以不得不反。
比如明朝末年,福王朱常洵一人就占了两百万亩田地。因为他是万历皇帝最疼爱的儿子,差点封他为太子,只可惜拗不过百官,最后才封他为王。
为了不委屈他,万历特地将他的封邑放在河洛一带,以求离京城近些。并且还封他四万顷良田,最后被群臣劝谏,改成两万顷。
但河洛一带没有那么多良田,因此还要从齐鲁、湖广两省去凑。最终令朱常洵成为河洛一带最大的地主。
而明末老百姓失去土地,却是衣食无着,最后不得不起来反抗。而朱常洵也没有好下场,民间所传,他被李自成生擒,并被炮制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