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元旦,就已经是1636年了。
镇海堡造船厂内两个巨大的船坞上,两艘大型运输船正在同时开工建造。这是属于交通部下辖的南海运输公司新近订购的两艘船,两艘船满载排水量为650吨,由船厂内新近引进的弗兰德斯造船工匠提供技术支持,船型为仿荷兰的笛型船(flute),特别适用于远洋运输。
这种运输船由于并不用承担战斗任务,因此也就没必要全用昂贵的巴西红木建造了,很多上层建筑用的都是国产松木板,舱壁也没有战船那么厚。这样一来,每条船造价便维持在了5万元左右的价位上。
鉴于贸易的逐渐繁荣,华夏东岸共和国的物资出口量与日俱增,东岸地区有必要拥有自己的运输船队。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南海运输公司便新鲜出炉了。只不过,这家公司目前还仅存在于纸面上,公司连办公人员都没几个,更别说水手与船只了,只能说一切还处于草创之中。
镇海造船厂在吸收了大鱼河造船厂部分技术人员后,在政务院的政策倾斜下,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是一家拥有数百名技师、工匠及学徒的大型造船厂。“八月十日”级战列舰的次舰“共同市场”号的建造成功更是证明了这座造船厂的技术实力。
如今依托镇海造船厂这家骨干企业,镇海堡地区发展出了锚链厂、船具厂(生产索具、网绳、帆布等)等国营企业,以及部分诸如木桶作坊、酿酒作坊之类的私人手工作坊式企业。无一例外的是,他们全都是为了造船厂做配套服务的。
在去年年底新的一批明朝移民(600人)到来后。政务院将其中一半分配到了这里。剩下一半被分配到了平安镇。300名新移民到来后。镇海堡的人口直接突破一千,达到了1289人的历史新高,成为了国内第四座人口突破千人的定居点。
而在11月底,前来东方港的帕斯奎尔家族武装帆船“蝴蝶”号再次装运30多名小孩及近两百名法国移民抵达后,执委会更是把除了小孩以外的移民全划拨给了镇海堡,使得这里的人口几乎赶上了平安镇。
这一千多人口中,绝大部分是造船厂的职工,其他诸如锚链厂之类的配套厂家及私人小作坊企业的规模都很小。很多工厂及作坊中活跃着的都是女性身影。要不是教育部规定所有未成年人都必须接受强制初等教育,估计这些工厂及作坊都要招募小孩子了,东岸共和国的人口饥渴程度不是一般的深啊。
为了摆脱人口瓶颈的制约,这些工厂想尽了一切办法。比如船具厂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