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帝国吃相 > 第560章 如此而已

第560章 如此而已(2 / 1)

在这个通讯极为落后的时代,面对疆域如此广大的一个国家,消息不光闭塞,而且因为交通问题导致消息的传递极其缓慢。

齐郡和东郡遭遇特大水患,足足拖了十日才传递到咸阳,而等咸阳的赈灾谕令到达灾区,时间差不多过去了半个月,这半个月当中,那些无衣无食的灾民只能吃腐食喝脏水,啃野果甚至草根树皮。

但即便是能够想象到一切大灾之后的凄惨景象,等赈灾的官吏、报社的记者和运送衣物的商贾到达灾区之后,还是被那种千里赤地饿殍遍野的景象震惊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洪水之后的黄河两岸到处都是冲毁的粮田房舍,死去的人和牲畜的尸体挂在树上已经在半个月的连续高温暴晒下腐臭生蛆。

许多饥民携家带口往周边郡县逃难,有身份牌者被驱赶在荒郊野外,没有身份牌者被抓捕充作奴隶,闹事者被投入监牢成为刑徒,沿途所见皆都是衣不蔽体的灾民,所闻皆是痛哭哀嚎,草根树皮都被啃食,而水灾过后蚊虫肆虐蛇鼠遍地,有中毒伤病者日夜哀嚎,有饥饿难耐者易子而食,受灾的数个县城几乎成为白地,到处散发着恶臭和浓浓的死亡气息。

而且许多地方还有流民匪徒和豪族抢夺灾民手里仅存的衣食,并且各种强暴屠杀事件层出不穷。

不过随着赈灾谕令的到达,在御史和咸阳官吏的压迫之下,当地官员开始开仓放粮救济聚集在县城附近的灾民,咸阳捐献来的衣物也安排当地官吏和乡吏分发下去,随行的医士和护士开始派驻到灾区乡村进行诊治和分发药物,安排指导当地乡民焚烧和深埋死去的人畜尸体防止疫情,匠吏和匠工开始指导灾民择地重建房屋,报馆的记者也四处深入到受灾区域将灾情全部都如实记录下来,同时也记录当地官吏的赈灾情况,并且将土匪恶霸欺凌强暴灾民的情况通报给监吏和御史,于是县尉郡尉派出大量兵卒开始四处抓捕为非作歹者。

无数安抚政策同时施展下来,短短不过三五日,受灾区域的灾民情绪便慢慢平静下来,在乡老嗇夫游缴等配合下,灾民们重建家园的自救行动也开始变得有条不紊。

这次的赈灾活动在整个大秦来说绝无仅有,水灾之后十天咸阳才得到消息,但却行动迅速,数十万灾民并没有酿成大量的死亡,也没有激起民变,随着谕令从灾区往四周郡县扩散,大量逃难的民众也开始返回家乡,粮食、衣物、药物、工具、粮种都陆续开始分派下来。

大秦严苛的法令约束下,在咸阳直派的三省六部官员和御史管控下,半个月之后,灾区彻底恢复平静,随着陆陆续续更多的赈灾措施到位,一场本来会导致大乱的灾荒消弭无形。

而赈灾过程中发生的许多事情,也被报馆的记者用详细而深刻的笔触记录下来,被通报灾情的驿卒送回咸阳,然后登载在后续两期大秦都市报上。

因此皇帝大臣和咸阳民众,也都通过报纸很快知晓了灾区的详细情况。

第一期主要描写的是灾区的情形和民众的恶劣生存情况,还有就是当地官吏不作为导致的继发性灾难,各种死亡、饥饿、病痛以及易子而食的惨剧,还有流匪恶霸的强暴欺凌等现实情况。

不在其地无法领略其惨,一直生活在咸阳过着悠闲生活的报馆记者们真正到达灾区,才最终领略到灾难之后的灾民的那种凄凉和无助,炎热、酷暑、没有干净的水和食物、除开被冲毁的粮田和房舍之外什么都没有,感同身受之下报馆的记者也终于体会到了临行前清河侯淳淳告诫的事情,那就是身为记者,只有深入到受灾最严重的区域,才能真正触及自己的心灵,才能最终写出触动别人心灵的新闻稿,记者的笔,要永远保证公正无私,不偏不倚,只有这样,看报纸的人才能看到一个真正的毫无掩饰的灾区,才能真正为灾民做些什么。

具是炎黄子孙,在大灾大难面前当有同舟共济之精神。

因此这第一期刊登灾情的报纸首版中央,再次用雕版印上占四分之一版面的大字:同舟共济,共度难关。

不仅如此,这一期报纸增加了一张报纸,用整整六版来刊登灾区的情况,虽然增加了一张报纸,但售价并未改变,依旧是十钱,而且在报纸的首页最下面,报馆刊发声明,报馆将把此期报纸销售的所有收入捐给灾区,同时也号召天下商贾捐献钱粮,与朝堂一起帮助灾民共渡难关,帮助灾民后续的灾后重建,同时报纸也感谢所有咸阳民众捐献的衣物,在最后一版登载了灾区当地一些名士名宿写的感谢文章,表达灾区人民对皇帝、大臣,对咸阳民众,对奔赴灾区的官吏匠工商贾的感激之情

在报纸大张旗鼓的宣传之下,在这种和灾区民众的互动交流之下,咸阳民众捐赠的热情再次被激发起来,不光是商贾富豪前来报馆捐赠钱财,王侯公卿和官僚士族也纷纷慷慨解囊,大量的普通民众也再次踊跃捐献,虽然数量不多,或一钱两钱,或三钱五钱,报馆都不嫌弃,而且还安排人详细的登载记录下来,汇集成善心手册。

在陈旭的授意下,皇甫缺代表清河园捐献五万钱,在此带动下,清河园全体员工都参与了捐献,上到管事下到车夫帮工,两百多人共计捐赠三千余钱。

前齐国公主田惠单独去报馆捐献了五千钱。

华夏钱庄管事范采盈代表钱庄捐献五万钱。

数日之间报馆便筹集到善款近百万钱,而这百万钱也很快就被安排用船送往灾区分发给灾民,而在这百万钱的刺激下,灾区附近郡县的大量商人运送钱粮衣物、陶器农具涌向灾区,很快灾区物质便开始充实起来。

紧随其后的第二期报纸,内容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其中间隔也就十天左右,但从报纸新闻的内容看来,灾区的情况已经大为改观,灾区数个受灾县乡都是正在大张旗鼓的灾后重建,写的最多的是赈灾物品的分发,房屋修建,抓捕作奸犯科的流民和匪徒,打击当地恶霸和勾结盗取赈灾钱粮的官吏等内容,同时也刊登了灾区民众更多的感谢文章。

这两期报纸,让皇帝领略到了这次赈灾带来的现实意义。

灾民的感谢,士族的支持,民众的踊跃,虽然前后要耗费百万石粮食,但收获的却是天下民心,因为随着这两期报纸传遍大秦,天下人将都会知道皇帝这次赈灾的仁义之举。

而在报纸的带动下,民众热情踊跃捐献衣物钱粮,这也是亘古未有过的事情,听闻驿卒带回来的消息,齐鲁韩魏等地皆都有民众开始捐献衣物钱粮,当地也有义商帮忙托运去灾区,民众这种史无前例的热情把皇帝和满朝文武公卿都惊吓到了。

光是咸阳,两天时间就征集到七万件衣物,这完全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平日做一套普通衣服就需要一个织娘差不多两天的时间,被褥不仅更加耗费布料,而且耗费针线人工,因此当七万套衣物的数量统计出来后,直接就在朝堂之上把皇帝和王侯公卿砸的晕头转向。

即便这些都是旧的,那也是衣物,不是草屑石头。

再说普通百姓的衣物哪个不是修修补补穿一年又一年,怎么这次说捐就都捐出来了呢?

更加让皇帝和满朝文武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七万套衣物,整整装了二十条大船,没有任何官衙参与只用了几天时间就运到灾区去了,这个速度和情形也让人瞠目结舌。

于是为了这件事皇帝还专门在朝议之时把陈旭请去朝堂询问究竟,但清河侯轻描淡写的回答:“陛下,臣以前说过,天下万事皆可以用之以商,当我们把朝堂政务等许多棘手的问题用商人的眼光来看,其实都可以迎刃而解,我不过是许他一条广告而已!”

“广告?究竟是何物事?朕问过户部,光是这二十条大船来往一趟就需要耗费数万钱!”

“陛下,广告在上期的报纸上提到过一次,可能陛下和诸位大人应该看到过,其实就是一句话,商贾帮报馆运送衣物,报馆在后续的报纸上登载一条他的名字和经营售卖的货物!”

“就如此?”

“是,就如此而已!”

“这个”皇帝捏着下巴的胡须开始冥思苦想,这其中的原因必然不是这么简单,但为何仅仅一句话,就换来一个商人不惜耗费月余和数万钱来操办这件看似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要知道天下人所有憎恨商贾者,皆是因为商贾投机取利的本性,没有利润,他们是不可能如此积极的。

但秦始皇雄才大略心思敏锐,还是很快就想通了其中的症结所在,因此沉默半分钟之后眼神一亮说:“朕知道了,乃是名声二字!”

“陛下圣明!”陈旭很干爽直接的拍马屁,因为此时满朝大臣就没几个能够想通这个原因。

最新小说: 五代枭雄 三国重生之我有反伤刺甲 洪武年间小神医 家父汉高祖 重铸刚明 全能后勤兵 大明:躺平的我被太宗窥探了内心 寒门崛起:从入赘开始 魏虎 水浒新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