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女生耽美 > 三国之江山美色 > 第一百四十九章

第一百四十九章(1 / 1)

二肃见了刘璋,俱言交好之意,刘璋听了,大喜,干万坝婴“鲁肃,问鲁肃道:“若曹军攻益州,孙将军当如何?”

鲁肃不动声色。道:“唇亡齿寒,孙将军必率一队军马,攻襄樊二城,截断曹军后路。”

刘樟更是大喜,忙道:“甚好,甚好。”他心里一块大石落下,总觉得找了点安慰。旧口8。酬泡书凹不掸的体验!

鲁肃幸不辱命之后,便立即回了江陵,前去先孙策汇报。

整个荆州、益州的格局大变,竟演变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曹操心知再不能南下,于是便命蔡瑁等人守襄樊,引军回师。

却说曹操南下,而河北邯城,袁绍却重病缠身,袁绍本是个好大喜功之人,南下大败之后,惊怒交加,逃往时又饱受惊吓,回到邯城便一病不起。

曹操夺下襄樊时,袁绍已是气若游丝,几欲一命呜呼。

此时河北人心“惶惶,流言四起,袁绍在河北多年,亦算是有些人望,冉而忧惧者甚多。

回顾袁绍一声,可谓多迭,他是汝南汝阳人。曾祖父袁安,是汉朝司徒。自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从此袁家势倾天下。袁绍年轻时好游侠,与当时的一批勇士为伍,且不受朝廷召命,拒不任官。中常侍赵忠对黄门说道:”袁本初坐作声价,不应呼召而养死士,不知此儿欲何所为乎!”叔父袁魄听了,便刮斥袁绍:“你想害了我们全家吗?”袁绍这才应了召命,出任大将军侍御史。可以说,年轻时的袁绍是个性格刚猛,胸怀天地,忧虑颇广的有志之士。

汉灵帝驾崩,皇后的哥哥大将军何进掌权。袁绍早已对十常侍恨之入骨,见机会难得,便劝何进:“黄门、常侍秉权日久,又永乐太后与诸常侍专通财利,将军宜整顿天下,为海内除患。”汉朝此时已腐朽不堪入目,每一个关心国家社稷的忠勇之臣都恨不得将十常侍生吞活录,但又忌惮十常侍重权在握,只能将满腔怒火憋在心里,偶有几个不记后果卤莽行动的大臣下场都很悲惨。而袁绍是真正将推翻腐朽势力,光复汉朝威严视为己任并有计划的实现这一目标的第一人。

为了不使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场虚空,也为了防止“反黑力量”走上从前失败者的老路,袁绍建议何进:“黄门和常侍掌权日久,全天下惧怕其淫威。窦武图谋十常侍时想利用五营士,但五营士生长于京师,惧怕十常侍更甚,因此窦武自取灭亡。以失败告终。如今机会难得。将军所率两府之兵皆英雄名士,乐尽死力。如果掌握得当,可以为国除患,光复社稷,名垂千古!现在皇上就在大殿,可用守卫的名义领兵戍守。请命召十常侍入见,就地除根。”但何进不从。中平六年,十常侍假诏命何进入宫。何进不听袁绍劝阻,独身入宫,命袁绍率领武官看住宦官,又命袁绍之弟袁术守住嘉德殿青锁门。以为这样可以万无一失,结果被十常侍埋伏在内的士兵杀死。率领大批武官在外的袁绍见何进长时间不出宫殿,便果断命袁术烧嘉德殿青锁门,决定开始攻打皇宫。

按汉朝制度,都城兵权分归“西园八校尉”其中袁绍任司隶校尉,曹操任典军校尉。淳于琼任右校尉,另外五个校尉都听十常侍所使,光从军事上说,以的兵力对比来和十常侍硬碰根本是输多赢少。

汉灵帝死后。何进凭借皇后的关系损得大权,与十常侍达到分庭抗礼的程度,而当时袁绍和曹操又都站在何进一边。所以如果按照袁绍的部署,擒杀十常侍只是举手之劳。但何进一死,势力平衡重新被打破,而且袁绍、曹操等人群龙无,又被十常侍占了先机,就算可以暂时保住性命。也难逃日后十常侍的报复,汉朝政权将再次受到巨大打击,光复社稷更是难上加难了。有些人认为袁绍下令进攻皇宫造成空前混乱,导致了皇帝大臣出逃。

但试想,若袁绍下令撤兵,那么十常侍重新集中兵权,下一个会对付谁?袁绍、曹操等“反黑势力”覆灭后等于十常侍权倾朝野,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因此,袁绍下令进攻皇宫虽然造成了暂时的混乱,但及时遏止了朝廷腐朽集力的滋长,犹如给了即将在雪地中睡死过去的人当头一棒,虽然有点疼,但起码离死神远了一步,这也是袁绍心怀汉室,不忍社稷再遭涂炭,没有办法的办法。在这场宫廷战斗中,少帝与陈留王虽然出逃。但十常侍全部被诛杀,其党羽也基本被肃清。朝廷如同大病初愈的病人,虽然家中因为治病而显得清贫,但毕竟身体康复了,至于钱则可以再赚。中兴似乎指日可待。可惜西凉刺史董卓借宫廷祸乱之机以勤王的名义拥重兵护送少帝入京,独揽大权,赶走

董卓所作所为甚于十常侍。意图废少帝而立陈留王协。“卓欲废帝,对袁绍说:“皇帝冲暗。非万乘之主。陈留王犹胜。今欲立之。人有少智,大或痴。亦知复何如小为当且尔;卿不见灵帝乎?念此令人愤毒!,绍回答道:“汉家君天下四百许年。恩泽深涯,兆民戴之来久。今帝虽幼冲,未有不善宣闻天下。公欲废适立庶,恐军队不从公议也。卓骂袁绍:“竖子!天下事岂不决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尔谓董卓刀为不利乎!,袁绍回答:“天下健者,岂唯董公?,3佩刀横揖而出。”

关于袁绍对董卓的这个态度小荆良多人认为不对,不应该反应如此强烈,甚至因为一句话就要兵刃相见,起码可以先应付一下,以后可以”缓图”但此时董卓虎狼之心已现,而其施行的强硬政策又非十常侍可比,京畿受制而兵权被夺,多留无益,提前出走以谋长远展才符合实际情况,后来曹操返回陈留起义,以及刘备借口进攻袁术与这个小时候袁绍的情况都类似。袁绍逃出洛阳后。在渤海起兵,曹操也出逃至陈留举旗呼应。

初平元年正月。”东郡太守桥瑁诈作京师三公移书与州郡,陈卓罪恶,云“见逼迫。无以自救。企望义兵。解国患难。”促成十八镇诸侯共讨董卓,以袁绍为盟主。

只不过当时十八镇诸侯各怀异心,自己的小算盘精得很,除了孙小坚、曹操、鲍信外。有几个肯出力气?例如充州刺史刘岱与东郡太守桥瑁。联军刚刚打了一次胜仗便互相看着对方的地盘流口水,打得不可开交;公孙瓒则借着讨伐妾卓的名义。从一开始便把“自己人”韩馥打得不敢出家门,意图吞并翼州;而开始时作战还很勇猛的孙坚,因为攻打阳人与汜水关时消耗过大。在董卓西遁,联军进入洛阳后,也不声不响的悄悄返回了驻地。可能他认为划不来吧。就这样一支乌合之众想攻破董卓残暴之师。难度可想而知。

况且联军虽然讨董有匡服汉室之名,但袁绍毕竟不是皇亲国戚,作为盟主于理有亏。少帝此时已被董卓所废。另立皇族为帝也是理所应当。楚汉相争时。项羽借着拥护楚王的名义就占了不少便宜。自从董卓入京后,汉朝已经真正的名存实亡,各地方武装纷纷独立,有的确实仍想勤王,但更多的是打着这个旗号谋图自己的利益。

因此。想用“勤王”这个名义将各怀鬼胎的地主武装们联合到一起只是一个空想而已,只能结成一个空有其名的联盟,却起不到任何实质性的作用,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经过了汜水关一战后。更多诸侯想到的是没有必要为一个只有空壳的皇帝牺牲自己的实力,因此联军瓦解也是必然的了。无论袁绍当时是否是这么想的,但他的做法从道义上讲已经尽了自己所能而又保存了自己的力量。到这个时候为止,袁绍既为匡服汉室尽了自己的力量。

讨董联军瓦解,袁绍回到驻地渤海。袁术与袁绍有仇隙,联盟公孙瓒。夹击袁绍与曹操。公孙瓒派刘备屯兵高唐。单经屯平原,陶谦屯干,逼迫袁绍,被袁绍与曹操击败。韩馥因为被公孙瓒打怕了,便把翼州牧让给了袁绍。这样,喜绍用自己的立下的威名与德高望重。轻松拿下了翼州。

河北的争夺主要集中在袁绍与公孙瓒两个人身上,并且在界桥进行了一次大战。

“瓒步兵三万余人为方陈。骑为两翼。左右各五千余匹,白马义从为中坚,亦分作两校。左射右,右射左,旌旗铠甲。光照天地。”

这个,阵势是相当吓人的,公孙瓒与乌丸军队作战喜欢骑白马。异常勇猛。经常打胜仗。甚至乌丸人互相转告说“当避白马”后来公孙瓒挑选善于骑射的将士,配以白马小组成“白马义”成为作战的主力部队。战斗力很强。面对这样一支善战的部队。袁绍提拔了久在凉州的良将曲义,率领八百人为先锋,对抗公孙瓒的三万多人。

曲义的八百凉州兵很是骁勇。开始时伏在壕沟中隐而不动,公孙瓒箭弩射不到。便意图践踏过去。等公孙瓒的军队接近时。曲义及八百凉州兵“乃同时俱起,扬尘大叫,直前冲突,强弩雷,所中必倒,临陈斩瓒所署翼州刺史严纲甲千余级。”

公孙瓒退回界桥,陈兵再战。又被赶上来的曲义击败,曲义直接攻占了公孙瓒的大营。袁绍只率领十张强弩及几百戟兵随后。被公孙瓒的二千多骑兵突然重重包围。别驾从事田丰劝袁绍躲进空墙里避难。袁绍“以兜鉴扑地曰:“大丈夫当前战死。而入墙闲,岂可得活乎?”

于是将士大受鼓舞。奋勇杀退了敌兵。这一战既显示了袁绍善于因时而异,大胆起用人才,也表现出了刚毅果敢、临危不乱,面对敌兵的重重包围,勇猛果断的率兵…界桥立战后,魏郡与黑山贼谋反。聚众十几万过膛吓当时袁绍正与将领们喝酒庆祝胜利。听到这个消息后,很多家在邯里的人开始惶恐不安。有的甚至开始哭,但“小绍容貌不变,自若也。”非常有领袖的风度。

袁绍回兵邯,黑山贼陶升闻风而降,随后,袁绍进军朝歌,仅用五天便攻破反乱的于毒,接着北上击败了刘石、青牛角、黄龙、左校、郭大贤、李大目、于氐根等人,扫清了叛乱的余党。

公孙瓒自从被封为前将军。易侯以后。开始骄纵,加上连年征战。与刘虞争夺地盘,甚至杀了当时声望很高的刘虞,实力每况愈下。建安四年,袁绍看准时机,派大军包围了易京。公孙瓒内外交困,士气土崩瓦解,被迫自杀。自此,河北得到统一。此时,董卓已死。沮授建议迎汉献帝迁都邯城,郭图和审配则反对说汉朝皇帝不但没有任何用处。而且如果迎接过来反而会使自己处处受到制约,不便以后展自己的势力。袁绍没有采纳沮授的建议,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而这也是他不如曹操的一个有力证明。

统一河北之后,袁绍逐渐开始骄傲起来。随后挥师南下,与曹操、高谨相持,最终败北,从此一蹶不振,袁绍万般没有想到,戎马一生,竟败在了高谨的手里,一代枭雄也就此陨落。

此时袁绍已不能下榻,目不能视物。于是审配等人连忙请袁尚去服侍袁绍,而袁谆则守在宅口。却不得入内。

这什事出在喜绍的后妻刘氏身上,刘氏一向喜爱袁尚,疏远袁谆,此时袁绍眼看就要一命呜呼,她如何能不为自己设身处地的考虑。若是袁浮继承了袁绍之位,袁浮会如何对待刘氏?

因此,刘氏便命人请袁尚入寝侍候袁绍,而袁浮则挡在宅外。

袁诉此时已气的不轻,想起父亲不知什么时候便要撒手,非但不能再见一面,过不了多久,袁尚假传遗命出来。他这条性命多半也再保不住。

他几次要率卫队冲入宅去,可是四周的警卫极为森严,双方在宅外对峙,竟没有丝毫的通融余地。

辛评劝袁谆道:“公子,事已至此,已不需再做其他考量。可立即联络城中军马,与袁尚刀兵相见吧

辛评岂能不明白当下的紧迫。袁尚不能容人,一旦继承了袁绍的爵位,第一个要杀的就是袁谭和自己几人,到了这个地步,除了鱼死网破之外。再没有其他回旋的余地。

郭图也附和辛评的意见。道:“主公命我、辛评、审配、许攸、逢纪五人分管翼州州事,翼件军马我们便占了四成,若此时难,未必不能成功。”

袁谆尚带有犹豫,道:“父未死,子解占反呼?”

辛评道:“袁公现在已死也未可知,谁知袁尚等人是否秘不丧,从而做好准备。公子若是再迟疑,我等必四五葬身”。

郭图亦劝道:。大丈夫当断则断,到了今日,公子如何还能犹豫不决

袁诱于是道:“不知现在该如何动手。

辛评道:“此时许攸最为关键,若是能笼络许攸,我等便有十成胜算,若不能,则最多五成,公子何不去拜访许攸?”

许攸乃是南阳人。本为袁绍帐下谋士。许攸年轻时与曹操相友善,后来成为袁绍的谋士,多次为袁绍出谋划策均不被听从,深感不满。因此,在翼州成为了一个独特的存在。

他既不介入袁谄、袁尚的争斗,又极少插手政务,虽然袁绍任命逢纪、审配、许攸、郭图、辛评五人分掌州事,可是许攸却是最怠慢的一个,袁绍南下,他也不出自己的意见,亦没有表示要随军出征,只守在邯城,仿佛这袁绍生的事与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可正因为如此,许攸也成为了现在最炙手可热的人物,成为了双方拉拢的对象,袁浮听从辛评的意见,立即去拜见许攸,谁知到了门庭,门口却有人道:”许先生染了风寒,不见外客

便将袁浮挡了驾,袁谭大惊,以为许攸心属袁尚,便对郭图道:“许攸莫非与袁尚为谋吗?若如此,我们必死了。”

郭图劝慰道:。或许他并不愿意介入也不一定,不如在这左近埋伏一队人马,若真有袁尚的人进入,便立即杀了,若是没有人进入,便任由许攸吧,既然不能令许攸加入我们,我们现在只能尽快做好准备,趁着袁尚未传假命之前动手。”

袁谭点点头,便郁郁不乐而去。

二肃见了刘璋,俱言交好之意,刘璋听了,大喜,干万坝婴“鲁肃,问鲁肃道:“若曹军攻益州,孙将军当如何?”

鲁肃不动声色。道:“唇亡齿寒,孙将军必率一队军马,攻襄樊二城,截断曹军后路。”

刘樟更是大喜,忙道:“甚好,甚好。”他心里一块大石落下,总觉得找了点安慰。旧口8。酬泡书凹不掸的体验!

鲁肃幸不辱命之后,便立即回了江陵,前去先孙策汇报。

整个荆州、益州的格局大变,竟演变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曹操心知再不能南下,于是便命蔡瑁等人守襄樊,引军回师。

却说曹操南下,而河北邯城,袁绍却重病缠身,袁绍本是个好大喜功之人,南下大败之后,惊怒交加,逃往时又饱受惊吓,回到邯城便一病不起。

曹操夺下襄樊时,袁绍已是气若游丝,几欲一命呜呼。

此时河北人心“惶惶,流言四起,袁绍在河北多年,亦算是有些人望,冉而忧惧者甚多。

回顾袁绍一声,可谓多迭,他是汝南汝阳人。曾祖父袁安,是汉朝司徒。自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从此袁家势倾天下。袁绍年轻时好游侠,与当时的一批勇士为伍,且不受朝廷召命,拒不任官。中常侍赵忠对黄门说道:”袁本初坐作声价,不应呼召而养死士,不知此儿欲何所为乎!”叔父袁魄听了,便刮斥袁绍:“你想害了我们全家吗?”袁绍这才应了召命,出任大将军侍御史。可以说,年轻时的袁绍是个性格刚猛,胸怀天地,忧虑颇广的有志之士。

汉灵帝驾崩,皇后的哥哥大将军何进掌权。袁绍早已对十常侍恨之入骨,见机会难得,便劝何进:“黄门、常侍秉权日久,又永乐太后与诸常侍专通财利,将军宜整顿天下,为海内除患。”汉朝此时已腐朽不堪入目,每一个关心国家社稷的忠勇之臣都恨不得将十常侍生吞活录,但又忌惮十常侍重权在握,只能将满腔怒火憋在心里,偶有几个不记后果卤莽行动的大臣下场都很悲惨。而袁绍是真正将推翻腐朽势力,光复汉朝威严视为己任并有计划的实现这一目标的第一人。

为了不使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场虚空,也为了防止“反黑力量”走上从前失败者的老路,袁绍建议何进:“黄门和常侍掌权日久,全天下惧怕其淫威。窦武图谋十常侍时想利用五营士,但五营士生长于京师,惧怕十常侍更甚,因此窦武自取灭亡。以失败告终。如今机会难得。将军所率两府之兵皆英雄名士,乐尽死力。如果掌握得当,可以为国除患,光复社稷,名垂千古!现在皇上就在大殿,可用守卫的名义领兵戍守。请命召十常侍入见,就地除根。”但何进不从。中平六年,十常侍假诏命何进入宫。何进不听袁绍劝阻,独身入宫,命袁绍率领武官看住宦官,又命袁绍之弟袁术守住嘉德殿青锁门。以为这样可以万无一失,结果被十常侍埋伏在内的士兵杀死。率领大批武官在外的袁绍见何进长时间不出宫殿,便果断命袁术烧嘉德殿青锁门,决定开始攻打皇宫。

按汉朝制度,都城兵权分归“西园八校尉”其中袁绍任司隶校尉,曹操任典军校尉。淳于琼任右校尉,另外五个校尉都听十常侍所使,光从军事上说,以的兵力对比来和十常侍硬碰根本是输多赢少。

汉灵帝死后。何进凭借皇后的关系损得大权,与十常侍达到分庭抗礼的程度,而当时袁绍和曹操又都站在何进一边。所以如果按照袁绍的部署,擒杀十常侍只是举手之劳。但何进一死,势力平衡重新被打破,而且袁绍、曹操等人群龙无,又被十常侍占了先机,就算可以暂时保住性命。也难逃日后十常侍的报复,汉朝政权将再次受到巨大打击,光复社稷更是难上加难了。有些人认为袁绍下令进攻皇宫造成空前混乱,导致了皇帝大臣出逃。

但试想,若袁绍下令撤兵,那么十常侍重新集中兵权,下一个会对付谁?袁绍、曹操等“反黑势力”覆灭后等于十常侍权倾朝野,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因此,袁绍下令进攻皇宫虽然造成了暂时的混乱,但及时遏止了朝廷腐朽集力的滋长,犹如给了即将在雪地中睡死过去的人当头一棒,虽然有点疼,但起码离死神远了一步,这也是袁绍心怀汉室,不忍社稷再遭涂炭,没有办法的办法。在这场宫廷战斗中,少帝与陈留王虽然出逃。但十常侍全部被诛杀,其党羽也基本被肃清。朝廷如同大病初愈的病人,虽然家中因为治病而显得清贫,但毕竟身体康复了,至于钱则可以再赚。中兴似乎指日可待。可惜西凉刺史董卓借宫廷祸乱之机以勤王的名义拥重兵护送少帝入京,独揽大权,赶走

董卓所作所为甚于十常侍。意图废少帝而立陈留王协。“卓欲废帝,对袁绍说:“皇帝冲暗。非万乘之主。陈留王犹胜。今欲立之。人有少智,大或痴。亦知复何如小为当且尔;卿不见灵帝乎?念此令人愤毒!,绍回答道:“汉家君天下四百许年。恩泽深涯,兆民戴之来久。今帝虽幼冲,未有不善宣闻天下。公欲废适立庶,恐军队不从公议也。卓骂袁绍:“竖子!天下事岂不决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尔谓董卓刀为不利乎!,袁绍回答:“天下健者,岂唯董公?,3佩刀横揖而出。”

关于袁绍对董卓的这个态度小荆良多人认为不对,不应该反应如此强烈,甚至因为一句话就要兵刃相见,起码可以先应付一下,以后可以”缓图”但此时董卓虎狼之心已现,而其施行的强硬政策又非十常侍可比,京畿受制而兵权被夺,多留无益,提前出走以谋长远展才符合实际情况,后来曹操返回陈留起义,以及刘备借口进攻袁术与这个小时候袁绍的情况都类似。袁绍逃出洛阳后。在渤海起兵,曹操也出逃至陈留举旗呼应。

初平元年正月。”东郡太守桥瑁诈作京师三公移书与州郡,陈卓罪恶,云“见逼迫。无以自救。企望义兵。解国患难。”促成十八镇诸侯共讨董卓,以袁绍为盟主。

只不过当时十八镇诸侯各怀异心,自己的小算盘精得很,除了孙小坚、曹操、鲍信外。有几个肯出力气?例如充州刺史刘岱与东郡太守桥瑁。联军刚刚打了一次胜仗便互相看着对方的地盘流口水,打得不可开交;公孙瓒则借着讨伐妾卓的名义。从一开始便把“自己人”韩馥打得不敢出家门,意图吞并翼州;而开始时作战还很勇猛的孙坚,因为攻打阳人与汜水关时消耗过大。在董卓西遁,联军进入洛阳后,也不声不响的悄悄返回了驻地。可能他认为划不来吧。就这样一支乌合之众想攻破董卓残暴之师。难度可想而知。

况且联军虽然讨董有匡服汉室之名,但袁绍毕竟不是皇亲国戚,作为盟主于理有亏。少帝此时已被董卓所废。另立皇族为帝也是理所应当。楚汉相争时。项羽借着拥护楚王的名义就占了不少便宜。自从董卓入京后,汉朝已经真正的名存实亡,各地方武装纷纷独立,有的确实仍想勤王,但更多的是打着这个旗号谋图自己的利益。

因此。想用“勤王”这个名义将各怀鬼胎的地主武装们联合到一起只是一个空想而已,只能结成一个空有其名的联盟,却起不到任何实质性的作用,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经过了汜水关一战后。更多诸侯想到的是没有必要为一个只有空壳的皇帝牺牲自己的实力,因此联军瓦解也是必然的了。无论袁绍当时是否是这么想的,但他的做法从道义上讲已经尽了自己所能而又保存了自己的力量。到这个时候为止,袁绍既为匡服汉室尽了自己的力量。

讨董联军瓦解,袁绍回到驻地渤海。袁术与袁绍有仇隙,联盟公孙瓒。夹击袁绍与曹操。公孙瓒派刘备屯兵高唐。单经屯平原,陶谦屯干,逼迫袁绍,被袁绍与曹操击败。韩馥因为被公孙瓒打怕了,便把翼州牧让给了袁绍。这样,喜绍用自己的立下的威名与德高望重。轻松拿下了翼州。

河北的争夺主要集中在袁绍与公孙瓒两个人身上,并且在界桥进行了一次大战。

“瓒步兵三万余人为方陈。骑为两翼。左右各五千余匹,白马义从为中坚,亦分作两校。左射右,右射左,旌旗铠甲。光照天地。”

这个,阵势是相当吓人的,公孙瓒与乌丸军队作战喜欢骑白马。异常勇猛。经常打胜仗。甚至乌丸人互相转告说“当避白马”后来公孙瓒挑选善于骑射的将士,配以白马小组成“白马义”成为作战的主力部队。战斗力很强。面对这样一支善战的部队。袁绍提拔了久在凉州的良将曲义,率领八百人为先锋,对抗公孙瓒的三万多人。

曲义的八百凉州兵很是骁勇。开始时伏在壕沟中隐而不动,公孙瓒箭弩射不到。便意图践踏过去。等公孙瓒的军队接近时。曲义及八百凉州兵“乃同时俱起,扬尘大叫,直前冲突,强弩雷,所中必倒,临陈斩瓒所署翼州刺史严纲甲千余级。”

公孙瓒退回界桥,陈兵再战。又被赶上来的曲义击败,曲义直接攻占了公孙瓒的大营。袁绍只率领十张强弩及几百戟兵随后。被公孙瓒的二千多骑兵突然重重包围。别驾从事田丰劝袁绍躲进空墙里避难。袁绍“以兜鉴扑地曰:“大丈夫当前战死。而入墙闲,岂可得活乎?”

于是将士大受鼓舞。奋勇杀退了敌兵。这一战既显示了袁绍善于因时而异,大胆起用人才,也表现出了刚毅果敢、临危不乱,面对敌兵的重重包围,勇猛果断的率兵…界桥立战后,魏郡与黑山贼谋反。聚众十几万过膛吓当时袁绍正与将领们喝酒庆祝胜利。听到这个消息后,很多家在邯里的人开始惶恐不安。有的甚至开始哭,但“小绍容貌不变,自若也。”非常有领袖的风度。

袁绍回兵邯,黑山贼陶升闻风而降,随后,袁绍进军朝歌,仅用五天便攻破反乱的于毒,接着北上击败了刘石、青牛角、黄龙、左校、郭大贤、李大目、于氐根等人,扫清了叛乱的余党。

公孙瓒自从被封为前将军。易侯以后。开始骄纵,加上连年征战。与刘虞争夺地盘,甚至杀了当时声望很高的刘虞,实力每况愈下。建安四年,袁绍看准时机,派大军包围了易京。公孙瓒内外交困,士气土崩瓦解,被迫自杀。自此,河北得到统一。此时,董卓已死。沮授建议迎汉献帝迁都邯城,郭图和审配则反对说汉朝皇帝不但没有任何用处。而且如果迎接过来反而会使自己处处受到制约,不便以后展自己的势力。袁绍没有采纳沮授的建议,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而这也是他不如曹操的一个有力证明。

统一河北之后,袁绍逐渐开始骄傲起来。随后挥师南下,与曹操、高谨相持,最终败北,从此一蹶不振,袁绍万般没有想到,戎马一生,竟败在了高谨的手里,一代枭雄也就此陨落。

此时袁绍已不能下榻,目不能视物。于是审配等人连忙请袁尚去服侍袁绍,而袁谆则守在宅口。却不得入内。

这什事出在喜绍的后妻刘氏身上,刘氏一向喜爱袁尚,疏远袁谆,此时袁绍眼看就要一命呜呼,她如何能不为自己设身处地的考虑。若是袁浮继承了袁绍之位,袁浮会如何对待刘氏?

因此,刘氏便命人请袁尚入寝侍候袁绍,而袁浮则挡在宅外。

袁诉此时已气的不轻,想起父亲不知什么时候便要撒手,非但不能再见一面,过不了多久,袁尚假传遗命出来。他这条性命多半也再保不住。

他几次要率卫队冲入宅去,可是四周的警卫极为森严,双方在宅外对峙,竟没有丝毫的通融余地。

辛评劝袁谆道:“公子,事已至此,已不需再做其他考量。可立即联络城中军马,与袁尚刀兵相见吧

辛评岂能不明白当下的紧迫。袁尚不能容人,一旦继承了袁绍的爵位,第一个要杀的就是袁谭和自己几人,到了这个地步,除了鱼死网破之外。再没有其他回旋的余地。

郭图也附和辛评的意见。道:“主公命我、辛评、审配、许攸、逢纪五人分管翼州州事,翼件军马我们便占了四成,若此时难,未必不能成功。”

袁谆尚带有犹豫,道:“父未死,子解占反呼?”

辛评道:“袁公现在已死也未可知,谁知袁尚等人是否秘不丧,从而做好准备。公子若是再迟疑,我等必四五葬身”。

郭图亦劝道:。大丈夫当断则断,到了今日,公子如何还能犹豫不决

袁诱于是道:“不知现在该如何动手。

辛评道:“此时许攸最为关键,若是能笼络许攸,我等便有十成胜算,若不能,则最多五成,公子何不去拜访许攸?”

许攸乃是南阳人。本为袁绍帐下谋士。许攸年轻时与曹操相友善,后来成为袁绍的谋士,多次为袁绍出谋划策均不被听从,深感不满。因此,在翼州成为了一个独特的存在。

他既不介入袁谄、袁尚的争斗,又极少插手政务,虽然袁绍任命逢纪、审配、许攸、郭图、辛评五人分掌州事,可是许攸却是最怠慢的一个,袁绍南下,他也不出自己的意见,亦没有表示要随军出征,只守在邯城,仿佛这袁绍生的事与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可正因为如此,许攸也成为了现在最炙手可热的人物,成为了双方拉拢的对象,袁浮听从辛评的意见,立即去拜见许攸,谁知到了门庭,门口却有人道:”许先生染了风寒,不见外客

便将袁浮挡了驾,袁谭大惊,以为许攸心属袁尚,便对郭图道:“许攸莫非与袁尚为谋吗?若如此,我们必死了。”

郭图劝慰道:。或许他并不愿意介入也不一定,不如在这左近埋伏一队人马,若真有袁尚的人进入,便立即杀了,若是没有人进入,便任由许攸吧,既然不能令许攸加入我们,我们现在只能尽快做好准备,趁着袁尚未传假命之前动手。”

袁谭点点头,便郁郁不乐而去。

最新小说: 侍君如伴虎 火影之英雄魔龙 单机版后宫 时空秩序管理局 大小姐驾到 总裁的秘密 叶星语封薄言 疯子的娱乐 收继婚 高中毕业就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