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大军入驻余暨县。
此时征南军高达五万余众,即便留了一万余人在钱塘江北岸,南岸也有近四万之众,再加上孙军降兵两万余人,小小的余暨县自然是呆不下这么多人的。
因此,征南军在抵达余暨县后,就大兴土木,建造营垒。
等赵云都督后军收拾完战场,将战死者下葬,军械物资收集完毕,赶到余暨县时,已经有现成的简易营垒等着他们入驻了。
按照征南军的规矩,征南军士卒的尸体自然是立了个合墓,而孙军则全部焚烧之后掩埋,以免生出疫病。
其实刘封一直想推行火葬,毕竟火葬确实具有一定的优越性,至少干净、卫生,对防范疫病有着很高的的作用。
不过这年头想推行火葬可太难了,战败的敌军也就罢了,火葬好歹还有骨灰可以分一分,总比曝尸荒野,或者万人坑来的好一些。
可自己人这边,那还是得规规矩矩的土葬了,最多也就是多立合墓,好减轻一些压力。
这也多亏了大家连饭都吃不饱了,各种要求都降低了许多。
就这条件,都能稳居东汉末年各路军阀中的前三了。
赵云收拾完毕后,带着干活的两万孙军进入营垒休息。
接下来的数日,征南军在余暨县进行休整。
刘封采购了余暨县以及周边地区的大量物资,总算是弄到了不少猪羊鸡鸭,还有大量的鱼虾,于第四日犒赏全军。
刘封本人也在余暨县中宴请诸将,并评定本次战事的功勋。
随着刘备父子的势力不断膨胀,各方面的制度也开始趋于完善。
在军功这一块,刘封照抄了后世PLA的体系,并不单纯以首级计功。
其实自秦汉起,就并非单纯的以首级计功,只是首级功太过简单粗暴,以至于后世大多都只提首级功了。
严格的说,除了首级功外,还有先登、陷阵、斩将、夺旗四大功。
这四大功就完全和首级功毫无关系。
先登并不是简单的一个登上城墙,想要获得先登军功,必须要符合三个条件,首先就是第一个登上城墙,其次是这一次攻击得破城,失败撤退了是不算的,最后一个条件则是你还得活到战事结束。
可见先登之苛刻,但先登一般都是奇功等级,是最大的功勋了。
斩将、夺旗这两个都很好理解,而且比之先登还略微宽松了一点,除去了第三个条件,也就是你干完之后战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