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国公去了英国公府拜访?”
先帝灵柩送往昭陵,收拾一新的武德殿内太子正与刘自议事,乍闻消息,颇为惊讶。
自晋王起兵,先是李勣不闻不问、闭门谢客,再是程咬金放开四门、任凭出入,这两人摆明了“坐观成败”的态度,虽然不至于追随晋王反戈一击致使长安涂炭,但如此玩忽职守、心思叵测,太子自是极为不满。
不过太子素来性子绵软,很少记恨于谁,固然对一干“坐观成败”的文臣、武将们有所不满,却也暗自庆幸于这些人没有听闻晋王有“遗诏”在手便竞相追随,更没有欲将他这个太子置于死地……且先登基即位,往后再做计较。
但现在“坐观成败”的各方当中势力最大的两人忽然私下接触,太子岂能不心生戒惧?
刘自思虑转动,见到太子面色阴沉,想了想,低声道:“殿下明鉴,如今晋王虽然退守潼关,但长安城内对其心怀怜悯者不计其数,盖因殿下气势正盛,故而敢怒不敢言,但谁也不能保证这些人暗中与晋王互通款曲,甚至作为内应,予以支持。”
李承乾面色阴郁,苦恼道:“纵然如此,孤总不能将所有人都杀了吧?‘遗诏’之事,总有人会相信。”
世间之人并非都是理智的,即便现在喊一句“大地是圆球”都会有人相信,更何况是“遗诏”?
有些人是非不分湖涂至极,既然有“遗诏”存在,他们便信以为真;而有些人则不在乎“遗诏”之真伪,只要“遗诏”存在这件事对他们有利,他们便推波助澜。
人心最是难测,自然也最是难以掌握,为之奈何?
刘自道:“相信不相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人会否暗中支持晋王,与之里应外合,若是那样岂不就是依附叛逆、背离正统?任由此等奸贼居于长安,将城内虚实皆通告于晋王,于大局不利啊!臣虽不通军事,却也知道军情严密的道理,万一大战之时军队在前方作战,后方之虚实却尽为晋王知晓并予以针对部署,如何能行?”
李承乾一脸无奈:“你说的自然有道理,可那也得等着那些人当真给晋王通风报信之后,才能予以惩戒吧?断不能以莫须有之罪名加于其身。”
不教而诛这种事,他断然做不出,也绝对不能做。
否则自己的名声还要不要了?到时候只怕真正的内奸没抓到,反倒凭空将无数无辜者牵扯进去,到时候舆情汹汹,自己这个正统储君反倒遭致攻讦,致使局势骤变。
刘自道:“自然是要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