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詹姆斯?瑞恩出现时,影片已经走过了一多半,以肯尼斯?图兰的推断,按照好莱坞的制片规则和杜克?罗森伯格的习惯,接下来必然还有一场大战,实现最后的救赎。
但他明显感觉到,其实瑞恩这个人并不重要,杜克?罗森伯格想要表达的目的很明确——救谁并不要紧,重要的是救人这项行动。
同时,作为资深影评人和媒体从业者,肯尼斯?图兰敏锐的察觉到,这部影片上映后必然会引发讨论的风潮,即便它是如此符合美式价值观!
杜克?罗森伯格好像永远都不会忽略市场?肯尼斯?图兰嘴角挂上了一丝无奈的笑容,争议和风潮往往能杀死一部电影或者引爆一部电影,那《拯救大兵瑞恩》呢?
高潮大战即将来临,剧院中的掌声早已落下,库尼特斯瞪大眼睛,直直的看着银幕,他旁边的同伴,甚至周围所有的观众,莫不是如此。
这些来参加首映式的观众,很多都是冲着导演而来,对于杜克的习惯有所了解,既然开头的大战精彩残酷到让人灵魂都为之颤抖,那结尾高潮戏又会带来什么样的观影体验?
“大战之前还有片刻的宁静啊。”
听到艾琳的话,安娜笑了起来,凑到她耳边低声说道,“罗森伯格导演这是在用美好回忆彰显人性的光辉。”
在安娜眼中,经由战场命运而揭示人的感情世界,是杜克在这部影片上最重要的进步和成功,为了表现人性的完美和对战争的恐惧,他特意在影片的第二次大战之前安排了一次片刻的宁静,在这种宁静中让人体会人性的光辉和战争对人性的摧残。
在这一段落中。镜头又出现了米勒上尉颤抖的手以及他上半身的中景镜头,安娜看到了小分队的最高指挥官在大战之前对命运的担忧和无望,当他坐下和瑞恩谈论家人的时候,他告诉瑞恩要回忆和家人在一起的具体的事情而不是他们的音容笑貌。
杜克在这里巧妙的使用了一组正反打镜头,基本上都是两人的面部特写,安娜从他们的表情中看到的是无奈和辛酸。那位年轻导演似乎想通过瑞恩的嘴,将千千万万个美国普通士兵战前的美好的生活传递给所有人,但是战争却把这一切都攫走了。
在这片刻的宁静中,没有争吵,没有怀疑,虽然他们不知道命运最终会怎样,但都怀着对往事的美好回忆与战友共同迎接激战的到来。
导演将这片刻的宁静和后来必然会出现的激战放在一起,用意非常明显,就是为了突出这种宁静生活的宝贵和战争的残酷。表现出对生命价值的肯定。
相比于安娜,另一边的肯尼斯?图兰有不同的感受。
在他看来,真正有正义感和责任心的导演不会只迷恋战争的血腥和刺激,相反应该更多关注的是人情、人性,人在战争中所体现出来的宝贵的精神状态,从而让人类认识到战争的可恶,和平的珍贵,让每一个观看者都能从内心珍惜和平。远离战争。
杜克?罗森伯格终于控制住了内心的毁灭欲望,借用战争的毁灭表达了一个极其深刻的主题。
想要把这一主题继续深化。同时让观众铭记在心,彻底成为打动人心的力量,接下来需要的是什么?
那就是牺牲,没有比牺牲更加合适的方式了!
不用去细想,肯尼斯?图兰也能猜到,小分队的大部分成员必然会倒在这片桥头阵地上。
战前。谁都有美好的生活,每个人都有他们被子弹击中时要为之感伤和不舍的东西,那究竟是什么?可能在美国,那是家庭的回忆,在别的地方又是别的什么。总之是一些值得珍藏和怀恋的,却又远离的东西。
而战争的作用在这里仅仅是毁灭所能毁灭的一切,战斗者们便是要夺回他们能夺回的部分。
想要拯救代表美好的瑞恩,牺牲不可避免,小分队的成员一个接一个阵亡,直到米勒上尉……
中枪后的米勒上尉倒坐在桥边,用小手枪无力的对虎式坦克开枪,最后救援的P-51飞机赶到炸毁了坦克,希望不曾破灭,小分队牺牲六人拯救的美好,终究可以带着他们的回忆和愿望,勇敢的活下去。
“别辜负了大家,”米勒死前说道,“瑞恩,好好活下去……”
影院中响起了抽泣声,虽然一个人的声音不算大,但抽泣的人太多了。
艾琳捏了捏发酸的鼻子,“我明明知道这是煽情,为什么还是想哭呢?”
“因为导演用了一整部影片在铺垫这一刻的牺牲和煽情。”安娜相对要冷静一下,“米勒上尉是个英雄。”
是啊,米勒上尉是个英雄,是个典型的平民化的美利坚式的英雄,这样的英雄的牺牲最具感染力。
库尼特斯用手背轻轻擦了下眼睛,旁边的艾伦和琼斯也在做类似的动作,另一边的欧文眼中闪烁着水光,最终缓缓流淌了下来,他似乎还沉浸在电影之中,没有半点去擦的意思。
“我亲爱的瑞恩太太,我怀着万分愉悦的心情通知您,您的儿子詹姆斯?瑞恩毫发无损,此时,他正在从欧洲战场返回家中的路上。从前线传来的报告称詹姆斯英勇而坚定的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即使他得知了家人在这场推翻专治和压迫的伟大战争中遭遇不幸。我很高兴同战争部长、美军的全体官兵和美国公民一道祝愿您身体健康,并和身边的詹姆斯一起幸福的生活,只有心爱的儿子安全返回才能补偿您的心痛……”
米勒上尉死去,马歇尔上将的声音作为画外音响起,那是美国政府在宣读给瑞恩母亲的贺信,硝烟尚未散去的战场上,空镜头缓缓移动,坍塌了的钟塔,深陷的弹坑,破碎的桥面和尸体,每个行动着的人的表情都沉静而安详,他们还活着,他们在聆听,那些军方赞美瑞恩的语言那么美,那同样是赞扬所有军士的语言,所有活着的人包括厄本,和那些死去的、更加无畏的人们。
“战争与生命一旦被放在同一架天平的两侧,那么就注定了‘毁灭’二字的分量沉重。”
肯尼斯?图兰听到了托德?麦卡锡似乎评判电影的声音,“真正的战争片从不避讳人类为自己留下的创伤,而在战争阴霾的背后,同样折射出人性灿烂的光芒。”
托德?麦卡锡转头看向肯尼斯?图兰,“影片很精彩,杜克?罗森伯格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他超越了自己!我可以在这里赞美他,也只会在这里赞美他!”
见到老朋友露出无奈的笑容,托德?麦卡锡转回头去,不再说什么,这部影片是如此的正确,正确到想要抨击杜克?罗森伯格都必须谨慎!
如果抨击影片的主题,那只是给自己找麻烦,抨击其他方面又无痛无痒,托德?麦卡锡忽然有种无处下嘴的感觉,只是思考了几秒,就想出了最好的应对方式——无视杜克?罗森伯格的新电影,就当它从来不存在好了。
拯救到底值不值呢?
似乎导演一直没有给出太过明确的答复,当画面重新回到老年詹姆斯?瑞恩那里时,最后终于有了交待。
瑞恩得到拯救,回到了家乡,平安过了一辈子,年迈的他来到战友的墓前缅怀,留着眼泪问自己的妻子,自己是不是一个good.man?妻子捧着他的脸肯定他是,老脸方才有点释然。
“我好好的活了,我是个好人吗?”
影片马上给出了答案,他妻子回答,“你是个好人!”
白发苍苍的他对着米勒上校的墓地行了一个军礼,飘荡的星条旗再次出现,影片降下大幕……
字幕缓缓落下,剧院中一片沉寂,坐在杜克身边的蒂娜?菲忍不住回头向后看,从影片放映中观众的掌声看,现在不应该是这种态度啊?难道观众不认可这部影片?
她的眼光又落到雇主的脸上,杜克神色平静,安稳的坐在那里,漆黑的眼眸中释放的似乎全是自信?
如果让她来评断,这肯定是一部好电影,甚至是战争片中的经典,身边的这位年轻导演将他最擅长的视觉效果和以前不具备的思想内涵近乎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即使其中存在大量煽情的场面,依然显得自然流畅而不做作。
剧院寂静了大概五秒,然后掌声如夏日惊雷般爆发,从最后排的普通观众起,所有人都站了起来!
他们站起不是因为退场!不是因为放松!而是为了向导演和影片表达祝贺和敬意!宣泄他们内心因为影片而带来的激荡情绪!
“他总是在成功!”
汤姆?汉克斯站起来,主动向这边走来,不等杜克伸出手,直接给了一个结实的拥抱,“杜克,我为这次合作而感到荣幸!你送给我一个经典角色和一部经典电影!”
越来越多的人走了过来,纷纷送上祝贺!
掌声雷动,丝毫没有停歇的趋势,观众一直在站立鼓掌,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达他们对这部影片,对那位年轻导演的喜爱!
首映式结束了,影片的风格能不能得到认可,还要接受市场的考验!(未完待续。。)
PS: 今天三更!天热了,感觉整天睡不醒,郁闷中啊~~各种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