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太后转着手中的核桃;“传丽嫔进来。” 不多时丽嫔与江诗冉一同进来,给太后请安。 “起身吧。”杨太后淡淡说了一句,对江诗冉却很亲热,“是冉冉啊,来哀家身边坐。” 江诗冉大大方方走过去坐下。 杨太后嗔道:“冉冉,你可好些日子没来看哀家了。” 江诗冉笑道:“可您老人家还是那么年轻精神。” “你这孩子就是会说话。”杨太后笑完,这才看向丽嫔,“来见哀家是有什么事么?” 丽嫔直接跪下来:“太后,妾过来是为了公主的事儿。” “好端端跪下干什么?起来说话。” 丽嫔从善如流站起来,垂手而立。 “真真好些了么?哀家还说今天过去看看她。” 丽嫔抬手拭泪:“太后,真真的脸更严重了。” “怎么会这样?” 丽嫔看江诗冉一眼,低泣道:“妾是听江姑娘说了才知道,真真因为用了黎三姑娘的药,脸才变得更严重的。可怜真真心地宽厚,之前一个字都没和我提……” “这个黎三姑娘又是什么人?” 江诗冉开口道:“是一个翰林修撰的女儿。” “真真怎么会用她的药?”杨太后一针见血问道。 丽嫔回道:“太后有所不知,这位黎三姑娘是李神医的干孙女。” “哦,竟有此事?李神医什么时候收了一个干孙女?” “好早的事啦,京中很多人都知道的。”江诗冉道。 杨太后笑道:“既然这样,丽嫔你该放心才是,有这么一位干孙女在,想来李神医早晚会回京的。” 丽嫔以袖遮面泣道:“好叫太后得知,李神医仙去了。” “你说什么?”杨太后猛然站了起来。 丽嫔立刻扫了江诗冉一眼。 江诗冉会意,起身道:“太后,是我告诉丽嫔娘娘的。我爹才得到的消息,李神医出海遇到飓风遇难了。” 杨太后缓缓坐下,面上神色变幻莫测,好一会儿才恢复了平静,淡淡道:“继续说说那位黎三姑娘的事吧。” 江诗冉低了头:“太后,其实是我不好。我着急真真的脸,知道黎三是李神医的干孙女,就去向她讨李神医的药,谁知她拿乱七八糟的药糊弄我,这才害了真真……” 杨太后沉下脸来:“随便拿药糊弄人?这岂不是心术不正!” 丽嫔再次跪下来:“太后,真真被那位黎三姑娘害成这样,您可要替真真做主啊!女孩子的脸多么重要,真真脸成了这个样子,都有寻死的念头了。” 杨太后皱眉:“她是皇家的公主,不是寻常小门小户的女孩儿,寻死觅活像什么话!” 丽嫔张了张嘴,没敢再说话。 江诗冉暗暗撇了撇嘴。 这位舞姬出身的娘娘可真是小家子气,连她都知道要死要活这种话不能在太后面前说的。 “来喜——” “奴婢在。” “传哀家懿旨,请黎修撰的女儿黎三进宫。哀家倒是要看一看那位黎三姑娘是个什么样的!” 传旨的太监来到黎家西府宣读了太后懿旨,邓老夫人吃了一惊,一边派人去叫乔昭,一边客客气气招呼来喜:“公公请上座。” “不必了,太后她老人家还等着咱家快点带着黎三姑娘回去呢。” “公公先喝口茶,我那孙女很快就来。” 来喜接过大丫鬟青筠递过来的茶盏嗅了一口,便把茶盏放下来,不阴不阳道:“贵府三姑娘好福气啊,能让太后她老人家亲自召见。” “公公说得对,能给太后请安是那丫头的福气,就是不知太后她老人家如何想到我那不成器的孙女?” “这个就不是咱家能知道的了。” 邓老夫人给青筠使了个眼色。 青筠把一个素面荷包塞给来喜。 来喜扫了一眼荷包,皱眉:“这是做什么?” 这时何氏风风火火走进来:“老夫人,儿媳听说宫里来人传昭昭进宫?” 邓老夫人嘴角一抽。 怎么三丫头还没到,添乱的娘先到了? 何氏可不管邓老夫人怎么想的,杏眼一扫,就看见一个公公模样的人正与青筠推来搡去的,当下便蹙起了娥眉,心道:老夫人是想给这公公一点好处,好让他照顾昭昭吧?啧,这么一个小荷包怎么行?幸亏她早有准备! 何氏三两步走到来喜面前,把青筠挤到一边去,笑道:“您是来传我女儿进宫的公公吧?” 来喜不悦地看着何氏,心想:这妇人虽美貌,奈何一点规矩都没有。那荷包虽小,可苍蝇腿小也是肉啊,总不能让他白跑一趟。他正准备收下呢,就被这不长眼的蠢妇给搅黄了。由此可见,那位黎三姑娘也是个蠢的,难怪会得罪江姑娘,继而得罪了宫中贵人们。 “嗯。”来喜鼻孔朝天应了一声。 何氏立刻把挎在胳膊上的小包袱往来喜手中一塞:“那就请公公多多关照了。” 入手一沉,来喜一时没做好准备,小包袱直接往下坠去。 何氏手疾眼快把小包袱捞起来,重新塞进来喜怀中:“公公拿好了呀。” 这么一来小包袱就松了,露出一道缝隙,里面白花花的银元宝让来喜看直了眼。 他以为眼花了,抬手揉揉眼,发现包袱缝里露出来的银元宝没有变化,干脆伸手把包袱布往两边扒了扒。 饶是见惯了各种大场面,这位太后身边伺候的太监还是被震住了。 他不是没见过这么多银子,但是从来没见过去哪家传旨给好处不是塞荷包,而是塞包袱的! 来喜望着何氏的眼神颇有些一言难尽。 他错了,这个妇人一点都不蠢,明明美貌又聪明! “公公,小女就请您多多提点了。”何氏笑盈盈道。 她爹说过,伸手不打送银子的笑脸人,这宫中的人应该也不例外吧? 来喜不动声色把小包袱挎在臂弯里,矜持点点头。 “三姑娘来了。” 来喜忙往门口看去,就见一名素衣少女脚步轻盈走了进来。 来喜伺候太后多年,见惯了仪态万千的贵人们,看着少女走路的姿态眼中便闪过惊讶之色。 这位黎三姑娘的礼仪,可不像是翰林修撰的府上能养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