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地北的人,大多也只能是在这个时节才能安生的歇息一阵子。
过年,对于中原人来说,总是一个根植难除的习俗。
也正是因此,运河上的拉满天南海北各地货物的商船会更多一些,这些商贾要在北方河道冰封之前,将最终一批货物送到目的地,赚足了今年里的最后一笔银子,也好各自回家过年。
运河两岸,过不了多久就会有一座属于转运使司衙门的运河所,一来清查运河上可疑的船只,二来则是为了保障运河安危。
这些运河所所在的地方,有时候也就会渐渐地演变成一个个小市集。虽然运河上不一定有码头,但也能让船只靠岸,上岸购进些短缺的东西。
水面上,地方官府和转运司衙门的官府快船,走的比商船都要快,维系着运河这条帝国动脉的通畅。
道路、水道,运输决定了国家财富的运转速度。
望着眼前繁忙,每一刻都会产生无数价值的运河,朱允炆忽然想到前不久在朝廷邸报上看到的一篇文章。
文章说的就是官道、水道、海陆,对朝廷和天下的影响。
当时朱允炆并不觉得有多少的影响。
货物不论怎样,终究都是能到一个地方的。
只不过现如今亲眼看到如此繁忙的运河商船往来景象,朱允炆多了几分不同的感触。
运输和经济的关系,似乎远比自己过往设想的更加紧密。
所以,这也是朝廷为何开始修建那种新式水泥路的原因吧。
听说朝廷还在研究一种速度更快的货运车子,更拉动更多的货物。
老三真的是在一件一件的做着实事的呀。
朱允炆心中感叹着。
“朱公子站在此处,眺望运河,是在想什么?”
刘宗圣的声音从后面传来,怡然中带着些好奇。
朱允炆立马转身,拱手弯腰:“太保。”
“我都与朱公子说过好些次,你我之间不必顾忌这些俗称虚礼。你我虽然年岁相差甚大,却是志气相投,唤我一声兄长又如何?”
刘宗圣面带笑容,一手背在身后,也走到船头,另一只手拍在了栏杆上。
朱允炆面含微笑,颔首轻声道:“刘先生乃是有大志之人,云炆岂敢与先生同辈而论。”
即便自己将这反贼头子给唬住了,能引得对方要与自己兄弟想成,朱允炆却万万不敢将其当真了。
刘宗圣也不强